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核酸
其实无论是瑞金北还是我后来被转院去的方舱,除非你转重症否则基本都是没治疗,奥密克戎得靠你自己的抵抗力恢复。每天护士来两次用额温枪对准你额头嘟一下,还有个测血氧饱和度的指套,我基本98、99。医生来过几趟,印象很深的是说按合谷穴有帮助,还有个医生要我们加他的视频号,他有个舒展筋骨的养身小视频。
一定要说治疗,倒是开过一次连花清瘟冲剂,我从来没吃过,出于好奇喝了一包打卡。一整包兑半瓶纯净水一口闷,从食道到胃冰冰凉,不知道放了多少薄荷。
世博方舱
世博展览中心临近滨江,旁边就是梅奔文化中心,我来这里骑过车、吃过饭,从来没有想到会在这里被隔离。暮色中,方舱的医护也是分小批把我们接入,我所在的H4馆是地下一层,通道朝地下走夜晚消失只能看见明晃晃的大灯。通道口需要安检,打火机不允许带入,电器其实也不允许,估计是考虑到火灾因素,但还是有人带入电暖水瓶,也有人抽烟。
进入巨大的方舱馆内,入目就是震撼数量的床位,一个接一个,舱外的人即使看照片也难以体会到这种宏大感。人群涌动,大量的人都在这一晚进入,我们对应的医护团队是第一人民医院,入院手续只需要扫二维码填写自己信息即可,设计得有点难用,有个60来岁的人实在搞不懂,我填写好自己的,又帮他弄,后来好几次遇到不同的人手机遇到麻烦都跑来问我。
到自己床位,免费物资放在一个盆里:消毒湿巾两包、消毒洗手液一瓶、塑料盆一个、毛巾一条、牙膏牙刷一套,一次性纸杯4个、口罩一包(10个)、塑胶拖鞋一双。四下转悠一圈,了解打开水的地方、卫生间、洗漱区的位置,了解到在方舱无法洗澡,所以有了心理准备,不能出太多汗,好在天气还算凉。
方舱有10个区,每个区100个床位,平时总有两名护士,算上轮班的估计有4名。男女居住区域有大致分区的,家长带小孩子的会集中在1、4分区,女性会在6分区,后来一些女性床位区出于隐私考虑,会用黄色垃圾袋绑在隔板柱子上做遮挡,其他区域也有用床单什么的。如果是夫妻都被隔离在这里的,可以要求相邻床位,护士一般还是会满足。
吃饭、睡觉、洗头、上厕所
世博方舱餐食好了很多,早餐必有牛奶,中晚餐两荤两素。除此之外,还有额外的牛奶、饼干、蛋糕时有供应。而且,这里是真的都免费。唉,免费也是我们纳税人的钱啊。
看手机新闻看到南汇方舱大家抢食品、抢物资,太令人难过了,其实世博方舱刚开始也有小混乱,盒饭到达护士台,有人直接就冲上来拿,有些人还会帮别人带一拎就是好多盒,那么后面的人怕拿不到就会慌了。我第一天吃饭连筷子都没有,只能用一个一次性纸杯挖着吃(以下图2),特别狼狈,基本生存面前,仪态不重要。
心理都是一样的,有些人就是特别急,这就像乘的飞机刚着陆,指示灯还没灭,已经有人打开手机、站起来开行李舱了。晚吃十分钟饭会饿死吗?后来管理顺畅了,护士和方舱志愿者会用小推车把盒饭分送到每个床位,问题解决。
看看下图,远看像乌克兰难民营,近看是我的世博方舱床位。这里除了不用抢菜,吃得不错,其他条件就不行了,24小时灯火通明,非常影响睡眠,拉了一个天幕遮光,用垃圾袋拧成绳子把毯子边角扎起来,毯子是前天向护士抗议才要到的,结果每人都发了一条。除此之外,每天启用一只新口罩,夜间口罩是当眼罩用的,即便如此,我一夜也只能睡4、5个小时。
睡不好的原因是除了光线,还有噪音。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不同,有人讲话声音巨大,有人手机爱开外放声音巨大,有人5点不到起床,有人2、3点才睡觉。最不可思议的是,还有人早上跑步,穿塑料拖鞋跑,啪嗒啪嗒的声音,但我也懒得起来,只要起来就很难再睡好。
我去看了方舱另一侧的老李,老李有时候会漏看群信息,担心他有什么不方便的可以帮忙,得知他今天也做了核酸(做核酸等于有出去希望)总算放心,我们瑞北同一个病房出来的人总是希望出院时一个都不拉下。
世博方舱也不是没好处,他在这里反而和他老伴聚到一起。但是,这里环境彻夜通明,对老年人就真是太不友好了,此外,他们为了安静选了偏在一角的床位,距离卫生间近300米吧,按我的感受(我床位距离卫生间200米吧)半夜上个厕所来回一趟睡意全无,厕所在户外,半夜10度的户外天。
卫生间是那种现场演出最常见的移动卫生间,放置了一长溜,有分男女,蹲坑比较多,也有马桶式的坐便器,不是十万火急没人敢选这种。但我也看到有些爷们急起来管他男女都进去。移动厕所最大问题是冲水靠水箱蓄水,每天都要不停的注水进去,否则就会一片狼藉。
真的很难啊。所以,看到网上说有个英国妹子也在世博这里隔离,因为抱怨光线和噪音,随后被转往瑞金北的带浴室的病房,媒体还辟谣,这有什么好辟谣的?事实就是洋大人确实受到优待啊,怎么就不能善待我们的老人呢。
不仅是厕所,洗漱区对老人也并不友好,水龙头开不出热水,有人愿意排长队去饮水区打热水,几个打水点基本都要排2、30米的队,水流比筷子还细,装满我一个保温杯也需要大半分钟,还有人端了塑料盆去接热水—— 洗脚。
有位光头大哥,在洗漱区遇到好几次,每次都是赤膊,露出健硕的肌肉,一条毛巾别在裤腰后,刷牙洗头,头上可以抓出好多泡泡,我原以为光头随便冲冲水就好了。即便这么彪悍,你也中招了啊,我心里想。
另一位小心哥,我描述一下他怎么开水龙头,先倒握牙刷,用刷柄的末端把水龙头把手往上轻轻一挑,打开一柱涓细水流,冲洗接触过把手的牙刷柄,再正握牙刷开始刷牙,而后又倒握用牙刷柄压下把手,最后用杯子里的水冲牙刷柄。大哥,你这么小心你不也中招了啊!
这两个例子说明,奥密克戎防不胜防,彪悍也好小心也罢,专治不服,尽早疫苗防止重症,如果中招那就淡定,无症状者无需过度担心,但方舱生活需要你担心一下,做足充分准备可以生活得舒适点。最坏的情况下,哪怕做一点点事情能把结果变得好一点点都是值得的。
从不洗头不洗澡的第5天开始,看到有人用冷水洗头,摸了下水温我还是有点受不了,还好去年加大跑量以后每天洗头嫌长发烦,春节后就把留了14年的长头发都剪了,幸运!
后来天气渐热,我是用一片湿巾擦了擦额头和前胸后背。其他方舱我不知道,但世博方舱里基本生活物资是不缺的,护士台都可以领取,像卫生纸、乳胶手套、湿巾、洗手液,零食和瓶装水也可以领到。正好看到物资交接,一大袋物资送到,其他护士台的医护也过来分取,里面混合了卫生巾、小包装湿巾、洗衣粉、口罩。
虽然方舱吃得不错,我还是很想念瑞金北相对干净的卫生间和淋浴。更差的饮食条件和更差的卫生条件,你愿意选择哪一个呢?
其实我根本都不愿意选。
唱歌的人、医护、志愿者
前往卫生间(户外)的通道是个好地方,你可以做自己的事不会打扰别人。傍晚时候还听到有人在这里唱李谷一的「乡恋」,这歌开创了气声唱法,没有一定年纪的人大概都不知道,他倚着墙举着手机与其说跟唱不如说是在哼哼,空间很大带来些混响还蛮好听的。我记得那一天舱外的人当晚也有件同时发生的大事,市民们挥舞着黄瓜、白菜在网上云蹦迪。在2022年的上海,平行空间同时上演这一切,现实真是过于怪诞了。我从来没想过要把方舱描绘得多恐怖,其实盒饭餐食也不错,牛奶、小点心经常都有富余,可以前往护士台自取,有位新疆大哥还享受到特地为少数民族准备的餐食。
虽然我认为这次疫情可以有更好的对策,但既然来了就需要尽可能放松自己情绪,不要把自己的「怨气」发到医护人员身上。比如上面说的唱歌的人,我感觉他情绪很乐观。照顾好自己,吃好、充分休息很重要,才会有好的心情。
帮一位护士贴标语的时候,我问护士这里有多少志愿者,回答是没有,全部是医院职工,她/他们可是方舱最辛苦的人。防护服一穿整天都很难上厕所,面罩上都是气雾,经常看到累得坐在凳子上打盹儿的医护。我有次在护士台多呆了了会,就发现步话机里医护之间的联系,有人心脏不舒服、有人拉肚子、有人咳嗽要开药,状况很多。
很多事情让人很郁闷,其实大家都知道,方舱里也并没有特别的治疗,只是集中在这里“隔离”,这里有医生会开一些常用药,服务于有高血压之类基础病的人。但我们也都知道这并不完全是医护的问题。后来轮换过来的部队医院医护人都特别好,讲话轻言细语,讲好的事情都会记得。当初瑞金北卡着我们一批人的核酸报告不发(打电话去问最后三次核酸ct值均超过35,最后天是39.6)硬把我转院,数据也不转移,这才导致我在24小时灯火通明的世博方舱熬了10天鹰(阴)。我需要承认这是很不同的经历,但我也不想来第二遍。
方舱里的志愿者,其实也是难友里的热心人,都想尽努力服务大家为医护分担负担,所以进来的人不要理所当然觉得这是应得的,不要当爷,人和人之间平等而互相尊重,对别人的服务要表示感谢。
没有任何困难是不能克服的。这可能是上海至少40年来最大的一个历史事件,远超88年甲肝、03年非典、2020年新冠初始,希望我们每个人未来都能记得/不后悔自己在这场历史事件中的所言所行。
晒太阳、活动,小朋友
我们的日子都在等待做核酸,和等待核酸结果中度过。
起床又是新的一天,每一天都要锻炼、要散步、要随手拍,床位区因为都是灯光分不清昼夜,必须去方舱最北面是巨大的玻璃幕墙,这里是患者活动区,我把它称之为北广场吧。这里可以看到天空一角,东北角还能看到一抹绿色树荫,阳光照在上面散发出耀眼的光泽。在这里可以知道现在是白天还是夜晚,让身体感受昼夜节律这很重要,时间不只是一个数字上的意义。
天气好的话,9点半以后会出太阳,方舱的卫生间通道是唯一能直接晒到阳光的地方,很多人都会来这里晒,靠墙站成一溜,刷着手机同时缓慢的旋转自己的身体,以便晒到每一个角度。我一般晒上10-20分钟合成点维生素D。其他锻炼方面,我依然维持上下午各一组10分钟不到的hiit,方舱里步行每日6-8000步。
北广场是不错的活动区,有很多孩子的1、4区也是紧邻这里,孩子们在这里会做游戏,平时则呆在自己床上看书或者上网课。后来有个朋友说我拍的小朋友照片都很好,我开玩笑引用了战地摄影师卡帕的名言: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没有阳性。看起来岁月静好,其实如果我把镜头调转180度,那就是嘈杂的来往人流,打开水的、讲电话的。对小朋友来说,这段特别的日子也会深深地刻在他们的生命里。补充说明,我尽量不拍小朋友正脸,以保护隐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