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公司注册 >

回到1997年的唐山(讲述唐山1976)

展军人风骨,显党员本色


——记瓦官庄村民李长之




清晨,迎着朝霞,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走进村委会,展纸,研墨,提笔书写,他要把党的好政策写进村民的心里。他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炙热而深沉的爱着这片土地,希望这片土地上的百姓都过上好日子。他是一位上过战场扛过枪的老军人,是一位有着55年党龄的老党员,愈经风霜击打愈显军人风骨,愈经时间洗礼愈显党员本色,他就是瓦官庄村村民——李长之。





他是保家卫国的战士


李长之老人于1960年8月至1968年8月在旅大海军服役,1961年至1963年爆发台海危机他随部队到福建,做为通讯兵,他扛起炮弹也从不含糊,多次受到口头嘉奖,因表现积极1964年部队发展其入党。1967年又随部队到海南岛辅助援越战争,誓死保卫祖国领土,做为到达海南岛的排头兵,他们第一时间完成接线任务,实现了部队的通讯畅通。八年的军旅生涯铸造了他军人的风骨,使他成为了一位忠于国家忠于党的优秀共产党人。







他是建设家乡的先行者


1968年退役回乡后,他在开滦唐山矿武装部工作,初入工作岗位就参加唐山市纪念建国20周年阅兵游行活动,表现突出,被载入开滦史册。1997年他从唐山矿机电科退休,回到瓦官庄村,因写得一手好字,加之闲不住的性格,一直在村里的红白理事会工作。村里人眼中的他是好心肠,慷慨大方,无私奉献;家里人眼中的他是直心肠,认真负责,不怕苦不喊累;村领导眼中的他是热心肠,积极主动,热爱组织。回村以来他始终不断为集体和村民发挥余热。



他是瓦官庄村的追梦人


78岁高龄的李长之和瓦官庄村民一样有一个“新居梦”, 虽然听力不好,但心清目明,他十分拥护党和政府平改的好政策,在学院路征地时已经积极地签订了协议,近期与其他两位老同志一起为村平改工作书写宣传标语近2000条,村里工作人员说:“每天写标语都得我们催着下班,我们都要走了他还坐在那写呢!”他笑着说:“我很高兴能赶上村里平改,村里有需要我的地方,我会尽力帮忙,我也希望平改工作尽快推进,我们可以早日回迁住进新房,村民早日过上更好的日子”。



李长之老人只是瓦官庄村一名普通的村民,因为他有着普通村民最平凡朴素的愿望,希望村里越来越好,希望日子越过越红火;他也是瓦官庄村最不普通的村民,他用毕生书写出保家卫国的铁血事迹,而今已近耄耋之年,他又带头推进平改工作,发挥余热做贡献,老有所为当先锋,为实现平凡的愿望做出了不凡的努力!


追梦的路还在继续,圆梦的曙光已近在眼前,我们相信李长之老人的晚年和瓦官庄村民的生活将随着平改变得更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