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代理记账 >

经济学wtp是什么意思(高级微观经济学mwg是谁)


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University owtpf Illinois at Chicago)的David Gal教授和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的Derek Ruc微观ker在2016年波士顿的一个学术会议上,向与会的80名顶尖学者提了个问题。这个问题是个选择题,非常简单,就是下面三个选项你笃信哪一个?


A.损失带来的厌恶感大于收益带来的喜悦感


B.收益带来的喜悦感大于损失带来的厌恶感


C.两者没啥差别


80名学者中,只有三个人选了C,其他人都选了A。而A选项正是行为经济学中最核心的基础理念:损失厌恶(loss aversion)。


Tversky 和Kahneman在1979年的一篇论文中提出了这个概念,它表示损失给你心理上带来的冲击要大于同等金额的获益,也就是说走在路上丢了五块钱给你带来的不快要大于你走在路上捡到五块钱。这篇论文是行为经济学的开山之作,截止今日它在所有经济学领域的论文中引用率第一,而在心理学领域中这篇论文的引用率也排在第一。


在获得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后,Kahneman在获奖词中写道,在他看来损失厌恶理论是他对于决策理论研究最是什么重要的贡献,甚至是心理学对经济学研究最为重要的补充。而高级后续的大量研究也支持了这一论断,引导了包括折中效应(compromise effect)、股票溢价之谜(equity premium puzzle)等经典研究,并且随着经济学与其他社会学科的交融以及行为经济学的蓬勃发展,损失厌恶理念已经成为被几乎所有社会学科研究者共同接受的理论,甚至是不需论证的公理,于是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经济学次小型调查的结果。


但是Gal和Rucker两个人却对此提出了异议,在Richard Thaler荣膺2017年诺奖的当口,他们在《消费心理学(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损失厌恶的损失:损失真的比收益的影响更大吗?(The Loss of Loss Aversion: Will It Loom Larger than Its Gain?)》,开始从行为经济学最本质的一面展开思考。


在他们两个人看来,也许损失厌恶这个理念并非错误,但是人们在应用这个理念时明显存在问题。第一个问题在于,大多数研究都只将损失厌恶作为公理来使用,并没有结合自己的研究内容来进行分析;第二个问题则是,我们通常用损失厌恶来描述心理学的现象,而不能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对于第一个问题,事实上有很多研究都发现,损失厌恶并非真理,即便真正研究损失厌恶的学者,也提出了“损失厌恶的边界”的概念(比如Kahneman)。而对第二个问题,两位作者认为,研究者以及损失厌恶意思的研究者都没有意识到,他们在支持这个概念的同时却将这个概念与其心理根源独立开来,这使得我们可以用损失厌恶分析人的行为模式,却不知道人究竟为什么会如此行事。而两者其实都要求我们对损失厌mwg恶这个概念做更为精确的定义,而这样的定义取决于我们如何限定这个概念使用的范围,或者说,我们需要找出损失厌恶的反例。


而研究界已经找到了许多反例。


比如著名的安于现状偏误(status quo bias),这个偏误的意思是人们为了避免可能的损失是谁,会选择维持现状。这个偏误很好地佐证了损失厌恶的理念,许多实验发现,在对什么都不做和做一件事进行抉择的时候,人们会倾向于选择什么都不做,因为从损失厌恶的角度来看,是mwg因为可能的损失让我们不愿意去做更多的事。但从逻辑上来说,并不是因为保持原状带来的损失效用大于收益,而是选择作为时潜在的损失效用大于收益,所以我们才选择啥也不做。而Gal在另外的试验中也发现,其实即便没什么损失,我们依然会倾向于选择啥也不做,原因在于去做一件事会需要额外的心理激励,也就是说,我们本来的惰性就可以解释我们为什么安于现状。


另一个损失厌恶理念的经典例子是禀赋效应(the endowment effect)。这个效应说的是人们会对自己已有的物品给予更高的评价,比如你有一个杯子,你觉得这个杯子值7块钱,但是对于没有这个杯子的人来说,这个杯子就只值3块。也就是说人们的接受意愿(willing to accept,WTA)高于支付意愿(willing to pay,WTP),这种害怕自己遭到损失的观点导致自己会要求更高的出售回报,在股票市场中就会表现为买卖双方估值的差异和市场的无效率(双方的估值可能都是不理性的)。但是很多研究发现,WTA和WTP的出现可能并微观经济非出于风险厌恶的心态,而是因为两者的出发点就完全不一样,比如对一个杯子而言,出购买者希望能最大化自己的效用,而对于出售者来说他只会看这个杯子的市价,此时即便出售者和购买者对杯子的估价都是3块钱,但是只要市价是7块,出售者就一定会叫价7块,而购买者还是只愿意出3块,这样即便他们对价值的预期是一致的,也不会有交易产生。在这个过微观经济程中,并没有损失厌恶存在。



损失厌恶还有一个经典的案例,同样来自Kahneman和Tversky写于1979年的文章。他们认为人们会对风险要求更高的补偿,比如一个人面临一项投资,有50%的可能损失5块,也有50%的可能赚钱,那么只有赚到的钱大于10块时,他才会决定进经济学行投资。但是Gal教授的一个实验发现,当人们面临的选择是100%无收益和参与一项可以获得收益的公平赌博(期望是0)两种情况时,有80%的人会选择参加公平赌博,而且其中20%的人会来一次all-in,这显然与损失厌恶的观点不符。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一些研究发现,赌注本身会影响损失厌恶的发挥,当可能的损失很高的时候,人们会显著表现出对损失的厌恶(是谁此时损失厌恶的表现与风险规避类似),但是如果赌注不大的时候,人们会更倾向于参加博取高收益的赌博。


还有一些实验证实,我们有的时候对收益带来的心理效用的评价会比损失带来的负面效用更高。此外在对比实验中,一些文献指出,如果我们使用金钱衡量损失和收益时,我们会更倾向于表现为损失厌恶,但是如果使用实际物品来衡量,我们可能不会那么计较损失。


两位作者在现实中也发现,损失厌恶并不一定会一直存在我们的生活中。比如我们通常认为,商品价格的变动会显著影响我们的选择,比如我们对同等的商品涨价(看作损失)的厌恶要甚于商品降价(看作收益)带来的幸福感,但是有研究发现,这样效用的变化并不突出,尤其是在价格涨跌幅不超过10%的时候。是什么此外对于股票溢价之谜(平均看来投资股票有相对更高的收益率,但是一国的股票市场投资规模要低于债券市场)来说,行为经济学家也认为是风险规避导致了人们不愿意投资股票,因为股票更高的相对收益wtp不能弥补人们的风险承担水平,但是很多研究者都指出这可能只是其中的一个解释路径,而Fama和意思French在2002年的一项研究甚至认为,股票溢价之谜根本就不存在。


在两位学者看来,损失厌恶并非普世真理,学界将这个观点作为立论的公理,而非基于自己研究本身来分析人的决策行为,实际上是损失厌恶理论的损失(the loss o微观f loss aversion),并且这样基于损失厌恶的先入为主,会压制不认同损失厌恶理论的研究发表。他们两个人并不认为自己是在反对损失厌恶理论,正相反,他们及其他们在论文中引用的类似研究,是在帮助我们更明确地认识损失厌恶理论和行为经济学的研究框架。当年行为经济学的横空出世,极大地震撼了曾经古板又被奉为圭臬的无数经济学理论,而在行为经济学成为显学的当下,如果将以损失厌恶为代表的观点当做不可置疑的概念,无疑也会将行为经济学带进死胡同。没有什么是永远的真理,可以证伪是一切科学发展的过去、现在和可见的未来。


【参考文献】


David Gal, and D. Rucker, 2017. The Loss of Loss Aversion: Will It Loom Larger Than Its Gain? 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 Forthcoming.


风险管理工具 / 量化投资知识 / 金融大讲堂——"有高级金有险"


(欢迎金融机构从业的朋友申请BAR系统的试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