1. 首页
  2. > 海外移民投资 >

中国会计准则规定的计量属性有哪些(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了什么会计计量属性)

文前说明:


一、缘起和背景


基于目前会计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共识,会计计量共有五种属性,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现实实践中,同一项经济事务用不同属性来计量时,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但这五种属性的使用却都存在。


那么,为什么无法使用一个统一的“真理性标准”?退一步说,这五个属性之间并非基于同一逻辑出发点来分类的,而且他们在计量经济事务时,有时候差异大,但有时候差异又小,对普通投资者的理解并不有利,为什么会计的理论界和实务界会接受这样一种计量方法的组合?作为普通投资者,又该怎样基于自身的需求理解这五种属性?本文将对有关内容进行分析和浓缩提炼,供读者参考。


二、财务会计信息的本质及有关博弈


财务会计信息作为法定会计,对投资者而言,实质上是一种免费的公共品,由被投资公司提供,按照法定规则(会计准则)生产,且接受第三方的质量监督。


在这一供需关系中,投资者作为信息的需求者,和提供者(被投资公司)之间客观上存在博弈。投资者自然希望信息既有用又安全可靠,而信息提供者则不但需要考虑提供信息的收益,主要是对投资者决策参考的帮助(以及投资者决策行动后对公司的利益支持),还需要考虑提供信息的成本,包括直接的加工成本,以及间接的索赔风险成本。


会计信息的供求双方也存在博弈


三、五种属性的使用情况


五种属性的使用情况主要是:


1. 历史成本,又称实际成本,实践中最优先,因而使用也最多。通常用于计量资产,按取得或生产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金额计量(非现金对价按其公允价值)。如为负债,按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金额计量(或按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


2. 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金额。重置成本的使用场合较少,主要在确定盘盈存货、盘盈固定资产等的入账成本时采用,且精确度不高,主要是对可购得性的考虑,优先于对高类似度(比如同样成色)的考虑。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同一项资产的重置成本一般高于下文的可变现净值。


3. 可变现净值,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预计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净值。可变现净值最常用的场合是在计提存货减值时,要求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提存货减值准备。


4. 现值,也称折现值、贴现值,是指对某项资产或负债,按照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折现后的价值。一般来说,如资产负债涉及的直接现金流量具有长期性,如带有长期融资性质,需要将合同金额折算为现值。


5. 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即脱手价格。公允价值分为多个层次,如果交易较频繁(第一层次),公允价值的计量精确度相对较高,如果交易不频繁、需要使用类似对象替代(第二层次),乃至估值技术(第三层次),则精确度相对降低。


四、五种属性的差异分析


从以上情况看,五种计量属性之间甚至谈不上是一种分类,而只是一种现实做法的罗列。从逻辑上说,不同公司的经营管理差异、交易成本的存在(市场的不完全),是导致同一经济事务按五种属性计量结果差异的原因所在。


1.承认不同公司的经营管理差异:历史成本与其他计量属性的本质差异


不同公司的经营管理差异,主要导致的是历史成本和其他四种属性的计量结果差异。其他四种对资产的计量基本以市场为参照,而历史成本法则允许按不同公司实际取得的成本计量,意味着他承认不同公司间的经营能力差异,或者他假设不同公司间的经营能力差异不大(但这并不符合事实)。


不同公司间的经营管理能力差异需要承认吗?


一个典型例证可以反映公司间的经营能力差异,那就是储备确认会计。石油天然气公司在找矿时,开始是按历史成本法计量的,但很快就在历史成本法下,出现了完全成本法和成效成本法两个分支,且双方差异巨大,简单来说,由于找矿探矿存在成功率问题,可能花费巨大找10个矿,最后只有1个矿具备列为资产的条件,这个矿按照历史成本法该如何确定资产价值呢?完全成本法把该公司某期间所有的找矿成本都记在了成功矿的资产价值名下,而成效成本法则仅把成功矿的成本记入其资产价值,其他不成功的都直接费用化。


找矿探矿的历史成本如何计入成功矿的资产价值?


这两个方法的结果往往差异很大,也给报表的外部使用者带来了不小的理解成本与使用麻烦,最终的结果是FASB(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等机构出台了准则,要求对这种情形以现值计量(用成功矿的未来现金流折现),以努力实现找矿探矿对当期利润的影响显著化和合理化,那些探矿成功率低的公司,将难以通过历史成本的方法来掩盖其当期探矿行为对效益的贡献或损害。


FASB: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折旧政策是历史成本法允许公司存在管理差异的一个常见例证。会计学界的多项研究表明,复杂、主观判断成分多、验证困难的折旧政策,往往是公司掩盖其效益下降的重要工具,简单明了易验证的折旧政策,则往往是公司效益良好的信号(详细例证内容较多,将另文讲述)。


2.交易成本的存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与公允价值的差异与交叉


交易成本的存在,影响不同属性计量结果的差异,最典型的是重置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同一项资产,从市场上买,和到市场上卖,价格相差10%乃至20%是比较常见的现象,甚至还可能相差更多。公允价值的第一、二层次用于计量资产时,本质上与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的差异不大,但更偏重于波动性大、企业经常双向交易、较难在长期内稳定计量的资产。所以,将公允价值与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并列,主要是出于实践的罗列,而非逻辑的归纳。


现值计量属性体现的是另一种交易成本,当前与未来利益的交易,即假定某项资产或负债具有确定的较长期的延续性,其最终的计量依赖于未来的交易(因此需要基于未来现金流信息进行计量),因而与基于当前市场条件下进行交易的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公允价值第一、二层次相比,并不交叉。而公允价值的第三层次,事实上是为追求结果公允、却又需要依赖于主观判断(定性或定量)的对象,保留计量方式的合法选择,这是会计信息供求双方交易成本的体现,是为了给会计信息提供者相对宽裕的合法空间,以增加会计准则对现实变化的适应能力。


五、会计计量属性五种并存,反应的是的会计准则面对博弈平衡的无奈


从上文看,五种属性并存是会计信息供需双方博弈平衡的产物,每一个计量属性都不完美,都要面对同样的问题:是承认不同公司间的经营管理差异,还是用市场标准统一计量?运用市场标准时,又如何面对交易成本带来的计量差异?这些问题事实上难以解决,最终只能对各个会计要素依据场景不同,选择分歧尽量小的规则(对计量属性的存在就是最基本的规则之一)进行规范。


事实上,会计准则作为统一的公共契约,内生于各个国家的法律体系、资本市场发展情况等环境,在面对投资者和个性化的公司时,在可比的反映各个个体的具体情况时,有着各种矛盾冲突的诉求。


最终,对于会计准则而言,如果会计信息的提供方在诚信等方面良莠不齐,准则制定者面临的主要是舆论风险的话(如公司被追究责任时,公众认为强制性的准则具体规定存在不合理),则准则制定者为增强适用性(或减轻自身责任),可能更倾向于扩大会计信息提供者的自由裁量权,即原则导向。


相反,如果法律环境严厉,即使在公司诚信度相对较高的情况下,准则制定者可能也担心少数出事的公司会连带自身被追究法律责任,因此,可能更倾向于使用更安全、更谨慎可靠的具体规则(规则导向),代替原则性的规定,从而使得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在牺牲部分相关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这可能造成在一些不必要的地方,存在冗余的具体规则(因为规则导向有时候不如原则导向简洁),又可能造成在一些需要个性化的地方,有着无奈的“一刀切”式的规定,比如FASB对研发支出统一规定的费用化,导致了美股众多科技类上市公司经常出现亏损。


规则导向下,一刀切的规则是难免的


六、五种属性的应用举例:投资者如何看待净资产的计量


在实践中,净资产的计量以历史成本为主,并基于持续经营、可产生未来现金流等假设,混合了公允价值、商誉等计量手段。


存在的高估空间,主要是公司的经营管理效率差,历史成本、商誉等信息不能完全谨慎反映净资产价值(虽然准则要求谨慎计提减值),以及由交易成本、市场不完全带来的清算价值与和持续经营下资产公允价值的差异。


存在的低估空间,则主要是高效经营带来的低于市场价的历史成本、激进的折旧政策,未被计入股东权益价值的人力资源、关系网络、品牌等要素。


当然,所谓高估或低估,是因具体使用目的和场景而变的,作为会计准则所提供的净资产计量值,正如上文所述,只是一个公共契约下的参照信息,需要投资者自己在使用时加以细化使用。


七、总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