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银行开户 >

关于“读财报”

关于“读财报”

巴菲特教你读财报》-损益表

分析损益表的目的:

1.看出一个企业是否创造利润?(挣不挣钱?)

2.是否具有持久竞争力?(能不能老挣钱?)

3.判断企业经济增长原动力?(企业挣钱的方式?需不需要大量研发保持竞争力?需不需要通过杠杆获取利润?)

分析损益表的8个指标:

1. 毛利率

高毛利率(40%以上)

长时间保持(过去10年)

具有“持续性”

2. 销售费用及一般管理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

越少越好(占销售毛利的比例30%以下最好)

3. 研发开支。

越少越好(回避必须经常花费巨额研发开支的公司,尤其科技公司)

4. 折旧费用。

占毛利润的比例较低

5. 利用费用。

几乎没有或没有利息支出(消费领域,利息支出小于营业利润的15%)

6. 税前利润。

所有费用开支扣除之后,但在所得税被扣减之前,的利润。(同条件下,可将一家公司投资和另一个投资做比较;投资回报率常用指标)

7. 净利润。

长期增长

占总收入的比例明显高于竞争对手

一直保持总收入的20%以上

8. 每股收益。

10年或10年以上,都表现上涨态势

损益表:每个季度末或年末出

损益表的三要素:

企业的营业收入

需要从收入中扣除的支出

损益情况

(看企业是盈利还是亏损)

(一)总收入

会计期间(一季度或一年)所流入的总资金。

判断是否盈利:总收入-销售成本=毛利润

所以,减少开支

(二)销售成本

也称收入成本。

是销售产品的进货成本、或制作产品的材料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不包括销售和管理费用、折旧费用、企业运营的利息成本)

所以,销售成本越少越好

(三)毛利润/毛利率

总收入-销售成本=毛利润

毛利润÷总收入=毛利率

拥有-持续竞争优势→对产品和服务自由定价→让售价远高于成本→创造高毛利率

缺乏-持续竞争优势→对产品和服务降价,保持竞争力→让售价远低于成本→创造低毛利率

(通用规则,也有例外):

毛利率40%以上-具有某种持续竞争优势

毛利率40%以下-高度竞争行业

毛利率20%以下-过度竞争行业

所以,需具有“持续性(10年)”较高的毛利率。注意“持续性”!

例外:

毛利率虽较高,但无长期竞争优势

1. 过高研究费用

2. 过高销售和管理费用

3. 过高债务利息支出

(称为营业费用)

(四)营业费用

公司的刚性支出,包括新产品研发费用、将产品推出市场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管理费用、折旧费和分期摊销费、重置成本和减值损失,以及其他费用,比如非经营性支出和非经常性支出等。

所以,费用越少越好

(五)销售费用及一般管理费用

公司在会计期间发生的所有各项直接或间接的销售费用成本及一般管理费用成本,包括管理人员薪金、广告费用、差旅费、诉讼费、佣金、应付薪酬等。

不同公司占毛利润比例千差万别

占毛利润的比例30%以下,好

注意,若此项费用低,还要看是否有高昂的研发费用、高资本开支、大量债务破坏。

所以,费用越少越好。远离受困于高额销售费用及一般管理费用的公司。

(六)研发费

重要。

长期竞争优势-专利权、技术上的领先地位(会过期、会被替代)

所以,花费巨额研发开支的公司不选

(七)折旧费

机械设备、房屋建筑物会因损耗而报废-折旧费

所以,折旧费占毛利润的比例越少越好

(八)利息支出

该季度或该年度为债务所支付的利息

称为财务成本,不是运营成本

总负债的反应,负债越多,支付利息越多

若利息支出占营业利润的比重较高,两种公司类型:

1. 竞争激烈行业的公司-要保持竞争力-需承担高额的资本开支

2. 良好的经济发展前景,但在杠杆式收购中承担了大量债务的公司

长期竞争优势公司-几乎不需要或没有利息支出

利息支出占营业利润的比重不同领域之间相差甚远

利息支出与营业利润的比率-反应公司的经济危机水平

所以,利息支出占营业利润比例最低的公司,最具竞争优势

(九)出售资产收益(损失)及其他

出售一项资产(存货除外)所产生的盈利或亏损

“其他”:非营运的、偶然的、非经常性的收入和支出一并汇总记录。业务包括:固定资产(财产、工厂和设备)的出售,公司正常经营业务范围之外的许可协议和专利权出售等

所以,排除这些偶然事件

(十)税前利润

将所有费用开支扣除后,在所得税被扣减之前的,利润。

计算投资回报率的指标

除免税的投资,所有投资回报率都是以税前收入没基准的。

可以在同等条件下将一家公司的投资与另一项投资进行比较。

所以,持有具持续竞争力的公司,实际是投资于一种息票利率逐渐增长的“权益债券

(十一)应缴所得税

为收益缴纳所得税

(十二)净利润

收入-费用开支和税款=净利润(最终赚了多钱)

关注公司1.净利润是否上升趋势2.是否保持长期增长态势

净利润占总收入的比例明显高于竞争对手

净利润占总收入的20%以上-具竞争优势

净利润占总收入的10%以下-高度竞争

净利润占总收入的10%-20%-灰色,等待挖掘长期投资价值的公司

(银行、金融公司不属于上述规律范畴)

(十三)每股收益

会计期间内以股份数为基数,计算公司每股股票所得的净利润

重量级指标。

每股收益越多,股价越高

所以,每股收益,连续10年,持续上涨态势是好公司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