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治污 污染企业变花园
“近些年燕山石化的治污确实产生了明显效果。我们小时候总能闻到的难闻气味和弥漫在天空的灰黑色迷雾已经多年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常常可见到的碧空如洗。”从小生活在燕山的石化职工子弟赵先生说。
燕山石化环保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大型国有企业,燕山石化对国家政策导向十分敏感。为承担起国有企业应当履行的社会责任,企业近十年来一直不断加大环境保护投入,积极提升自身环保技术,升级环保设备。
在人力投入方面,经过多年建设,公司拥有了一支层次清晰、各司其职、立体交叉的环境管理及监察队伍:15名专职环保管理人员的能源管理与环境保护部,负责日常环保管理工作;17名专职环境监察人员组成的环境监察大队,负责公司环境巡查和异常调查。公司还拥有环境监测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59人的专业环境监测队伍,公司下属生产单位也均配备了专兼职环保管理人员。
在财力投入方面,燕山石化积极参与总公司中国石化于2013年7月启动的“碧水蓝天”计划,截至目前,已实现投资18.3亿元,实施106个环保治理项目,涵盖了挥发性有机物减排治理和工业加热炉烟气脱硝治理等,实现了炼油、化工和公用工程板块全覆盖。
正像燕山石化展览馆内挂着的醒目标语,“大企业要为国家作大贡献”,燕山石化副总经理焦阳说,“我们把安全环保工作作为关系企业能否在北京生存的头等大事来抓,不断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加大环保治理投入,坚持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企业多年治污的努力没有白费。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与2013年相比,如今燕山石化各项排放指标均实现大幅下降,其中二氧化硫下降30.4%,氮氧化物下降41.7%,化学需氧量下降37%,氨氮下降22.2%,挥发性有机物下降64.3%。
严格的标准和持续的投入让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在距燕化生产区数公里之外的职工生活区,几代职工家属安居乐业的景象也随处可见:老奶奶在户外悠闲地打着麻将,孩子们在草地与树丛间奔跑嬉戏……正如小区一位居民所言,“如今的燕山石化,不知是花园建在工厂里,还是工厂建在花园里”。
征税当前 喜悦疑虑各参半
在为环保税草案做说明时,时任财政部部长的楼继伟表示,环保税立法原则是“税负平移”。财政部税政司司长王建凡也曾在全国人大发布会上说,环保税制定的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实现收费与征税制度的平稳转换,根据现行排污费项目设置税目,将现行排污费征收标准作为环保税的税额下限。也就是说,按照政策设计,开征环保税后,企业的负担将基本保持稳定。
然而,由于身处北京这一对环保有着更严格标准的城市,燕山石化环保部副部长闫青对环保税开征有所担忧,“目前北京市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的排污费收费标准为10元/kg,氨氮收费标准为14元/kg,环保税气态污染物为1.2元/当量~12元/当量,水污染物为1.4元/kg~14元/kg,若按照高限,预计环保费改税后燕山石化相关支出增加20%左右。”不过,根据北京市地税局燕山分局对企业的初步测算情况显示,开征环保税后,燕山石化预计负担不会有太大变化,将维持在每年3600万元左右的规模。
以税收为杠杆,让高污染、高排放企业加速绿色转型,让清洁生产企业获得先机和优势,这是我国推行环保税法的目的之一。
“环保税应当帮助实现对不同企业进行‘甄别’,甚至是‘分化’。”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志青认为,环境税本质上应是一种污染的从量税,也就是污染排放越多,缴纳税额就越高,最终环境税负差异造成价格差别或生产规模差异,好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高了,坏企业被挤出市场。对于上述调控目标,燕山石化的负责人十分拥护:“环保税的出台,极大提高了环境税费的法律地位,使得政策执行更有刚性,将可以更好地约束一些生产质量差、排污不达标的企业,间接提升清洁生产企业的市场话语权。”与此同时,这位负责人也担忧“目前确定的税率水平能否真正反映环境损失和减排成本”,并希望“建立全国统一标准,加大执行力度,让所有的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税收优惠 想说爱你不容易
燕山石化财务部负责人坦言,“作为企业,除了应当担负的社会责任,我们也关心在重拳治污之外,政策给予治污有力企业的实际减免或返还优惠。”
据了解,虽然与征收排污费时候相比,即将实施的《环境保护税法》的征税对象、计税依据、税额标准等要素均维持不变,但增加了税收减免这一“福袋”,以此提升企业治污的积极性和竞争力。然而,据企业相关负责人反映,由于减免税标准设置过高,“这些税收减免更像是水中月、镜中花,企业实在是可望而不可即。”
这位负责人还举例说明了企业要享受到减半征收的税收优惠难度之高:根据国家《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特殊地区加热炉排放执行氮氧化物<100mg/Nm3的标准,但目前国内外没有低氮燃烧器能够满足50mg/Nm3减半征收的排放标准;根据北京市《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外排水化学需氧量<30mg/l,氨氮<1.5mg/l,“该标准在全国乃至世界上都堪称最严格的标准。2015年燕山石化实施了外排水提标改造项目,最终实现了外排水化学需氧量浓度小于30mg/l,这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距离达到税收减半征收要求的排放标准,即比30mg/l再下降一半还有不小差距”。
“如果环保标准走到了环保技术的前面,标准就变成了空中楼阁,企业也只能望洋兴叹。”这位负责人希望,未来我国的环保激励政策,既要有前瞻性,同时又要考虑现实情况,才能更好地引导企业投入到污染的防控和治理当中。
中石化:环保税有助环境保护和市场公平
“中国石化支持环境保护费改税,并将严格按照法律及相关规定履行纳税义务。”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部副主任朱宪堂做出了上述表态。
朱宪堂介绍,近年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战略,从加强环境管理、提供清洁能源、节能减排与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践行环境责任,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特别是自2013年以来,企业实施“碧水蓝天”环保专项行动,截至2016年底,投入资金209亿元,实施环保治理项目870个,专项行动全面完成,企业达标排放水平得到持续提升,四项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均已完成年初公司签订的总量减排责任书提出的目标。
谈及明年即将开征的环境保护税,朱宪堂表示,国家总体按照 “税负平移”原则推进改革,明年1月1日后企业负担应该基本保持稳定,“至于具体影响数据,由于环保税征收条例还未出台,企业也在积极关注和测算中。”
朱宪堂进一步提到,环境保护费改税以后,由于税收立法级次更高,执法刚性更强,相比缴纳排污费时代更加规范,企业负担更加公平均衡,并将倒逼环保落后的企业进一步强化环保工作,或者由于成本压力退出市场。
朱宪堂也坦言,作为一家央企,这些年国家环保标准和社会公众的外部制约对企业环保工作的压力和推动力其实比环保税更加强大。“从环保税目前的征收力度来看,企业经营成本不变或者略有增加,但环保标准不达标或者社会公众有意见则直接关系企业存亡兴衰。这也是中石化公司多年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不断加强环保工作的最大压力和动力。”
对于明年即将开征的环保税,朱宪堂建议,各省市人民政府在确定污染物具体适用税额时,应当充分考虑企业的承受能力,如需提高税额的,建议采用分阶段逐步提升的方式,并对企业节能减排改造投入予以财税政策及资金扶持。
朱宪堂还建议,税务和环保部门应进一步加强监管,营造公平税收环境,同时进一步优化、透明环保税征管措施,减轻企业负担,“由于作为征收依据的污染物指标计量和测算非常专业、复杂,需要专业设备和人员,希望有关部门不要把这部分费用转嫁到企业身上”。
此外,朱宪堂提到,希望国家尽快更新2008年版的《节能节水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和《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增加石化行业的相关专用设备,以促进石化企业加大节能节水以及环境保护投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