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公司注册 >

北京东城注册工作室流程和费用(北京个人注册公司流程和费用)

12月13日下午,东城区志个人愿服务联合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成立大会召开,共有169位会员代表参加。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首都文明办主任滕盛萍,团市委副书记、北京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健,东城区委副书记王清旺,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李妍,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海英出席会议。



成立大会前,先后召开了北京市东城区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监事会、理事会,选举产生了东城区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一届监事会及领导成员。成立大会上,宣布了东城区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一届领导机构当选名单。东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海英当选北京市东城区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一任会长。



区委书记孙新军通过视频向大会致辞,对东城区志愿服务联合会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向东城区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服务工作者致以诚挚问候。


孙新军指出,多年以来,全区广大志愿者在首都核心区建设中留下了数不清的光辉足迹,在重大活动服务保障中践行了使命担当,在基层社会治理中贡献了青春力量,在疫情防控的一线展现了勇毅高尚,在和谐社会建设中代表了赤诚善良。广大志愿者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传遍了东城大地,构建了东城志愿精神谱系,是流程新时代东城最可爱的人。



孙新军强调,全区各注册公司界志愿者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推动成立东城区志愿服务联合会,这是东城区志愿服务进入新时代,迈入新征程的一件大事。区“两会”于12月13日上午闭幕,区志联在同日正式成立,体现了区委对志愿服务工作的高度重视。东城志联要履行好“引领、联合、服务、促进”的职责,进一步推动东城区志愿服务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和系统化。全区广大志愿者要以实际行动投身东城志愿服务事业新征程,共同谱写东城志愿服务事业新篇章,为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的新时代首都核心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首都精神文明办主任、北京志愿服务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滕盛萍讲话


滕盛萍在讲话中指出,东城志愿服务联合会的成立是提升志愿服务水平的生动实践,是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组织体系、推动志愿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标志着东城区志愿服务事业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未来,希望东城志联积极履职尽责、充分发挥作用,凝聚全社会力量共同推动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核心区志愿服务工作的新篇章。一是要深耕志愿文化,推动东城志愿服务工作常态化、制度化。为志愿服务编织好科学系统的制度网络、规则体系,大力弘扬志愿服务文化,持续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高质量发展。二是要发挥志联优势,为打造高水平志愿服务队伍增动力、聚合力。切实发挥志联职能,为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创造条件。三是要践行社会责任,在服务大局大事中勇担当、显身手。团结带领广大志愿者和志愿组织,在大局中找准方位,在大事中体现价值,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新向往。


区委副书记王清旺讲话


王清旺在讲话中指出,东城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工作者为东城区落实“四个服务”职能,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新时代首都核心区作出了重大贡献。就区志联下一步工作,他要求,要以树起一面旗、织好一张网、聚起一团火、攒出一股劲的精气神,在文化文明“敬”字上流程着墨担当,为“六字文章”增光添彩,着力从加强党的领导、汇聚磅礴力量、围绕中心大局、加强规范建设四个方面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团结带领全区志愿者以首善标准开创东城志愿服务工作新局面。


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李妍宣读北京市东城区第一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获奖名单


成立大会上,出席领导还为“北京市东城区第一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获奖项目代表颁发奖牌。



为东城区第一届志愿服费用务项目大赛获奖项目颁奖


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区志愿服务联合会会长赵海英讲话


会上,赵海英发布了《北京市东城区志愿服务联合会全面助力新时代首都核心区建设工作实施意见》,明确了东城区志愿服务联合会的职责定位以及未来五年的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冬奥城市志愿者代表发出倡议,工作室号召每一位冬奥城市志愿者都争当奥林匹克精神与志愿精神的践行者,为成功举办奥运盛会贡献力量。


冬奥城市志愿者代表发出倡议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东城东城区始终坚持“崇文争先”理念,积极推动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截至目前,东城区在“志愿北京”平台注册的志愿团体超过5200个,实名登记的志愿者超过27万人,他们中有党员志愿者、团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文明引导志愿者、治安志愿者。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逐渐形成了“孙茂芳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东城守望岗”“邻里守望岗”“义务指路队”等志愿服务品牌,涌现了以当代“雷锋”孙茂芳老人为代表的志愿服务示范引领人物,培育了293名北京市“五星级志愿者”,新时代雷锋精神的种子在东城生根发芽,收获满园硕果。




“志愿蓝” 为基层治理助力添彩


在东城,时常能看到“蓝马甲”的身影,他们是社区治理的先行者、排头兵。垃圾分类实施后,在公园、小区、商务楼宇,志愿者随处可见,他们主动捡拾废弃垃圾、参与桶前值守、开展垃圾分类宣传,从院落小巷到高楼大厦,从孩提少年到耄耋老人,垃圾分类逐渐从“独角戏”工作室变成了“大合唱”,也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社区治理的志愿服务当中。周末卫生大扫除、“光盘行动”宣传倡导、文明交通志愿引导……首都文明新风吹拂各个角落,吹进千家万户,东城的天更蓝了,水更清了,背街小巷更加整洁了。


志愿者参与垃圾分类工作


群众需求在哪里,志愿服务就到哪里。节日期间,志愿者在北京站广场、东直门交通枢纽等地义务指路,为残障人士,特困人群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让旅客感受到家的温暖。“两会”期间,参与“守望岗”值守,开展便民咨询、秩序引导、治安巡逻,当好“螺丝钉”,守好“责任田”,为维护“两会”期间和谐平安的社会氛围贡献东城力量。“双减政策”出台后,志愿者们积极参与到少先队校外社区成长营的建设中,认真做好每一次课前防疫消杀,提前守候在学校门口将同学们安全接到成长营。遇到成长营课程结束后家长未能及时接孩子,志愿和者们会陪伴孩子直到夜深。


志愿者进行文明交通引导服务


2016年以来,累计有6万余名东城志愿者参与到社区志愿服务中,服务群众达180余万人次。志愿者用行动传递温暖,用奉献书写大爱,他们的蓝色背影,已成为核心区最靓丽的风景线。


志愿者进行垃圾分类宣传工作




抗疫情 用心服务传递东城温度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新年的祥和与热闹。“您在家吗?回老家过年了吗?有途经过疫区吗?”大年三十刚过,东城区的志愿者们就开始了挨家挨户的排查工作,打上百个电话、走一两万步,成为了志愿者们每天常态化的工作。


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关键防线。东城志愿者“青年突击队”第一时间投身到社区防疫一线。面对寒冷、艰苦的值守环境,他们没有退缩,也毫无怨言,坚定地选择与社区工作者并肩作战,对出入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和信息登记,依托社区微信群、公告栏及时转载疫情信息、张贴防疫海报,持续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当好社区的“守门人”,守好居民的“安全关”。


东城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此外,为更好地照顾社区独居老人、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及其家属,志愿者们积极开展“邻里互助”“温馨相伴”“手拉手”等专项志愿服务,主动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物资采买、跑腿办事、暖心陪伴,为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义务理发,为医护人员子女送去学习物资、开展心理疏导,这些可爱的志愿者用最美背影呵护小家温暖,用责任使命守护共同家园。


志愿者开展“独居老人关爱行”志愿服务活动


东城志愿者为老人更换煤气罐




展风采 周到服务绘就靓丽形象


“都说志愿者是幕后英雄,虽然我们没有出现在电视的直播画面中,但听着广场上此起彼伏的音乐声、欢呼声,之前一百多个日夜所付出的汗水都是值得的。”


重大活动服务保障中,总少不了志愿者的身影,协助开展安全检查、现场引导,这些“幕后英雄”默默坚守在看不见的岗位上,用辛勤的付出保障着每一场重大活动的顺利进行。


东城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是展示国家首都形象的重要窗口地区。多年来,东城区始终把政治中心服务保障摆在首位,牢固树立“红墙意识”,健全“四个服务”机制和重大活动常态化北京服务保障机制,积极引导广大志愿者特别是青年志愿者参与重大活动服务保障,用行动诠释志愿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中,169名核心区志愿者、3386名城市站点志愿者,用20多个日夜的不眠坚守,保障着国庆阅兵和群众游行的精彩呈现;在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中,志愿者们投身文艺演出、庆祝大会与广场活动、志愿者三个指挥部的工作,圆满完成了3场文艺演出218车次近9000人的集结疏散任务,完成了庆祝大会合唱团献词团4042人的集结保障工作和祈西4、5号地块广场装备车辆的停放保障任务,完成了20个城市志愿服务站点和19个重点社区的志愿服务保障任务,展现了核心区志愿者的使命担当;在北京世园会、“一带一路”峰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重大活动中,志愿者们为首都市民和广大海内外游客提供信息北京咨询、应急救助、义务讲解等服务,向全世界展现着新时代中国志愿者的良好风貌,传递着人类共同体的价值内涵。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群众联欢


“忘不了演练时在饮水点的服务经历,拧了几百瓶矿泉水瓶盖,拧得手上起了泡,倒水倒的鞋子袜子全被浸湿;忘不了庆祝大会上,万人高唱国歌时,自己激动的泪水溢满眼眶;忘不了维持疏散观礼台观众时,自己不停重复的话语,以至于最后声音沙哑到说不出话;忘不了被路上行人拉着与我们“志愿注册公司蓝”合影的场景;忘不了大家为我们点赞的瞬间……”有志愿者们的身影在,真好!




聚和能量 将雷锋精神发扬光大


在东城区,有一位家喻户晓的老人——孙茂芳,被大家个人亲切地称为“京城活雷锋”。自上世纪70年代起,他40多年如一日地学雷锋做好事,关心公益、奉献社会,先后赡养照顾了18位孤残老人费用,用自有收入建立家庭助困金,资助生活困难的残疾人和特困学生,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


“为人民服务是大事,但必须从小做起,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志愿者们付出的点滴之事,都会汇进为人民服务的大河,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事。”孙茂芳老人注册还曾多次寄语青年志愿者,希望他们坚持不懈,从身边小事做起,坚持开展志愿服务,把雷锋精神发扬光大。


2014年5月,本市首家“当代雷锋”工作室—孙茂芳工作室在东四奥林匹克社区体育文化中心揭牌。


像孙茂芳这样的志愿者在东城还有很多,他们用一生坚守着志愿初心,践行与弘扬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更有越来越多的青年、少年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老中青三代志愿力量融合发展,在接续传承中不断擦亮志愿服务“金名片”,书写着专属于东城的志愿服务故事。




建功新时代 开启新征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主持审定了一批重要文件,构筑了志愿服务事业的“四梁八柱”,为做好新时代志愿服务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开局“十四五”、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也即将拉开大幕,建设国际一东城流和谐宜居的新时代注册首都核心区号角已经吹响,志愿服务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审议通过《北京市东城区志愿服务联合会章程(草案)》等


东城区志愿服务联合会的成立,既是适应全国、首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趋势的必由之路,也是发挥志愿服务在核心区社会治理、重大活动保障、文明引领等方面积极作用的现实需要,是东城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历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大事。东城志联的成立将为完善区级志愿服务工作体系,促进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为东城志愿服务助力中心工作、在东城高质量发展的大局中切实发挥力量提供更大的机遇。



选举产生北京市东城区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一届监事会。


此次发布的《北京市东城区志愿服务联合会全面助力新时代首都核心区建设工作实施意见》,为东城区志愿服务工作进一步锚定了方向,擘画了蓝图。未来,东城区志愿服务联合会将聚焦“引领、联合、服务、促进”职责,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以首都发展为统领,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出发点,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自觉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抓住历史机遇,着力建立“四项机制”,完善志愿服务体系;着力开展“五项工程”,统领志愿服务行动;着力搭建“四个联盟”,凝聚志愿服务力量;着力做好“六字文章”,发挥志愿服务助力作用,推动志愿服务立足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奋力开创志愿服务工作新局面。






文字:团区委


图片:林萱


视频:王一峰 任博洋


审核:魏晓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