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公司注册 >

财会[2016]22号(财会201622号增值税会计处理例子)

  “暂估入账”是会计实质重于形式的一种管理方式。 采购材料已经入库,却没有收到发票,会计暂时入库处理就成了首选。但是,最近又有企业暂估入账被税务稽查 ,因暂估成本500万元缺少税前扣除凭证、未作纳税调整被税务机关追缴税款和罚款。


  暂估入账的定义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对于已验收入库的购进商品,但发票尚未收到的,企业应当在月末合理估计入库成本(如合同协议价格、当月或者近期同类商品的购进成本、当月或者近期类似商品的购进成本、同类商品同流通环节当期市场价格、售价*预计或平均成本率、等)暂估入账。


  企业什么情况下要进行暂估入账?


  有的公司总会由于付款不及时等各种原因,购入的库存出现不能及时取得发票。因此,对这部分存货,在会计处理中就会出现“暂估”入账。


  所谓“暂估入账”就是本月存货已入库,但是采购发票尚未收到,不能确认存货的入库成本。月底时,为了正确核算企业的库存成本,需要这部分存货暂估入账,形成暂估凭证。


  暂估入账简单来说,就是货到票未到的业务。当公司利润过高,企业所得税又不想预缴过多,很多财务就会暂估成本这波操作。


  暂估成本需要合情合理!


  企业在进行暂估入账时,也需要符合正常的市场价格规律才行。不能说正常的成本只有20000,而企业按照60000暂估入账。


  这样很明显的就会被税务机关抓住把柄的。所以企业在进行暂估入账时,一定不能脱离实际。要不然,等到发票收到以后,也会使企业的财务数据变得很难看。


  要不想被查、罚款,2022年, 暂估入账时 企业一定要注意这些问题:


  1、 采购入库的存货暂估入账问题


  采购入库和发票获取时间存在一定时间差,采购中的存货入库在没有发票的情况下,一般按照暂估入账处理。取得发票后,会计再做调整。


  由于暂估金额不包含增值税,所以企业在申报纳税前不按发票金额入账 ,就会被税局判定为偷逃税 。


  2、 暂估入账涉税问题


  (1)成本费用扣除


  税总公告2011年第34号第六条规定:


  “企业当年度实际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及时取得该成本、费用的有效凭证,企业在预缴季度所得税时,可暂按账面发生金额进行核算;但在汇算清缴时,应补充提供该成本、费用的有效凭证。”


  需要注意的是,在企业纳税申报环节,所有成本费用发票必须保证真实有效,不然引发税务风险,轻则罚款,重则老板和会计被判刑。


  (2)增值税进项税额


  根据财会〔2016〕22号规定,一般纳税人暂估入账的金额不包含增进项税额。 然而,小规模纳税人不得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因此,小规模纳税人暂估入账金额包含增值税进项税额。


  3、 固定资产暂估入账问题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规定,“对于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结算的固定资产,应按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