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公司注册 >

天津渤海钢铁集团财务公司(天津渤海钢铁最新消息)

能天津够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必然是各行各业的翘楚,但想保住这个位置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在中国有一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花费了4年的时间,但是从世界500强到破产也只用了4年的时间。



这家企业便是渤海钢铁!


01 大而不强的中国钢铁业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各行各业的投资建设使得钢铁的需求大大增加。


这一时期可以说是中国钢铁业的黄金时期,虽说中国钢天津铁业的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但是却面临一个突出的问题,那便是缺乏世集团界一流的钢铁企业。


加之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使得中国的经济受到了一定的冲击,这时为了迅速地恢复国内经济以及增强中国钢铁行业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钢铁行业联合的呼声越来越高。

公司

众所周知,我国的东北和华北地区一直钢铁工业发展的重点区域,而当时的天津便是钢铁企业重组的第一站。



于是乎,在天津的天津钢管集团、天津钢铁集团、天津天铁冶金集团和天津冶金集团四家企业强强联渤海合成立了渤海钢铁。


老实说在钢铁业集团化的发展趋势下,如果不主动进行重组,便有可能随时走上被重组的道路。


虽说四家企业都想做大做强,但是在实际整合过程中却出现了诸多问题,毕竟四家企业在重组前都是行业内部翘楚的存在,这导致在管理中出现谁也不服谁的问题。


直到2013年四家企业为了争夺世界500强的席位,财务报表才不得已进行了合并,此前只不过是各干各的。


02 速成型世界500强


在许多天津人的眼中,渤海钢铁是2013才进行重组的,那么此前整而不合的四家企业为何突然在2013年集体冲击世界500强席位呢?


前面所说在中国钢铁行业的规模极其庞大,也就意味着天津的以天津钢管集财务团为首的诸多钢铁企业存在很多的竞争对手。


无论是天津周边河北省的钢铁企业还是东北的鞍钢之类钢铁的企业,都对天津的钢铁行业虎视眈眈,尤其是鞍钢还与天津本土的一家企业成立了一家冷轧厂,使得天津诸多的钢铁企业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


而作为天津市支柱产业的钢铁行业主动进行重组是势在必行之势,在这里我们不禁在想世界500强的头衔究竟能带来什么?



首先世界500强企业自然是地方的名片,其次一旦成为世界500强意味着能获得更多的信贷支持,这对一个企业能否扩大规模是至关重要的。


像几乎是在同一时期重组的山东钢铁和河北钢铁就分别获得了1300亿和1000亿元的信贷支持。


果不其然在渤海钢铁宣布成立的同时,就获得了最新消息来自中国建设银行为首的8家银行1000亿元的信贷支持。


2013年正式重组的渤海钢铁,在2014年就成功进入世界500强的榜单,并且还在其中位列327名的位置,2015年又再次入围世界500强的榜单。



但是像渤海钢铁这类速成型的世界500强企业在强制整合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03 轰然倒塌的世界500强钢企

渤海钢铁内部的四家钢铁虽然在面对外部的钢铁能够做到一致,但是在涉及内部盈利的问题也是存在竞争的。


不可否认这四家钢企在重组时的确是抱着提高竞争力的目的,但是更重要的是为了能够赚钱。


而在整合之后,四家企业都获得了大量的信贷支持,这时候四家企业开始了扩张之路。


首先在渤海钢铁内部的天津钢铁集团将自己的产能扩大到350万吨每年,而天津钢铁、天津天铁冶金、天津冶金则分别将自己的规模扩大到750万吨、500万吨、600万吨。


但是四家企业在疯狂加大产能时,却没有注意到已经变化的市场行情。



在2008年之后我国的钢铁行业迎来新一轮的发展,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基建的增加,进而由基建拉动内需来刺激经济发展。


现钢铁实情况是自2012年开始,钢铁行业就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萎缩,彼时中国钢铁行业的销售利润率几乎为零,而到了2015年这一数据则首次告负。


也就是说在2015年前后渤海钢铁已经没有什么利润率了,而且面临着严重的产能过剩,与此同时在盲目的扩张中,渤海钢铁又积累下了巨额的债务。


此时的渤海钢铁的债务规模已经达到了1920亿元,而一些外资的金融机构鉴于渤海钢铁惨淡的经营状况,纷纷开始撤资,这使得渤海钢铁的资金链进一步恶化,更多的问题随之暴露出来。


终于在2018年8月,渤海钢铁这家曾经两年进入世界500强企业榜单国有钢铁企业轰然倒塌,大而不倒的神话随之破灭!


04 渤海钢铁因何倒塌?

在渤海钢铁破产之后,我们再来谈论其倒塌的原因似乎有点事后诸葛亮的意味,但是这也是中国一些企业的通病所在。


首先从债务问题来看,部分金融机构存在给渤海钢铁过度放贷的问题,而事实上渤海钢铁这一短时间内整合的钢铁企业并不具备此等贷款额度。


或许这些金融机构在选择放贷时,是源于对于国有企业不会破产的信任,但是现实狠狠地打了他们一巴掌。



其二就是渤海钢铁内部四家企业财务虽然重组在一起,但是却是整而不合的情况,也就是说各自管着各自的部分,而且还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关系。


这样就使得渤海钢铁下达的命令不能及时被四最新消息家子公司执行,各自都想着各自的利益,又如何能够做到集中生产渤海呢?


在渤海钢铁内部的天津钢管集团一直是行业内部的翘楚,所以在与另外三家钢铁企业进行整合时,出现过不少反对意见。


这个逻辑也很容易理解,天津钢管集团就像是班级里的集团好学生,而另外三家企业就像是班级里面成绩一般的学生,好学生与成绩一般的学生在一起玩成绩会不会变差呢?


自然有人会存在这样的担心,而这也是渤海钢铁走向破产的一个重要原因。



除了天津钢管集团外,另外三家钢铁企业在重组之后,在技术方面没有太大的进步,通俗点来说这三家企业生产的东西没啥特色,缺乏必要的竞争力。


而与此同时这三家企业在拿到贷款的同时,不顾国内钢铁行业遇冷的行情,还在一味地扩大生产规模,这导致积压的产品越来越多。


速成型世界500强企业神话的幻灭,大而不倒被再次证明是一个伪命公司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