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公司注册 >

中国城市名称典故大全(中国省会城市名称大全)


为了精准地回答她这个问题,我随即翻阅了大量典故历史之后可算弄明白了,顺带产生一个想法,大家会不会也有这个疑问呢?


魅力郑州


今天我们来讲一讲中原大地第一城-郑州


郑州(Zhengzhou),简称“郑”,古称商都,河南省辖地级市,是河南省省会、特大城市、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截至2020年,全市下辖6个区、1个县、代管5个县级市,总面积756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1260.06万人,城镇人口987.9万人,城镇化率78.4%。


郑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重点支持的六个大遗址片区之一、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世界历史都市联盟成员。郑州历史上曾五次为都,拥有不可移动文物近万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4处80项。


郑州千禧广场


郑州是全国重要的铁路、航空、电力、邮政、电信主枢纽城市,拥有亚洲作业量最大的货车编组站。郑州航空港区是中国唯一一个国家级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州商品交易所是中国首家期货交易所。


截至2020年末,郑州市辖6区5市1县及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东新区、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合记烩面


中原区-由老建设区更名而来


中原区是河南省郑州市的中心城区之一,位于郑州市主城区西部,是郑州市委市政府所在地,郑州市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解放前,中原区城区范围南部归属郑县第二区(齐礼乡),北部归属郑县第四区(五权乡)。


1948年10月22日,郑州市解放。中共郑州市工委废除了旧的镇、保、甲组织形式,于1948年10月27日前后成立郑州市第一、二、三区。一区为现管城回族区,二区为现二七区,三区就是中原区的前身。


1949年12月,撤销三区工委、民主政府,区街政权由区公安分局及其派出所代替。


1951年9月,成立中共郑州市三区委员会、区人民政府。


1958年8月,城市人民公社化,建设区改称建设区人民公社,下辖街道改名为人民公社。


1960年5月,改为中原人民公社,下辖7个分社。


1968年2月,成立中原区革命委员会。


1980年4月,成立中原区人民政府。


二七纪念塔


二七区-纪念民国十二年(1923)年2月7日爆发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二七区始建于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0月,为纪念民国十二年(1923)年2月7日爆发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在1955年更名为二七区,是国家唯一因纪念重大革命历史事件而命名的城区。


京广、陇海两条铁路大动脉在二七区交汇。区内有全国最大的铁路枢纽站——郑州火车站、河南省最大的汽车客运站——郑州客运中心站,中原地区最大的电力、电信、邮政枢纽位于辖区。


民国二年(1913年),郑州废州设县,郑州称郑县,郑县下设城厢、人和、永康、仁亲、宣平、长乐、定安7个区,其中城厢区的一部分,永康区的大部分,人和区和仁亲区的一部分属二七区;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郑县将7个区并为4个区:即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第四区,区下设联保制度。本区为第一区的一部分(即西大街一部分)、第二区的大部分;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0月22日,郑州解放,在德化镇、长春镇和豫丰镇的基础上,将民国时期的19个保改为19条街,同年10月底郑州成立一、二、三区,辖区为第二区,并划5个管理区,区设立街公所。


1949年7月,撤销街公所,改为区公所。


1951年9月撤销区公所,成立区政府。


1955年,为纪念“二七”大罢工,将二区改为二七区。


1958年,将二七区改为七一人民公社。


1959年,变七一人民公社为二七区人民公社。


1961年,撤销人民公社,恢复二七区人民委员会。


1968年,成立二七区革命委员会。


1980年,撤销革命委员会恢复二七区人民政府,辖9个街道和1个乡(即陇海乡)。


郑州北大清真寺


管城区-因春秋时期管国都城所在地而得名


秦至明初,管城建制一直保留,后废管城县入郑州,隶河南开封府。从此,管城建置不存,但它一直是郑州、郑县、郑州市、郑州专区驻地。1981年,撤销郑州市向阳区,更名向阳回族区。1983年,向阳回族区更名管城回族区。


西周初,周武王封“管叔“”姬鲜于此,称管国。周成王元年,管叔因与蔡叔以武庚叛乱被杀,废管国,为管地,直属东都。东周,先后属郑国、韩国。


秦代,置管县,属三川郡。


西汉初年,属故市侯国,隶河南郡。汉武帝,废故市侯国,并入中牟县。


东汉、三国魏,两晋、南北朝(除一度归属阳武县外),皆属中牟县辖地。


隋开皇元年(581年),改中牟县为内县。开皇十六年(596年),析内县置管城县,隶管州。大业二年(606年),废管州,改称郑州,治管城县。大业三年(607年),改郑州为荥阳郡,治所不变。


唐初,复置管州于管城。


元初,复名管城县,属郑州。


明初,废管城县入郑州,隶河南开封府。从此,管城建置不存,但它一直是郑州、郑县、郑州市、郑州专区驻地。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0月,郑州解放,设立郑州市第一区。


1953年1月,设立郑州市回族自治区。


1955年, 郑州市一区更名郑州市陇海区。


1956年,郑州市回族自治区更名郑州市金水回族区。


1958年,陇海区、金水回族区合并,设立郑州市管城区。


1959年,撤销管城区,设立管城区联社管理委员会。


1960年,管城区联社更名郑州市红旗人民公社。


1961年,撤销郑州市红旗人民公社,复置郑州市管城区。


1966年,郑州市管城区更名向阳区。


1981年,撤销郑州市向阳区,更名向阳回族区。


1983年,向阳回族区更名管城回族区。


郑州会展中心


金水区-因金水河而得名


金水区位于河南省会郑州市中心东北隅,因从西向东流经辖区的春秋时期开凿的金水河而得名。
金水区是河南省委所在地,是河南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信息中心。


解放前,辖区属郑县管辖。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郑州解放,郑县分为郑州市和郑县,辖区城区部分属市、农村部分属县。


1953年,撤销郑县,成立郊区,辖区城区部分归陇海区、二七区和建设区,农村部分属郊区。


1960年4月,金水人民公社成立。


1961年8月,金水人民公社改成金水区。


1987年3月,郑州市进行区划调整,撤销郊区、金海区,原郊区的柳林乡、祭城乡、姚桥乡和原金海区的庙李乡划归金水区,金水区的刘砦街道办事处划归邙山区。


马固王氏宗祠


上街区-约定俗成的上街称呼


因汜水县城地处沟洼低下,明武宗时县治三次被水淹没,故曾三迁于地势较高的卢医庙街市上,这样人们往返上下,时间长了,约定俗成,便习惯地称卢医庙热闹的街市为上街,即上街村。


上古为高辛氏祝融和有熊氏黄帝管辖之地。


秦设郡县,属三川郡成皋县。


汉高帝二年(前205年),改三川郡为河南郡,仍属成皋县。


三国时期属魏司州部河南郡成皋县。


隋大业三年(607年),属孟州汜水县,唐、五代、宋仍之。


金属南京路郑州汜水县。


元属河南江北中书省汴梁路郑州汜水县。


明、清属河南布政使司开封府郑州汜水县。


民国初属豫东道汜水县。


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豫东道设行政督察专员区,至解放前归汜水县管辖。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秋至1954年秋,属成皋县(汜水、广武合并为成皋县)。


1954年,成皋县、荥阳县合并后,属荥阳县第五区。


1958年8月20日,建立上街人民公社。


1959年1月,建立新中人民公社。


1962年1月,建立上街区肖寨人民公社;同年2月,建立上街区大峪沟人民公社;同年3月,设立上街区中心路街道、上街区矿山街道。


1964年6月,成立上街区农业公社。


2001年,撤销聂寨乡,成立了中心路街道办事处,工业路街道办事处。


2004年7月,峡窝镇正式划归上街区。


花园口红薯


惠济区-区名来源于一座三孔石桥——惠济桥


惠济区,区名来源于一座三孔石桥——惠济桥,寓“平等互惠,和衷共济”之意。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0月,郑县解放,析郑县城区设郑州市,城区以外仍为郑县。邙山区境分属郑县和成皋县。


1949年12月,郑县107个自然村划归郑州市,成立郑州市第四区、第五区,邙山区境部分自然村划归郑州市第四区(1950年4月撤销,归郑州市郊区)。


1953年2月,撤销郑县,与荥阳县、成皋县部分区域划归郑州市郊区,邙山区统归郑州市郊区。


1982年1月,成立金海区,邙山区境时分属郊区、金海区。


1987年3月,撤销郊区、金海区,置邙山区。


2004年,邙山区更名惠济区。




中原福塔(388米高)


以上就是郑州市城区的历史和来历,你学到了吗?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郑州名人-奥运冠军,乒乓球大满贯得主邓亚萍


邓亚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