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10月19日电题:“我仿佛踏上了那段神奇的旅程……”国际学者在沪参观中共一大纪念馆
位于上海市黄浦区黄陂南路、兴业路口的中共一大纪念馆,18日迎来一群特殊的参观者,他们肤色语言不同、服饰各异,却有着一个相同的身份——世界中国学研究者。
参观中共一大纪念馆对于瑞恩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惊喜。网红身份之外,他的另一个角色是历史学爱好者与研究者,曾长期在中国高校教授西方历史。
站在表现中共一大会议的大型铜雕旁,瑞恩拍摄了不少照片。“这件雕塑很有意义。中国共产党人对我而言正是一个‘群像’。中国正在经历的繁荣富强并不是依赖某一个英雄人物,而是依靠所有的人民。这正是中国革命的特别之处。”他说。
从肯尼亚卡拉蒂纳大学到中国传媒大学担任访问学者的秦肯,为参观中共一大纪念馆特别穿上了笔挺的西装。纪念馆的展陈之丰富令他惊叹:“中国共产党将他的历史凝结在博物馆里,让中国的人民和我们这些外籍人士都能学习中国的文化和历史,我觉得非常有意义。”
在呈现中国脱贫伟大成就的展览前,秦肯停留了很长时间。“在我看来,中国共产党让大量偏远地区的农民用上现代化科技、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我想,这真的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创举!”
一袭黑风衣、戴着黑口罩,上海陡降的气温让巴基斯坦“美女”学者明竺从行李箱里拿出了最厚的衣服装备。作为清华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研究员,明竺对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历程十分熟谙,但行走在展陈如此丰富的中共一大纪念馆中,她依然觉得有惊喜。
“中共一大纪念馆信息量很大、亮点频出,尤其是沉浸式体验和多媒体融合的方式,让我仿佛也穿越时空踏上了这段神奇旅程。对我这样的中国观察者来说,这次参观让我更加认识到: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而努力和斗争,是中国共产党在100年前就写下的承诺,一直延续到现在,它从未改变。”明竺说。
从满载古代文物的上海博物馆到蕴含“中国密码”的中共一大纪念馆,第九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在议程之外的精彩,给国际青年学者们留下了强烈印象。第九届世界中国学论坛19日发布的《国际青年眼中的中国与世界》调查报告显示,受访国际青年中有高达46%的比例认同“中国是全球发展的贡献者”,这一新共识已经与“中国是历史悠久的东方大国”的传统印象并驾齐驱。
“中国正向世界展示一个新形象,既古老又创新,自信地行走自己的道路,这让它焕发出崭新的魅力。”明竺说:“中共的每一段旅程都很吸引我——它从何处来、将向何处去,但是最吸引我的还是现在。在上海,在中共一大纪念馆,我意识到我正处于这个答案的核心。”(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