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银行开户 >

香港2019年129期开什么(2019香港开奖记录)




买私宅?又是要抢的!

“没有2000万,你在香港买不到房了!”当80后Kerry告知中介,自己的预算为1000万买个两居室时,中介的回复让她惊呆了。Kerry在一家跨国公司任管理职位,从2018年开始看楼,自嘲为“可怜的小买家”。


在香港,无论新楼还是二手楼,买房通常要找中介。尤其是二手楼,因为多数有人住,需要预约房东、租客时间,才能看房。


香港的新盘很少现楼,多是楼花,样板间多设在中环、尖沙咀一带的商场内,开发商为了保证买家的参观体验,也需要预约看房。2017年底,位于北角地区的新楼盘海璇甚至要求准买家持700万港元银行存款复印件,方能预约,直到2018年3月,才放宽至200万港元。


Kerry出生在内地,初中时去了美国留学,十年前,她回到香港工作2019,在北角附近买下一套三十多平米的二手私宅。想着一年要掏出十多万的房租,不如供房,毕竟最后房产还是自己的。让她难以理解的是,身边有一群香港朋友更倾向于租房而非买房。


今天Kerry想换一套大些的住房,没想到,买房竟2019年然更加艰难了。


Kerry收到中介发来的最新讯息显示,新鸿基地产开发的汇玺3期准备出售。这一打出“时光倒流价”口号的新盘,首开批单位平均呎价为2.17万港元,的确比2017年11月推出的2期首批单位要略低,但最便宜的一个单位折后总价为605万港元,面积仅275平方呎(25.5平方米)。


这个楼盘位于西九龙,除了地铁南昌站上盖之外,没什么特别的卖点,她将信息转给好几个朋友,大家都认为不值这个价钱。但是,按照行业现状,在第一期之后的加推项目,肯定还会涨价。


“又是要抢的!”汇玺3期这一次只推出235个单2019年位,Kerry向南方周末记者感叹,“供应太少,没得选择。”


香港楼市的一个转折点发生在1997年,香港回归以后,首任特首董建华在《施政报告》中提出“八万五计划”:即每年供应不少于8.5万个公营和私营住房单位,希望用十年时间实现香港七成的家庭可以自置居所,轮候租住公屋的平均时间由6.5年缩短到3年。


这本是改善香港民生的一大创举。在什么1987—1996年十年间,香港私营房屋平均记录每年的供应量为2.99万个,公营房屋(包括出租、出售)为4.18万个。但这一改善居住的举措,不幸遇到1997金融危机以及2003年SAR2019S公共卫生危机,香港楼市开启历史上最大一轮暴跌。加之新政发挥作用,在2000—2002年三年时间内,香港盖成24.2万套住房,推向市场之后,市场住房供应量大增。


当时,香港一些房屋的市场价格甚至比买房者的银行借贷余额还要低,由于买家无法拿出更多现金来弥补抵押品的价值不足,最后不得不让银行收走房产拍卖。


香港市民上街抗议房价下跌,要求政府救市。作为应对,香港政府决定取消土开奖地拍卖一年,停止公屋新建计划。此后,私营房屋成为香港主要的市场供给来源,香港房价也开始稳步上涨。


但私营房屋近几年入市甚少。按照香港政府统计处的数据,2019年香港私人永久性屋宇单位共计160.4万个,占比为56.2%。2013年这个数字是149万个。换言之,过去6年,香港开发商平均每年推出的住房单位不到2万个。


开发商亦可以按照商业目标,自行决定投入市场销售的房屋数量以及交楼时间。捂盘惜售,一度是很多私营住宅开发商的策略。


2010年,香港政府陆续推出“辣招”,通过额外印花税、双倍印花税、买家印花税等方式打击非香港永久居民、以公司名义买房的楼市投机行为。外来资本少了,但仍未能遏制楼市上涨的势头,因为市场始终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


林郑月娥于2018年公布的六项房屋政策新措施中,有两项是针对开发商的,一项是改善“楼花”预售,防止开发商“挤牙膏”方式卖楼;另一项是建议收额外差饷,以促使一手私宅尽早推出市场。


2019年9月13日,关于“空置税”的条例草案正式在《香港特区政府宪报》上刊登,并有开奖望在刊宪之日起的3个月后实施。如果新129期政实施,占用许可证达12个月或以上的一手私宅仍不出售,开发商便要缴纳额外差饷。



围绕土地的博弈

开发商囤地、惜售,一度成为记录众矢之的,而土地制度或许才是最大症结所在。


土地是香港政府重要的财政来源。在香港政府的收入中,地价收入长期排名前三,每年为香港贡献一千多亿港元。2017—2018财政年度,土地收入甚至排到了第一,高达1648亿港元,在政府整体收入中占比26.6%。


很多人认为,香港人多地少,其实,香港并不缺土地。


香港立法会秘书处在香港2018年4月发布的《香港的土地供应及用途》研究报告中披露,截至2016年底,香港已建设土地面积约为2.7万公顷,仅占全港土地面积的24%;未开发的8.41万公顷土地,主要是林地、灌丛、草地或湿地。未开发土地中,24个郊野香港公园和22个受法律保护的特别地区,面积为4.43万公顷,约等于香港土地面积的40%。


1993—2000年这8年间,香港新增建设土地约9000公顷,但随后香港土地开发建设速度大幅放缓。在2009—2016年的又一个8年,新增建设土地仅900公顷。


实际上,在前述2003年“八万五计划”被搁置后,香港增加土地供应计划再无更大突破,主要就是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拍卖土地。


香港政府曾在2011年展开优化土地供应策略,提出土地供应的六项方案:重建、改划土地用途、收回土地、填海、发展岩洞,以及重用石矿场用地,并邀请129期公众参与探讨,但大多没有落地。


迄今为止,这些方案所取得的最大成绩,可能是合计将30幅私营房屋用地改拨为公营房屋用途,这将增加约3.8万个公营房屋单位。但对于住房需求来说,仍是杯水车薪。


2019年9月11日,香港最大政团民建联在《东方日报》头版刊登广告,“收地建屋,刻不容缓”,强烈要求政府引用《收回土地条例》,大量兴建公营房屋。“收地”,是指从私人以及开发商手里收回闲置土地。


因为担心收回土地侵犯私有产权,香港政府对《收回土地条例》的使用十分谨慎,从1997年香港回归至今的二十多年里,特区政府仅13次引用该条例收地建公营房屋。


此外,政府收回土地,需要根据收回时的市场价格,向土地持有者支付补偿,这个数字不可小觑。


就在一个月前,香港市建局向中西区皇后大道西贤居里一处物业发起收购计划,报价参照7年楼龄房屋的市场价格,最终定为2.4051万港元/平方呎(折合25.89万港元/平方米),创下有史以来最高收购价格。


也有人提议政府优先利用棕地。棕地主要是指新界农地、乡郊土地中已改用作露天购物场、货柜场、仓库等的荒废土地。同样,收地、清拆和补偿安置等挑战不小。


香港政府还曾在201开8年提出一项“明日大屿愿景”,即在交椅洲附近填海造约1700公顷的人工岛,可建设2.6万至40万个住宅单位,供70万至110万人口居住,其中七成为公营房屋,可解决香港1/8人口的居住问题。


填海造地也曾是香港增加土地供应的重要手段,最早从维多利亚港沿岸开始,陆续造出了7000公顷土地,在1985—2004年间,每5年约有500至700公顷土地填海,迪士尼乐园、港珠澳大桥人工岛等,都是通过填海造地得来的。2000年以后,填海速度也在放缓,至今只填了什么约700公顷。


但就在填海计划提出当年,香港明星刘德华为支持人工岛填海拍摄了一部电视短片,结果遭到人身攻击。


由于此前高铁、三跑道等大型工程超支,工期延误,加上环保等问题,“明日大屿”项目受到质疑,目前这个项目仍在继续征集民意,有待更多人支持。


很多香港人对“明日大屿”并不积极。他们担心的是,最后好处都去到了地产商和新移民头上。“填海造地盖楼起码需要20年,耗资可能去到1万亿港元,大量公帑绑在这里,又造福不到自己。”Henry和周围朋友交流时发现,很多人都持有这样的想法。


从出租车司机到普通香港居民,亦有香港人向南方周末记者直言,每天150个内地人入籍香港,以后房子盖好了是不是都给他们住?


由于香港人与内地人的跨境婚姻,港人内地配偶和子女有赴港团聚的需求,1982年港英政府与中国政府达成协议,从内地来港定居者须持内地政府签发的单程证,配额为每天75个,1993年增至105个,1995年增至150个,一直延续至今。


很多香港人在抗议这些新入籍者的时候,已经忘记了自己当年是如何来到香港的。


(应受访者要求,雷强、雷悦怿为化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