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证监会最新披露的在审企业情况,福达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福达合金)有望在近期获得发行批文。
中国裁判文书网检索结果显示,2016年-2017年期间,王达武和弘道实业涉诉判决书有7份,其中涉及招商银行温州分行、浦发银行温州乐清支行、民生银行温州分行、招商银行温州分行等多家银行的贷款官司。
在浦发银行温州乐清支行诉巨大矿业支付银行承兑汇票垫款本金393.82万元及利息的官司中,弘道实业同样因承担连带偿还责任,其名下房屋(温州市经开区滨海五道3x8号)一度被法院查封;
在民生银行温州分行诉弘道实业和王达武等人的官司中,则是陷入了对乐清市巨大电气有限公司的贷款担保,后者2016年8月被浙江省乐清市人民法院民事裁定受理破产清算;
还有浦发银行温州乐清支行诉华通机电集团1500万元贷款及利息的官司中,弘道实业因担保而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来自启信宝的风险提示信息显示,浙江省乐清市人民法院2016年8月17日对弘道实业列入失信执行人名单,因未偿还执行款11,829,174.9元,其他有履行能力而拒不执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立案,案号(2016)浙0382执5161号。
根据招股书披露,弘道实业的股权结构为福达合金实际控制人王达武持股65%,其配偶陈松乐持股35%,2016年末和2017年6月末的财务数据均显示该公司已经资不抵债。
公开报道显示,前些年温州民营企业互保贷款盛行,多家企业互相担保从银行贷款,成为了当地非常普遍的一种融资方式。
显而易见的是,福达合金实际控制人王达武及其背后的弘道实业不仅在报告期内持续为福达合金提供了数十笔、累计金额高达数亿元的银行贷款担保,还被动卷入了上述多家银行与多家温州当地企业的贷款担保诉讼。
一位资深投行人士质疑,作为一家早已资不抵债的企业,弘道实业如何持续为福达合金甚至其他企业提供巨额银行贷款担保?既然是互保模式,福达合金本身是否还存在尚未披露的对外担保事项?
北京山证、上海景林巨额资金突击入股
作为一家传统制造业企业,福达合金的上市进程并不是一帆风顺,即便是在2015年7月挂牌新三板之前,依然有温州乔顿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乔顿投资)、技术顾问方兴耀等不少股东因上市一度停滞而陆续纷纷提前退出。
另一方面,发行前持股数量均仅次于实际控制人王达武、持股比例均接近10%的两家外部投资人北京山证并购资本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北京山证)和上海景林创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下称上海景林)的巨额资金突击入股则显得格外特别。
根据招股书披露,2014年11月30日,公司召开2014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股东乔顿投资股权转让的议案》、《关于股东王达武股份转让的议案》,同意乔顿投资向王达武转让股份388.90万股,同意王达武向北京山证转让股份641.04万股,《股权转让协议》约定此次股份转让价格为7.80元/股。
对此,福达合金方面解释称,本次股份转让系因2014年11月,公司上市工作一度停滞,乔顿投资由于自身发展战略的调整向发行人实际控制人王达武提出转让股份的要求。
经协商,王达武同意以乔顿投资的入股价格加上投资期间的合理回报受让乔顿投资所持有的部分股份,最终双方确定股权交易价格为7.80元/股。
同时,北京山证于2014年末向发行人实际控制人王达武提出投资发行人的意向,经协商,王达武与北京山证确定参照王达武受让乔顿投资的价格由王达武向山证投资转让641.04万股股份。不难测算,北京山证此举耗资超过5000万元。
相比之下,入局时间早得多的上海景林的持股数量和持股成本略低于北京山证。根据招股书披露,2010年11月5日,公司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增加注册资本的议案》,同意增加注册资本1510万元,由北京景林、乔顿投资等5家股东以货币方式出资,其中北京景林以每股6.62元的价格分别认购公司634.20万股,耗资4200万元左右。
截至发行前,北京山证、上海景林持股数量分别为616.44万股和609.90万股,占比分别为8.36%和8.27%。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景林的出资更为分散,除了5家机构外,还有多达24位自然人。按照福达合金披露的增资入股情况来看,上海景林仅此一笔的投资额就超过了4000万元,超过该笔基金认缴出资额的70%以上,似乎是专门精心设计的持股平台。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包括发行人技术顾问等股东都看淡上市前景而选择提前套现时,北京山证和上海景林这种外部投资机构还能够砸几千万真金白银拿下大笔股权,而且实际控制人在上市前夕大笔股权低价拱手让人……种种情形都较罕见,“实在是有些看不懂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