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公司注册 >

108号文解析(108号文什么时候下来)


市场人士指出,中国国债纳入富时世界国债指数(WGBI)意味着对外资引入渠道的进一步丰富,国债受被动投资需求增加影响可能会逐步增加,从外资免税延期的时机和政策意愿来看,此举是为国债纳入富时(WGBI)的配套之举,“组合拳”出击推进国内债市对外开放。


外资机构或将长期缓慢增配国债


中央结算公司数据显示,9月份境外机构大幅增持。9月末,境外机构在中央结算公司的托管量为3.49万亿元,同比增长34.59%,环比增持884亿元,为境外机构连续34个月增持。境外机构通过“全球通”持债占比 73.53%,通过“债券通”持债占比 26.47%。境外机构持有前三大券种分别是国债、政策性银行债和商业银行债券。


华北某头部券商债券交易部主管对财联社表示,上周境外机构净买入5年期以内国债,不过突发式配置的迹象并不明显,估计外资机构增配国债将是个长期缓慢的增配过程。


华泰证券宏观分析师孙欧指出,部分境外机构可能“抢跑配置”,提前形成增量需求。此次富时世界国债指数纳入我国国债的周期较长,纳入周期达36个月,纳入权重也较低,权重为5.25%,因此需求增加相比过去两次可能更为平滑。


孙欧认为,全球跟随富时WGBI指数的机构管理资产规模大约在2-2.5万亿美元,结合5.25%的纳入比重,总增量需求约为1,000-1,300亿美元,约6,800-8,400亿人民币,月均增量需求在190-230亿人民币之间,约为200亿人民币。预计在2024年10月左右,境外机构总计持仓规模将达2.96万亿至3.12万亿,境外机构持仓占比将在12.10%至12.67%之间。


外资免税政策再延期四年利多债市


市场人士同时指出,外资免税政策再延期四年延续了2018年财税108号文赋予外资投资国内债券的税收优势,吸引增加其对国内债券的投资需求;另外,政金债、铁道债和信用债的利息收入免税优势使其对于境外机构吸引力进一步延续,对债市的影响基本是利多。


孙欧测算,免税延期后11月外资对政金债持仓或达5.73%,相比9月末提高0.19%。以2018年外资免税政策首次公布后为例,2018年11月至2021年3月,境外机构在政金债持仓占比每月平均增速3.4%,持仓存量规模增速在4.16%。假设延期后境外机构对政金债持仓占比可能维持原先的增速,截至11月底,境外机构持仓占比可能有5.73%。考虑到政策延期伊始的抢配效应,11月和12月的增幅可能更高。


短期国债期货价格继续上行空间有限


本文源自财联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