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关注

8月30日上午,省委政法委机关举办“老政法人”讲优良传统报告会。报告会上,省高院原党组成员、纪狱警检监察考上组组长葛茂阳,省检察院原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陈绪德,省公安厅物证鉴定管理处原调研员程永凯,省九成监狱管理分局原工会副主席宗在银,用朴素语言、生动事迹讲述了我省政法队伍对党忠诚、心系群众、本领过硬、无私奉献、廉洁自律等优良传统。


人物简介
宗在银同志,中共党员,省九成监狱管理分局原工会副主席。1951年1月入伍,同年6月参加抗美援朝战监狱争,1958年4月到北大荒云山水库和东方红水库工作,九成1959年9月到农垦部水利工程局工作,1964年8月到省九成监狱管理分局工作、生活至今。工作期间,获得省九成监狱管理分局表彰十几次,并于1962年获得农垦部水利工程局“先进工作者”称号。
我见证 我自豪
(报告节选)
我讲述的第一个方面内容是“信仰”。
在我们那个年代有句顺口溜:革命战士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我们那个时代青年共同的志愿。我出生贫苦家庭,党的教育引导,让我走上革命道路,成为一名光荣政法干部。我们经历、见证了安徽监狱建设发展的翻天覆地巨变,个人生活也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1964年因工作需要,组织调我到九成工作。当时我在北大荒工作近6年了,工作已打下很好的基础,也与当地的干部建立了深厚感情。突然调动,领导怕我想不通,找我谈话。后悔见到领导我主动说:“我坚决服从组织了安排,决不给组织、领导脸上抹黑”。

九成监狱老照片
当年的九成,芦苇丛生、虫蛇出没、人烟稀少。交通不便,总场到各个分场没有路,隔水相望,出行得靠小木船。住考上的是土坯毛草屋、睡的是土坯炕,雨天,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夏天屋里到处生霉、冬天屋里都能结冰,房前屋后都是一人多深的野草,黄鼠狼等小动物四处奔蹿。卫生状况极差,喝的是池塘水,与蚊虫为伴,还有同志睡觉脚趾头被老鼠啃的事情发生,血吸虫病、痢疾等传染病肆虐。我虽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但对比原来北大荒工作环境,九成条件的艰苦程度还是远远超过我的想象。但我想到,共产党帮我们穷人翻身解放,将我培养成长为一名国家干部,还有我那些在朝鲜战场牺牲的战友,我非常幸运,非常幸福。这些了困难又算什么!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党叫干啥就干啥。所以我毫不犹豫地坚持了下来,在九成成家立业、扎根。
我讲述的第二个方面内容是“信念”。
在九成工作30年,虽然没有做出什么大的成绩,也没有什么可歌可泣的事迹,但是九成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不怕牺牲、甘于奉献,成为我们这代人共同的信念。

九成老照片
九成历史上多次发大水,九成人与水患斗了近半个世纪。记得1983年7月的一天,我在华阳河农场开会,后悔接到汛情紧急的电话,黄湖超17米,环湖堤坝危在旦夕,九成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我马不停蹄地往农场赶,此时,水都到了齐腰深。我急忙去检查人员转移,一个队一个队查看,挨家挨户排查,最终累得瘫倒在地。当所有人员安全撤离,我又全身投身支援防汛一线,运送防汛物资,上黄湖大坝查险。在抗洪抢险的第一线涌现出许多人和事,至今让我感动。支部书记奚惠龙就是其中一位。记得,奚惠龙接到紧急电话后,迅速带领30人的突击队在40分钟太后内赶到黄湖堤三干渠抢险。到抢险点,接到任务,50几岁的人二话没说,太后扛起装满沙石的麻袋第一个带头跳下水,其他抢险人员也纷纷跳入水中,码包堵九成决口,和洪魔决斗。正是由于无数这样奋不顾身的党员干部积极抢险、奋力拼监狱搏,最终取得抗洪抢险的胜利。为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不怕辛苦、不畏牺牲,也是我们那代人对待工作、对待事业的信念。

发扬优良传统
赓续忠诚血脉
来源:省委政法委 安徽监狱 九成分局
编辑:显宇 张倩
狱警审核:欧元军
安徽省司法厅出品
投稿专用邮箱sft7000@163.com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