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资质代办 >

一般劳务报酬公司查的到吗(劳务报酬交了税为什么查不到)


最近几个月是不是有人觉得税务稽查


变得频繁了?


那是因为比金税三期拥有更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自动化税务监管能力的升级版plus——金税四期已经全面上线了!


跨部门联合监控持续推进,企业在纳税申报更加便捷的同时,也将迎来更为频繁的“税务稽查风暴”!




税务稽查




但这时候又有人要问了


为什么我们公司一年被查三次,而有的公司三年都未必被查一次?


除了有随机抽查的概率问题之外,还涉及到一个涉税疑点的问题!


伴随着金税四期的上线,大数据时代来临,我们所有企业的信息在税务局的数据库里都是有备案的。


一旦这些数据出现了明显的可疑点,那么税务局除了会督促企业限期进行自查之外,就有可能进行税务稽查!




税务稽查




作为一个企业来说,如果不进行税务自查而只是坐等税务局查到家门上的时候才开始慌张是做不久远的。


一旦没有提前做准备并且被税务局查到了涉税问题,那么轻则追缴税款,处一定金额的罚金并加收滞纳金,重则就可能涉及到刑事侦办。


成本费用、企业收入、应纳税额、虚开发票等等这些都是税务稽查的重点,而企业定期进行税务自查,是能够跟税务局“和平共处”的必要日常!


税务自查不必过于频繁,但自从公司成立之后就没有税务自查意识的企业可要当心了!


所以经常被稽查的企业老板们也别急着喊冤。


很可能是以下几点税务疑点导致企业被“金税四期”盯上。


只要进行税务自查排除隐患,身正不怕影子斜!




自查疑点


一、增值税疑点


1.增值税申报收入与企业所得税申报收入差异过大。


2.未发生经营业务但开具发票,或开具发票与实际经营业务不符。


3.将开发产品用于捐赠、赞助、职工福利、集体福利、奖励、分配给股东或投资入股、拍卖、换取其他单位和个人的非货币资产等,未视同销售申报纳税。


4.发票开具金额大于申报金额。


5.纳税人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的计税收入额不匹配。


6.连续12个月应税销售额超过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标准为年应税销售额500万元及以下),但在超过标准的月份(或季度)的所属申报期结束后15日内未提交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登记表或者提交选择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的情况说明。


7.存在混合销售或兼营业务,未进行有效区分或人为将混合销售作为兼营。


8.申报的销售(服务)额小于对应属期开具发票销售额与未开票销售额之和。




二、企业所得税疑点


9.错误申报资产总额、从业人数导致应享受小型微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而未享受,或不应享受小型微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而进行了享受。


10.加计扣除超出规定标准和范围。


11.罚没支出、赞助支出等不应税前扣除而进行了扣除。


12.企业所得税预缴及汇算清缴收入额明显小于同期增值税申报收入额。


13.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没有按照税前扣除标准(不超过发生额的60%且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千分之五)进行申报,超过部分未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三、个人所得税疑点


14.发放非任职于本公司的独立董事报酬,未按“劳务报酬”所得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15.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应享受未享受、或不应享受而进行了享受、或填写扣除信息不真实。


16.支付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未按规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17.个人多处取得的收入未合并缴纳个人所得。


18.企业为员工缴纳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超过允许标准的部分未扣缴个人所得税。




企业本身问题


除了上述涉税疑点之外,企业也要注意宏观角度可能产生的问题,如果存在以下几点,那么在不定期的税务局抽查中,被抽中的几率将会大大增加!


(1)税收风险为高风险的企业。


(2)2个年度内有2次以上被检举且经查均有税收违法行为的企业。


(3)受托协办事项中存在税收违法行为的企业。


(4)长期纳税申报异常的企业。


(5)纳税信用级别为D级的企业。


(6)被相关部门列为违法失信联合惩戒的企业。


(7)存在其他显著异常情况的企业。


在如今金税四期大数据时代下,企业的信息趋向于透明化,税务局的监察手段也在不断升级完善,所以对企业而言想要高枕无忧,还是诚信经营、规范纳税最为重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