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兽药残留含量超标14倍的“药残蛙”是怎么养成的?人吃了会怎么样?
广东一牛蛙养殖场 受访者供图
如果一定要吃,他建议记者:“尽量选择对水体环境要求比较高的鱼类,公示例如黄骨鱼、草鱼等。”
据介绍,牛蛙和小龙虾一样,都是从国外引进国家的物种。牛蛙不仅食用价值高,而且养殖周期短,可用最少的饲料养出最优质的蛋白。近几年来,随着市场需求越来越大,不少从事水产养殖的农户们纷纷开始养殖牛蛙,“通常采用的方式是温室大棚高密度养殖”,这种养殖方式不但污染水体,还会导致违规用药的情况发生,“在高密度的养北京殖环境中,水体特别容易产生细菌,”另一位从事饲料行业的李先生(化名)告诉记者:“养殖户为了提高牛蛙的存活率,全国就会大量给牛蛙喂药。”或许这就是为什么本不该出现在牛蛙体内的“广谱抗菌药”,会被检测出来的原因了。
养殖业中抗生素的滥用,不仅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还对环境造成极大污染,“养蛙的水质非常腥臭,排出养蛙池后是不能直接对外排放的。”
事实上,国家早已意识到抗生素滥用产生的问题,已出台多项法律法规表明,大部分化工类药品在水产养殖均被禁止。为什么“药残蛙”还会出现在餐桌?中下载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这与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有关。同时,有关部门对涉事企业惩罚力度不够,导致违法成本较低。
不仅如此,餐饮业加盟连锁形式也暗藏危机。有业内人士分析,网红餐饮品牌的门店回本大致需要两年时间,但加盟期往往为三年。这意味着加盟店需要最大程度缩短投入期。朱丹蓬表示,加盟品牌内部管理与质量内控体系有待完善。许多加盟商为节约成本尽快盈利,在人员管理培训、流程规范化及下载标准化方面不会全力落实。系统管理跟不上,自然问题频出。
除了上述原因,餐饮行业的食品安全问题也离不开全行业内卷。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2021年中国官网连锁餐饮行业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8月,中国餐饮行业的投融资金额为439.1亿元,达2020年全年的两倍。资本按下“快进键”的同时,原材系统料成本上涨、疫情等因素叠加,使得餐饮企业生存并非易事。为尽可能降低成本,维持经营状态,部分企业便将目光投向违法成本较低的食材原料。
如何从源头消灭“药残蛙”?
广东是牛蛙养殖大省。据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北京人介绍,2021年牛蛙已形成完备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产值接近800亿元,其中广东牛蛙产量占全国一半左右。
尽管牛蛙产业发展迅猛,企业信息却在养殖端面临发展困境。目前牛蛙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因养殖密度过高造成的尾水、病死蛙污染、违规用药等问题。集美大学水产学院教授张春晓在接受奥一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牛蛙全产业链标准化程度还是较低,“(行业)难点在于没有品牌苗,小养殖户追求产量,但健康养殖意识淡漠。此外,餐饮端快速检测技术不足,市场也有价格风险,养殖户平均盈利能力差等”。
如何使牛蛙产业走向绿色发展之路?张春晓认为,规范牛蛙产业总体目标要做到两个保障,分别是食品安全和环境安全,实现的路径是完善的监管体系。这需要由政府主导,建立牛蛙养殖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并依法依规严格监管。同时,鼓励牛蛙科研项目立项,加大科研投入。
产业链各环节也需逐步规范。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动物科技学院院长林蠡教授告诉记者,他的团队目前集中研究牛蛙良种选育和疾病防控,已经在养殖牛蛙中分离了多种病毒和细菌病原,建立了检测方法,开展牛蛙病菌耐药性和中草药、益生菌防控研究。他表示公示,牛蛙现在面临种质退化,要加强良种选育,培育无特异病原(SPF)苗种,官网因为病害防控和苗种质量有很大关系,而这又对养殖用药、尾水排放产生影响。
除了产业链源头的苗种建设,养殖过程的规范化问题不容忽视。广东省农科院动物研究所副全国研究员王国霞认为,“牛蛙养殖要彻底摒弃高密度养殖模式,不能再一味地追求养殖利润的最大化,要向绿色健康养殖国家模式转变。与此同时,行业管理部门需要提高牛蛙养殖准入门槛,组织科研院所加强对牛蛙养殖尤其是病害防治的研究,尽快出台尾水处理达标指导意见和健康养殖技术规范,引导行业高效推进养殖尾水处理,推动牛蛙养殖转型升级。”
张春晓也指出,要将企业信息牛蛙养殖模式规范化,积极融入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化,如采用零排污全循环的工厂化养殖、生态化水处理的工程化养殖以及稻-蛙综合种养的生态化养殖模式。
除了产业链上游的养殖企业需要规范,全行业的食品安全意识也需加强。《农财宝典》牛蛙产业研究室首席分析师陈宏霖曾在去年底举办的“ 第二届全国牛蛙产业绿色发展”大会上表示,“抗生素超标从技术上来说不用或者用了给足休药期就行,关键还是要提高全行业的食品安全意识,同时加强监管引导养殖模式的升级,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总之,解决食品安全“顽疾”并非一日之功。需要广大商家守住底线、监管部门有效执法,产业链条不断完善,多方合力,共建安全食品消费环境。
监制:刘丽君
策划:谢江涛
统筹:管玉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