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公司注册 >

中国贵阳山水城市图片大全(贵阳城市建筑图片)



尽管天公不作美,从第一天开始,我的贵州之行几乎都在阴雨中度过,却丝毫没有影响心情和体验。雨中的贵州山水仿佛加了饱和滤镜,山川草木无不绿得浓郁盈润,饱含着水汽,层层轻柔地拥裹上来,足以让我忘却雨天泥泞的不便,全身心地沉浸其间。







作为“瀑布爱好者”,第一站便是安顺,黄果树大瀑布的所在。准确来说,黄果树瀑布是个岩溶瀑布家族,分布着大小十八个瀑布,最知名的黄果树大瀑布只是其中之一。当然论气势,黄果树大瀑布稳坐头把交椅。




得益于连绵的雨水,入秋的黄果树瀑布依然水量丰沛,顺山径盘旋而下,隔着苍翠的山林,已能看到黄果树瀑布白练似的一截,和激起的巨大水雾。“哗哗”水声涌入耳中,渐近渐响,是引人加快脚步的序曲。







当我下到底部,对面悬崖的巨幅瀑布霸道地占据全部视野,推雪拥云般倾泻而下,直冲犀牛潭,声势如万马奔腾响彻天地,盖过周遭的一切。我呆立着看了好一会,被瀑布壮丽摄去了心神,差点忘了拍照。







回过神来,跟着游客群继续朝瀑布前走,便进入一场绵绵细雨的结界。其实是瀑布砸落飞溅的大片水雾,横飘乱扬,不动声色地濡湿了发梢和衣襟。







大部分游人都披上了事先备好的雨衣或是打伞,我没有照做,待走到距瀑布最近的观景台,已是全身湿漉漉的,却觉得清爽无比。浸润在水雾中,直面一泻万丈的大瀑布,我不禁生出一种冲动,真想顺瀑而下,一头扎进底部清澈的犀牛潭,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完全拥获瀑布之美。







接下来游览的陡坡塘瀑布同样蔚然壮观,又别具特色。它是黄果树瀑布群中瀑顶最宽的瀑布,还是86版电视剧《西游记》片尾曲的取景地,因而自带BGM,轻易便勾起人们的怀旧记忆。


‍‍





时近黄昏,暮色给陡坡塘瀑布披上朦胧的柔光。在轰隆嘶吼的水声中,我轻轻哼起那首经典的“敢问路在何方”,童年记忆的画面与现实渐渐叠合,满足中有一点惆怅。








见识过瀑布的暴烈与温柔,乘大巴车直下黔南荔波,去有“地球绿宝石”之称的小七孔景区。





从东大门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景区地标小七孔古桥。这座建于清朝道光年间的七孔古桥,横跨响水河上,昔日是荔波至广西的重要桥梁。它由麻石砌成,古朴玲珑,桥身缠绕藤蔓和蕨类,便是饱经风霜的印记,散发着厚重平和的气息。





走在桥上,观望水中倒影,心不自觉地沉静下来。仿佛百年时光荏苒,不过是弹指一挥间,而古今桥上来往的人,无非是从此岸到彼岸,都是天地间的过客。





沿响水河继续前行,一路水流随地势起伏跌宕,湍急处,层层叠叠的跌水小瀑布好似洁白的镶边,滞缓处,则汇成大小不一的水潭,水色青碧如翡翠,令人迷醉。







若稍加留意,会发现整个小七孔的水系都是这么绿,浓郁近乎蓝色,明显与别处的水不同。这其实是此地的喀斯特地貌,令水流中富含镁离子所致,归根结底,是大自然的神奇手笔。







响水河流经的水上森林亦是如此。在这片喀斯特洼地森林里,遍布“水在石上淌,树在水中长”的自然奇景,穿行其中,恍若回到史前,一切都那么原始和古老。







茂密的林木扎根在河床石隙中,浓荫遮天蔽日,清澈河水在林间奔流,漫石顶而淌,穿石缝而涌,远远望去,仿佛白纱缥缈萦绕,又有种迷离之美。







密林深处,有当地小贩在溪涧边兜售青枣,盛着青枣的竹篮浸放在澄澈的流水里,看上去洁净又新鲜。问价虽然小贵,还是忍不住买了一捧,从晶莹水花中捞出来的青枣,果然沁甜爽口。







从水上森林出来,不远处就是卧龙潭。阴雨的天气,更衬出潭水的碧莹莹,倒映着周匝的古木森森,竹林横斜,渲染出深浅不一的养眼的绿。







初见卧龙潭,是群山环抱中平静无波的姿态,深不可测,再往前行,却见潭水漫过月牙形堤坝,陡然垂直跌落,形成一道雪崩似的滚水瀑布,汹涌激荡。这种视觉突变非常迷人,令我在屏住呼吸惊叹的同时,联想到当地布依族的传说——潭底蛰伏着一条巨龙。于是眼前的卧龙潭,又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贵州多山水,山水之间多古镇。游山玩水走乏了,就停在古镇歇歇脚,不赶时间不赶路,这样闲适的节奏对我这种“社畜”来说,真是久违了。





抵达青岩古镇又是在下雨天。这座明朝屯兵而兴的山地古镇,保存着不少明清古建筑,撑着伞在蜿蜒街巷中乱走,途经的古牌坊、祠堂、府邸、寺庙、道观、教堂……交错密布,多元共存,奇特却毫无违和感,使人真切感受到此地包容、自由的豁达氛围。







转来转去快要迷路时,就撞进了背街。背街是青岩最古老的石头巷子,有六百余年历史,青石板路面已被岁月磨砺得光滑泛亮,两侧页岩垒成的石墙遍布苔藓,墙头的藤蔓杂草在风雨中飘摇,似在诉说流年过往。





雨中的窄巷,温润而幽深,漫步其中,有一种独特的时空感与神秘感。因为担心打滑,我一步步走得很慢,一面细细打量巷内民居的青瓦坡顶,挑檐门楼,仿佛穿越了时光。木门花窗虽显出斑驳旧色,但其上精细的手工木雕,仍透着隽永的生活情趣。





透过一户敞开的大门,望见小院一角,盆栽植物错落摆放在窗前,叶片被雨水冲得绿油油的。午后静谧无人,院中只闻雨声,却依然有藏不住的人间烟火气扑面而来。








出了背街肚子有点饿,便去古镇西门,寻找心心念念的“谢家百年糕粑”。他家主打糕粑稀饭,一种以糯米粉、藕粉等为原料的风味小食,据说出自清末的宫廷膳粥。时任宫中御厨的谢家先人将其传出,辗转至贵州,迄今已有百年。因而尽管卖糕粑稀饭的店家遍地开花,最地道的仍是谢家出品,身为吃货自不能错过。







走进小小的店堂,里面已坐满食客。墙上挂着店主谢老伯的照片,他是谢家糕粑的第四代传人,不过年事已高,店中生意全交给了他女儿,也就是系着围裙举止麻利的老板娘。







点单没多久,一碗香气扑鼻的糕粑稀饭就上了桌。花生碎、芝麻等佐料厚密覆盖,中间融雪似的一团就是“糕粑”,据我观察,是用炉子上那个形如水壶的器皿蒸成的。先将糯米粉填进壶盖上的小木甄,再利用水壶烧水的热气蒸熟,很有意思。







老板娘教我吃法:“趁热赶快把面上的糕粑搅溶,和配料拌匀了一起吃。”依言照做,直到吃进嘴里才明白其中妙处:这样调出来的糕粑稀饭均匀细滑,每一口都能尝到糕粑的软糯,藕粉的浓稠,花生芝麻等坚果佐料的香脆,层次丰富饱满,还有店家特制玫瑰酱的淡淡香气萦绕舌尖,清甜又有余味。








在这微凉的雨天,慢慢吃一碗温热的甜品,是非常抚慰人心的事。吃完走出来,雨水从低矮的屋檐泻下,天地间雨雾迷蒙,我的视线仿若飞鸟,掠过错落的青瓦屋顶,越过蜿蜒起伏的古城墙,投向远处山峦连绵的天际线。







一切似乎被按下了暂停键,我深觉这次年假旅行来对了地方。贵州就是个宝藏之地,它的山水青青染绿了我的眼睛,古早、缓慢的生活节奏松弛了神经,还有那种无拘无束、野蛮生长的感染力,带着山地省份特有的野性灵气,活泼泼地蔓延开来,治愈了日常疲惫的内心。


我想我还会再来的。







写字的人,爱好猫,火车和梦游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