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代理记账 >

五营区售电公司注册代办要多少钱(售电公司注册电话)

中军涉及到京师、宫城与殿中禁卫,因此这一制度便具备较高的论述价值。笔者之前曾撰文分别论述两汉、曹魏与蜀汉的中军制度,本文想谈一谈东吴的中军制度。


不同于魏、蜀,东吴虽然存在“领军”职务,但它在中军之中似不占据重要地位。而“护军”与“都护”则是东吴中军的重要构成部分,地位胜于领军。


另外,东吴的“武卫”系统在中军之中地位不凡,常常能够看到武卫将军“兼领中外诸军事”一类的记载。可知东吴的武卫系统很可能自成体系,不像曹魏一般隶属于领军。


除售电此之外,东吴的禁卫系统内部,还存许多独特的机构,比如无难、解烦、绕帐、五营一类,它们的执掌各不相同。


东吴中军制度与魏、蜀唯一的相似之处,便是两汉以降的禁卫三卿(光禄勋、卫尉、执金吾)都已沦为荣衔,虽然仍设有类似职务,但它们已不再执掌禁卫兵权。


本文共 5600 字,阅读需 11 分钟


东吴的领军系统

不同于魏、蜀,东吴的领军并不占据禁军主官的地位,在《吴书》及裴注中,可考者寥寥,唯有宗室孙异,与孙权的两位亲信徐详、胡综担任过领军。


(孙)楷弟(孙)异至领军将军。--《吴书 孙韶传》


权下都建业,(徐)详、(胡)综并为侍中,进封乡侯,兼左、右领军。--《吴书 胡综传》


比较奇怪的是,除胡综之外,孙异与徐详均无独立列传,且胡综的专长在于“为书部,典军国密事”,更多是以幕僚文秘的身份出现。


徐详的情况与胡综类似,也属于文秘性质较重的人物,并无领兵记载,因此无法确定东吴的领军与魏、蜀的领军是否属于同类职务。


权为车骑将军,都京,召综还,为书部,与是仪、徐详俱典军国密事。--《吴书 胡综传》


除上述三人之外,东吴历史上再不见领军一职的记载。不过宗室孙异“官至领军将军”,而胡综、徐详则为左、右领军,记述方式颇怪。


实际“领军将军”是“中领军”是资深形式,而左、右系统电话属于东吴特有的制衡制度。因此不能排除东吴的领军一职本另有名称,只是陈寿在书写时刻意套用魏、晋的职务称谓。


东吴的护军系统

东吴的护军出现于孙权称帝之后(229),东吴同时存在“左、右护军”与“左、右都护”两种职位,都护的地位高于护军,重要性亦高于领军。


东吴最早的中护军是周瑜,在孙策死后“将兵奔丧”,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


五年,策薨,权统事。(周)瑜将兵赴丧,遂留吴,以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吴书 周瑜传》


中护军周瑜代办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


按该条史料将“中护军”与“长史”并列,可知此时的中护军并非朝官,而是孙策幕府的军佐。


因此周瑜的中护军不能视作一般意义上的禁军副官,而更类似两汉大将军幕府的幕僚。


相比之下,曹魏的护军“主武官选举”(见《魏略》),蜀汉的护军则“掌外军”。比如中都护(即中护军)李严长期在永安“统内外军事”,与成都的中领军向宠分庭抗礼。


以(李)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蜀书 李严传》


建安年间(196-220)、黄武年间(221-229)东吴出现了大量带有方位前缀的护军,比如右护军蒋钦、陆逊、朱然,左护军吕蒙、步骘。他们的性质应该与周瑜无异,都是随军出征时的僚佐武官,至于左右前缀,则是东吴的特色制度,即相互制衡。


孙权践祚之后(229),东吴出现了“都护”职位,即护军的高阶形式。比如《蜀书》记载李严为中都护,而《华阳国志》则记载李严为中护军,可知二者的内在关联。


不过早期的“都护”仍被写作护军,由孙权的女婿全琮、孙权的同窗朱然分别出任左、右护军。


黄龙元年,(全琮)迁卫将五军、左护军、徐州牧,尚公主。--《吴书 全琮传》


黄龙元年,(朱然)拜车骑将军、右护军,领兖州牧。--《吴书 朱然传》


而在同一时期,功勋宿将诸葛瑾与陆逊分别担任左、右都护。


权公司注册称尊号,(诸葛瑾)拜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吴书 诸葛瑾传》


黄龙元年,(陆逊)拜上大将军、右都护。--《吴书 陆逊传》


孙休时,宠臣张布、丁奉又分别出任左、营区右都护。


(孙)休纳其计,因会请綝,(丁)奉与张布目左右斩之。迁大将军,加左、右都护。--《吴书 丁奉传》


按以上诸人均在朝中任职来看,东吴的护军-都护体系应该接近于魏、蜀的领军体系,属于护卫皇帝的核心人物。


不过考虑到上述诸人在受封护军、都护时均另有职务,也不能排除都护具备荣誉加衔的性质。比如丁奉迁都护时便被记载为“加都护”,似在影射这一问题。


武卫系统

武卫将军源自魏制,属于中领军系统下的构成部分,与中垒、中坚二营的地位等同,均属于中军之下的二级机构。


不过从《吴书》的描述来看,东吴的武卫系统在宿卫工作中占据极高的权重,应属独立机构,似并不隶属领军与护军。


孙权死后,宗室孙峻专权,以大将军身份“都督中外诸军事”,孙峻死后,其堂弟孙綝继续专权,以武卫将军身份“都督中外诸军事”。


(孙峻)既诛诸葛恪,迁丞相、大将军,督中外诸军事。--《吴书 孙峻传》


峻卒,以从弟偏将军(孙)綝为侍中、武卫将军,领中外诸军事。--《吴书 孙亮传》


孙綝为侍中、武卫将军,领中外诸军事


武卫将军可以“代知朝政”,与之前的大将军相媲美,可知它应该是凌驾于中军系统内部的职务。


綝始为偏将军,及峻死,为侍中武卫将军,领中外诸军事,代知朝政。--《吴书 孙綝传》


另外,少帝孙亮被废后,孙綝之弟孙恩以“武卫将军行丞相事”,区区一介杂号将军,竟然可以代理丞相的职能,侧面反映出武卫将军的非凡地位。


武卫将军(孙)恩行丞相事,率百僚以乘舆法驾,迎(孙休)于永昌亭。--《吴书 孙休传》


从记载推断,武卫将军的麾下兵士,确实有宿卫殿中的职权。比如孙峻谋杀诸葛恪时,“武卫之士皆趋上殿”。


武卫之士皆趋上殿,峻云:“所取者(诸葛)恪也,今已死。”--《吴书 诸葛恪传》


另外孙綝继承孙峻权势之后,“一门五侯,皆典禁兵,权倾人主,自吴国朝臣未尝有也”,也佐证了武卫系统的权势。


绕帐、无难、解烦等特色制度

东吴的中军制度中有许多具备特色的自创职务,虽然具体的秩阶、员额难以考证,但还是可以大致推断出这些职务的隶属与执掌。


(1)无难督


无难系统是宿卫殿中的职务。


宗室孙皎之子孙咨为羽林督,孙仪为无难督。羽林在两汉隶属于光禄勋,光禄勋则是负责宿卫殿中的主官。


咨羽林督,仪无难督。咨为滕胤所杀,仪为孙峻所害。--《吴书 孙皎传》


虽然三国时代,两汉的禁卫三卿已经沦为荣代办衔,但无难督既然与羽林督并称,可以推知它们应该具备相似性质。


赤乌年间,东吴的无难督虞钦,曾阴谋行刺孙权,可知无难督的执勤地点无疑就在宫禁系统的最核心地区。


(马)茂与兼符节令朱贞、无难督虞钦、牙售电门将朱志等合计,伺(孙)权在苑中,公卿诸将在门未入……(马)茂引兵入苑击(孙)权。--《吴历》


(2)五营督


五营督是五校尉营的总管,宿卫京师。


五校尉在东汉隶属北军中候、在曹魏隶属中领军,按照《吴书》称其总管为“督”来看,五校尉营在东吴应该是一套独立体系,设临时长官以监察控制。


太子孙和被废时,无难督陈正、五营督陈象上书劝谏。按无难督典殿中宿卫,五营督典京师宿卫而论,这一行径相当于禁军兵谏,向孙权逼宫。不出所料,陈正、陈象二人事后皆遭孙权族诛。


(孙)权欲公司注册废和立亮,无难督陈正、五营督陈象上书……权大怒,族诛正、象。--《吴书 孙和传》


(3)(4)绕帐督、解烦督


绕帐与解烦的情况稍微特殊,虽然能够确定它们属于东吴中军,但具体的执掌,究竟是宿卫殿中、宿卫宫中还是宿卫京师,则颇难定论。


曾出任左、右领军的胡综、徐详曾“立解烦两部”,不过鉴于东吴史料对领军系统的模糊描述,很难营区确定解烦兵的具体执勤地点。


权以见兵少,使综料诸县,得六千人,立解烦两部,详领左部、综领右部督。--《吴书 胡综传》


孙权立解烦两部,使徐详、胡综领左右部


不过在《吴书》中经常可以看到解烦兵离京出征的记载,非止一例。照此推测,该系统可能近似中军之中的外军,更多承担地方任务。


(张温)乃便到豫章,表讨宿恶,寡人信受其言,特以绕帐、帐下、解烦兵五千人付之。--《吴书 张温传》


(韩当)将敢死及解烦兵万人,讨丹杨贼,破之。--《吴书 韩当传》


魏晋以降中军分内外,内军镇守京师,外军屯驻地方重镇。当然,外军亦隶属中军,与地方上的州郡兵存在明显区别。


“绕帐督”与“帐下督”时常并称(见前引《张温传》),从字面描述看似乎是东吴皇帝在陪都时的禁卫武官。东吴的国都并不固定,孙权称帝前,分别在柴桑、京口、江陵、公安、建业等地来回迁徙,称帝后又一度迁都武昌。


孙权在武昌时,曾征召宗室孙贲之子孙邻为绕帐督;孙皓在建衡三年(271)西进伐晋,翌年(272)又征召步骘之子步阐为绕帐督。照此推断,绕帐系统可能是国君巡幸陪都时,临时设置的中军武官。


召(孙邻)还武昌,为绕帐督。--《吴书 孙贲传》


凤皇元年,召(步阐)为绕帐督。--《吴书 步骘传》


禁军三卿与三署郎

两汉时中军主官是三卿,即宿卫殿中的光禄勋、宿卫宫城的卫尉、与宿卫京师的执金吾。


三卿在东汉末年逐渐沦为荣衔,不再执掌实际的禁卫兵权,魏、蜀皆如此,东吴亦然。


(1)光禄勋


由于汉、魏的王国制五度中,光禄勋被称作郎中令(取自秦制),因此孙权在担任魏廷吴王期间,这两种称谓时常间断出现,实际是同一种职务。


出任光禄勋(郎中令)的陈化,主要工作是“使魏”,可知是外交人员,也侧面佐证了东吴的光禄勋根本不在东吴的国都之中,遑论宿卫殿中。


(陈化)为郎中令使魏,魏文帝因酒酣,嘲问曰:“吴、魏峙立,谁将平一海内者乎?”--韦曜《吴书》


陈化之后的光禄勋(郎中令)是刘基,故扬州刺史刘繇之子,属于宿儒名流,“姿容美好,孙权爱之”。刘基的工作是“分平尚书事”,即协助处理、少钱评价尚书台的奏章,与禁卫武官毫不相干。


(刘基)徙郎中令。权称尊号,改为光禄勋,分平尚书事。--《吴书 刘繇传-附传》


另外可考的光禄勋,还有石伟、孟宗、薛莹等人,无一例外均是文学之士,石伟“少好学,修节不怠”,孟宗“后为右御史大夫”,薛莹是著名学者,在吴时负责修撰《吴书》,入晋后又修撰《后汉记》,未见领兵记载。


(2)卫尉


卫尉的情况与光禄勋相似,出任者多为勋贵闲散。比如严畯“尝为卫尉,使至蜀”,与郎中令陈化的性质一般无二,均是外交人员。


及(孙权)称尊号,畯尝为卫尉,使至蜀,蜀相诸葛亮深善之。--《吴书 严畯传》


严畯以卫尉使至蜀,诸葛亮深善之


严畯毫无武略之才,乃至“上马堕鞍”(见《志林》)。鲁肃死后,孙权曾考虑过让严畯出任都督,结果严畯“发言慷慨,至于流涕”,事遂寝。


卫尉负责执掌宫城宿卫,而出任卫尉的却是严畯这样“不闲军事”的“朴素书生”,可知东吴的卫尉纯粹是荣衔,并无实际意义。


及横江将军鲁肃卒,权以畯代肃,督兵万人,镇据陆口。众人咸为畯喜,畯前后固辞:“朴素书生,不闲军事,非才而据,咎悔必至。”--《吴书 严畯传》


之后出任卫尉者,还有彭城蔡款,此人“以清贞显于当世”,情况也不难想象。实际他担任卫尉时,还兼“领中书令”,可知主要还是充任机要文秘工作,并不负责宫城宿卫。


(蔡)款字文德,历位内外,以清贞显于当世。后以卫尉领中书令,封留侯。--《吴录》


(3)执金吾


东吴的执金吾也是荣衔。嘉禾二年(233)辽东军阀公孙渊向孙权称藩,孙权大喜,派遣执金吾许晏等人“赍金玉珍宝,立渊为燕王”。


权遣使张弥、许晏等,赍金玉珍宝,立渊为燕王。渊亦恐权远不可恃,且贪货物,诱致其使,悉斩送弥、晏等首。--《魏书 公孙度传》


不出所料,许晏等人抵达辽东之后,被公孙渊斩首示众,送给曹魏作贺礼,令孙权“气涌如山”(见《江表传》),还扬言要御驾亲征(见《陆瑁传》)。


执金吾本是负责京师宿卫的武官,在东吴却被当作外交官使用。可知许晏的执金吾,与陈化的郎中令(光禄勋)、严畯的卫尉毫无差别。


照此推测,东吴的禁卫三卿,不止是荣誉加衔,还时常被施加在外交使者身上,意在抬高身价。


东吴有记载的执金吾还有郑胄、滕循(《晋书》作滕修)二人,此二人在出居外任时,曾有要多过领兵记载,不过他们担任执金吾时的相关记载却非常笼统,难以确定是否执掌禁军。


比如滕循是在广州刺史任上被“征为执金吾”,后迁司空,看上去与要多东汉勋贵的仕宦路径无异,执金吾更类似升任三公之前的跳板。


(4)三署郎


三署即左、右、五官三署,在两汉时属于光禄勋下辖的中郎系统,有宿卫殿中的职责。


不过按《张温传》记载,三署在东吴时代已经沦为“混浊淆杂,多非其人”的冗官机构,充斥着公族子弟(孙氏宗亲)与吴郡四姓(顾、陆、朱、张),而各地的太守还源源不断向朝廷中进献势家子弟,比如丹阳太守朱治便“所遣数百人,每岁时献御”。


公族子弟及吴四姓多出仕郡,郡吏常以千数,治率数年一遣诣王府,所遣数百人,每岁时献御,权答报过厚。--《吴书 朱治传》


时郎署混浊淆杂,多非其人,(暨艳)欲臧否区别,贤愚异贯。弹射百僚,覈选三署,率皆贬高就下。--《吴书 张温传》


时东吴郎署混浊淆杂,多非其人


田余庆在《暨艳案及相关问题》中认为东吴的三署属于干部储备机构,甚至连内部选拔的权力也不再归三署长官,转而归于吏部尚书暨艳。


注:东吴三署的人事权问题,见田余庆引用《华谭集》的“尚书二曹论”,及阎步克《从任官及乡品看魏晋孝秀察举之地位》。


三署实际是吴国官员养成和储备机构,是贵游子弟麇集之所。--《暨艳案及相关问题》


照此论之,三署的郎官自然也不再是宿卫殿中的警卫,而属于颇具冗官性质的散郎。


或者说,在禁卫三卿沦为荣衔的情况下,原隶于光禄勋的属官,大部分均沦为冗散,实属大势所趋。


小结

东吴的中军制度在三国中属于非常特殊的存在,与汉制、魏制、蜀制均存在明显差异。


东吴的领军、护军系统并不成熟,时断时续,职能描述亦不清晰。且护军-都护长期作为孙策、孙权幕府的临时军佐,具备很强的僚属性质。


这可能和东吴喜好设置临时性质的都督职务有关,实际东吴少钱的大部分职务,均是都督一类的差遣官,且往往在同一职务中分设左、右二职,以便相互制衡。它也符合“东吴以草电话创之国,信不坚固”(见干宝《搜神记》)的记载。


武卫将军在东吴中军之中占据极高地位,甚至可以与大将军、丞相并驾齐驱,颇值留意。


另外,东吴还设置有许多自创的中军官职,比如宿卫殿中的无难督,掌管五校尉的五营督,以及解烦、绕帐、帐下诸督。其中解烦兵时常充作外军,而绕帐、帐下督往往是在东吴国君在外地或陪都时临时设置的中军武官。


东吴在中军制度方面,与魏、蜀唯一的相似之处,便是两汉以降的禁卫三卿完全沦为冗散,属于清贵职务,不再实际执掌禁卫。很多时候三卿干脆充作外交人员,不在京师之中。


这也符合历史的趋势,即前朝的官阶逐渐演化为后世的品位,而后世的差遣官则衍生出新的官阶体系,如此循环往复。


Thanks for reading.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