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同国家,普遍设立有审计机关。不同国家审计机关的审计对象是什么,有哪些审计类型?通过比较,可得出什么样的结论或启示呢?
我国强调对真实、合法、效益进行审计,与国外通行的财务审计、合法性审计、绩效审计的分类高度一致。
国家资金及相关业务、领导人员的责任情况,都必须按照要与求,以一定的信息载体——特别是会计报表等予以 反映。
——从审计范围看审计对象和审计业务类型。审计范围可以是指审计的政府层级,如州政府或联邦政府、地方或地区机构,也可以是特定组织的层级,有时也可包括负责管理资金的特定个人。在各个不同的层级中,最高审计机关工作的范围可进一步按照审计对象,划分为对如下事项进行审计:政策、项目或法律法规及其实施情况;国家预算、部门预算、拨款,以及其他拨付款项的决策及其执行情况;法律规定的职责范围,如各个部门的职能履行情的况;各个组织的法律基础、所有制、资金来源或工作性质等;按照资金来源划分的各项工作,如国际捐助等;各类具体的收入或支出、资产和负债;公布的财务报表或其他报告。
——从审计事项看审计对象和审计业务的类型。审计事项可以是职责规定中涉及公共资金管理的任何事项。一项具体审计工作,可以是其中某项或全部:战服务略规划、能力建设规划与工作计划、预算的编制,以及自定的目审计标;税赋以及其他收入的征缴,拨款以及相关付款;拨款以及偿款的实施;能力及资源的获取,其他支出的实施;商品和服务的生产或其他工作的开展;有形和无形资产与负债的管理与保护;记录、会计与内部控制;对下属单位资金管理的持续监督与控制;评价程序以及改进工作;管理公共资金部门的公开报告情况;管理公共资金的部门向监管部门提供信息的情况。
——从审计标准看审计对象和审计业务类型。审计所遵循的审计标准,可以从两方面表述生的:一是所使用的不同审计标准分别针对不同的审计类型 :财务审计、绩效审计和合规性审计;二是根据不同审计类型又可细分为不同类型的要求:程序要求、结果要求、报告要求。这两方面又决定了审计标准及审计的不同类别:财务审计标准可由审计其审计职责确定为程序要求或报告要求(结果要求十分罕见);合规性审计标准可确定为程序要求或结果要求(罕见有报告要求);绩效审计标准可确定为程序要求或结果要求(如责任方被要求报告其工作绩效,绩效审计也涉及相关报告要求)。
——从得出的结论看审计对象和审计业务类型。在审计工作初期即要区分两类结论:一是提供鉴证意见的结论,即对公共管理部门或其他使用公共资金的机构是否遵循公共资金管理责任的有关要求而发表的结论,其目标是提高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的信任程度。这类结论应以标准化格式出具,提出无保留意见或保留意见;二是提出其他类型的结论,这类结论对象需要配有适当证据,其目标是加强公共资金管理的透明度及问责机制,并鼓励不断改善公共资金的使用情况。调查表明,除发表鉴证意见外,大多数最高审计机关还可以使用其他结论:37个接受调查的最高审计机关中,29个最高审计机关的审计职责要求进行评价,大约7个会提供综合评价,20个会开展调查式审计——有些是以综合调查式审计的形式开展的。所谓评价和调查式审计,都是直接针对审计事项,而不是根据公共资金管理的责任方所报告的有关审计事项信息的可信度作出结论。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最高审计机关都开展这类审计工作,且这类工作被认为最能够将审计机职能关与内部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区分开来。
不同国家审计机关审计对象和审计业务类型的启示
无论有关我国还是其他10个国家的审计对象和审计业务类型,虽然少不了概括归纳,但只是尽可能使各自情况分别得以呈现,尚未汇总研究;37个国家 审计对象及审计业务类型,则看不出单个国家情况,而是重在得出研究结论。调查报告明确提到,这3发挥7个国家中,包括中国和美国。不管有关37个国家调查报告中是否还包括有其他10个国家的情况,基于以上我国、其他10个国家情况及37个国家的研究结具体论,我们可以进一步梳理一下从中获得的启示。
(一)关于审计概念可以有不同具体提法
不同国家的审计机关(除个别国家如印度同时承担主计业务外)在这一点上高度一致,即专责从事审计工作。但是,不仅不同国家之间有差异,而且在同一国其家对不同审计对象或不同业务类型的用词也不尽一致。除使用“审计”这个概念外,还有审包括查、审阅、审核、核实、检查、调查、审计调查、评价、评估、分析、监督、控制、鉴证等提法。因具体审计对象不同、被审计单位提供的基础有别、审计要求各异,以及对审计报告生的需求的差异,似乎用不同提法更为准确,这与不同国家的语义及使用习惯也有很大关系。所有提到的这些概念,我理解,有三个共同要素:标准或要求是什么、事实或证据是什么、判断或结论是什么,即影响都是依据标准或要求,将获取的事实或证据与之对比,然后得出判断或结论。用我们在很多领域常说的一句话,就是“ 以事实为依据, 以法律为准绳”。无论使用审计、评价、鉴证,还是审核、评估、调查等,只要符合各自国家法规用语、使用者确有现在所指、其他人也能明白即可。这样好像有点不求甚解或和稀泥,但也只能如此,尤其不同国家用法有别,谁也强求不得,再加上不同语言经过几道转译过来,我们只要清楚意思就很好了。
(二)关于审计对象可以从不同维度表述
关于审计对象,最核心部分就是国有资产和国家资金(以下统称“国家资金”)。因此,所谓审计,就是对资金或钱及有关事项的检查。但不能说对资金或钱及有关事项的检查都是审计。要与说得全面职能一点,审计是依法独立地对资金或钱及有关事项的检查。在这个维度,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都一样。所不同的是,国家审计是法律规定专责对国家资金或钱及有关事项的检查,而内部审计、社会审计所检查的资金或钱及相关事项,可能不限定必须是国家的。还有,审计尤其是国家审计,必须是独立的检查。如果不是独立的,甚至以其他业务现在为主业,如财政机关、财务部门的检查,则不能称之为审计。这也可以算是上一问题的自然延伸,针对审计概念的不同提法,从审计对象维度,给审计下一个简单的定义。
再说回到审计对象上来,对国家资金或钱有关的检查,可以从体现不同维度作的出表述或划分。
从空间级次看,最高审计机关的审计对象,通常是本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和单位。印度、南非审计机关的审计对象则同时囊括地方,澳大利亚对接受联邦资金、实现联邦目标机构“跟随资金流向”的审计,我国除了本级也审计下一级政府预算执行情况,这些都与各个国家的管理体制及法律规定有关。
从时间序列看,可以按过去、现在和未来区分具体审计对象。通常都是以国家资金过去、现在情况为审计对象。比如,加拿大明确指出“不就国家预算方案提供咨询意见”。但俄罗斯对财政预算进行预先监督,即以国家资金未来情况为具体审计对象。
所有的国家资金,筹集、分配、管理、使用(以下统称“管理”)都要落实到一定单位,所以各国最基本的审计对象,都会是管理国家资金的单位,通常称为被审计单位。
在各被审计单位,国家资金用来开展相关业务,资金也具体表现为作用不同形态或分布,所以审计对象还可以具体化为不同资金形态或分布以及具体的业务、管理活动。比如,不少国家描述的对某类预算、收入、支出、资产、负债的审计,美国、英国等国家对特定项目、计划、活动、职能的审计。
国有资金管理及开展相关业务,必须依据法规或政策。尤其是政策,既是审计的标准或要求,换个维度,其贯彻落实情况则也同时是审计的具体对象。比如,加拿大对政策实施效果的审查,法国对公共政策的评价,我国对政 策措施落实情况的审计,都属于此类情况。
管理国家资金及开展相关业务,主体都是人,单位领导者必须负起责任,因而领导人员也可以是审计对象。单位领导人为履行职责,必须行使赋予的权力,这好比是同一硬币的两面,审计从渊源上讲就服务是服务于问责,体现因而对领导人员的审计,更强调以责任为审计对象。
国家资金及相关业务、领导人员的责任情况,都必须按照要求,以一定的信息载体——特别是会计报表等予以反映。为履行职责及编制会计报表,还必须加强内部控制。因而还可以不同的信息载体或内部控制为具体审计对象。
(三)关于审计业务类型可以作出多样性划分
从不同维度表述审计对象,实际上也是在划分不同的业务类型。具体审计对象的多维性,必然伴随审计业务类型的多样性方面。“关于审计对象可以从不同维度表述”,大体上相当于有关37国调查报告中展示的前两种情况。
在有关37国调查报告中, 与“提供鉴证意见的结论”相对应的,大多数最高审计机关还“影响 提出其他类型结论”。为此, 就不一定只是基于被审计单位所提供会计报表并为其可信度作出鉴证,而是开展评价和调查式审计,直接针对被审计事项作出结论。我们开展的大多数审计,基本就是包括属于这种类型。以经济责任审计、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政策措施落实情况 跟踪审计为例,被审计单位及被审计责任人通常都提供不出规范成形的履行责任或落实情况的报告,不具备审计为其提供可信度鉴证产生的基础。而审计机关又必须开展审计,以这种评价和调查式审计,直接针对被审计事项,更具针对性、现实性和有效性,可以更直接有效地促使被审计单位、被审计责任人更好地履行其所承担的责任。
再进一步看,我国强调对真实、合法、效益进行审计,与国外通行的财务审计、合法性审计、绩效审计的分类高度一致其。有所不同的是,我们通常是三者兼而有之的综合性审计。而这又产生恰对象恰是大多数国家都认同的国家审计区别于内部审计、社会审作用计的评价和调查式审计。
总而言之,关于审计业务类型,从学术维度有必发挥要研究,以增强理性认识,提供理论概括;从制定审计准则维度,也应当考虑,尽可能分类加以指导和规范;从实际工作维度,则不必完全拘泥于什么类型,重要的方面是如何能够更好地满足需求、权威高效地发挥审计的作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