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资质代办 >

海南自贸区代购政策(海南自由贸易港对代购影响)




南都记者分别以离岛旅客和媒体身份致电了美兰机场免税店和三亚海南国际免税城咨询代购事宜。前者的客服向南都记者表示,如果旅客是按照合法合规的正常流程离岛,免税店对旅客是否将免税商品二次销售是无法知道的。“旅客有正常的机票、船票这类离岛信息凭证,可以现在市内购买然后到机场退税提货,也可以免税店直接购买。”


三亚国际免税店的客服向南都记者反复强调,不建议旅客为他人进行代购,一经查出会影响旅客的自贸区个人信用。但当南都记者询问免税店会否设港置核查环节,对方表示不清楚具体在哪个对环节会“查货”。


离岛免税店CDF官网流程


南都记者咨询相关律师获悉,从法律角度来看,代购离岛免税商品的影响行为涉嫌违法。北京盈科(杭州)律师事务所律师方超强向南都记者表示:“海南代购将免税店物品二次销售的行为,明显违反政策规定。且将免税物品二次销售,改变了其个人使用物品的性质,也使得该商品不在符合免税条件,应当补缴相应的关税,否则具有走私的嫌疑,不单涉及违法,还有可能构成走私罪。”


监管代购行为难“一刀切”


虽说相关代购的禁令从法律角度来看已经明晰,但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在实际对操作中,并不能对所谓的代购行为“一自由贸易刀切”,也很难完全禁止,这就需要之后有更加详实的条例去落实细节,调控监管力度。


“这么多年代购都存在,包括微商、跨境电商,不止海南,日韩的免税商品代购此前也非常活跃。所以根本还是要看对海南岛的定位到底是什么,不要一味严打,而是要思考如何更好监管,包括和电商法如何衔接”,熟悉电商法的上海正策律师事务所律师董毅智认为,技术上要追查二次售卖免税商品的行影响为其实并不难,但在实操中如何界定这类交易行为,同时不因监管损害海南自贸区建设的积极性,这是有关部门需要平衡的关键。


“但目前要求旅客拿着身份证去海南岛实体店购买,这很难政策做到规模化的经营和走私海南这些产品。线上有些个人可能组织规模化的经营活动港,但很容代购易被查出来”,王健认为,一般消费者如果是在规定限额内购买免税商品,不应该算作违法走私行为。“比如消费者买了4个手机,然后自己再去销售盈利,我政策觉得这就不应该算作二次销售,代购而是二手产品的销售。”


对于监管细则问题,方超强也认为,全面杜绝免税商自由贸易品在国内的二次销售并不现实。他表示,事前达到一定程度的监管,剔除掉大量明显的违法行为;同时设立失信用人信用机制,以巨大的失信成本自贸区,倒逼代购人员放弃投机冒险,能有效降低事中、事后监管的成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