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应纳税所得额计算之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
一、不征税收入
1.财政拨款:各级人民政府对纳入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拨付的财政资金,但国务院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2.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
(1)支出规定:企业按照规定缴纳的符合审批权限的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2)收入规定:收缴两条线!
【提示】企业收取的各种基金、收费,计入当年收入总额。上缴财政的作为不征税收入,于上缴财政的当年从收入总额中减除;未上缴财政的部分,不得减除。
【典型例题】(2013年考题)
企业从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及其他部门取得的应计入收入总额的财政性资金,作为不征税收入,应同时符合的条件有( )。
A.企业能够提供规定资金专项用途的资金拨付文件
B.资金使用的具体情况每年必须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C.企业对该资金以及以该资金发生的支出单独进行核算
D.该资金不得用于资本性支出
E.财政部门对该资金有专门的资金管理办法或具体管理要求
『正确答案』ACE
『答案解析』企业从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及其他部门取得的应计入收入总额的财政性资金,凡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作为不征税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
(1)企业能够提供规定资金专项用途的资金拨付文件;
(2)财政部门或其他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对该资金有专门的资金管理办法或具体管理要求;
(3)企业对该资金以及以该资金发生的支出单独进行核算。
二、免税收入
1.国债利息收入。
【典型例题】某生产化工产品的公司,2018年将自发行者购进的一笔三年期国债售出,取得收入117万元。售出时持有该国债恰满两年,该笔国债的买入价为100万元,年利率5%,利息到期一次支付。该公司已将17万元计入投资收益。
计算该业务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正确答案』国债利息收入免税,应予调减。调减应纳税所得额=100×(5%÷365)×365×2=10(万元)
2.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收益。
【提示】指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取得的投资收益。
【典型例题】某位于市区的冰箱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8年从境内A公司分回股息20万元,A公司为小型微利企业,适用20%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且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计算该业务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正确答案』从A公司分回的股息免税,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20万元。
3.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提示1】上述免税的投资收益都不包括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
【提示2】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税收政策: 在个人所得税处总结性讲解!
4.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
【提示1】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是指:
(1)依法履行非营利组织登记手续。
(2)从事公益性或者非营利性活动。
(3)取得的收入除用于与该组织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外,全部用于登记核定或者章程规定的公益性或者非营利性事业。
(4)财产及其孳生息不用于分配。
(5)按照登记核定或者章程规定,该组织注销后的剩余财产用于公益性或者非营利性目的,或者由登记管理机关转赠给与该组织性质、宗旨相同的组织,并向社会公告。
(6)投入人对投入该组织的财产不保留或者享有任何财产权利。
(7)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开支控制在规定的比例内,不变相分配该组织的财产。
(8)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提示2】 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不包括非营利组织从事营利性活动取得的收入,但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提示3】非营利组织的下列收入为免税收入:
(1)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捐赠的收入;
(2)除财政拨款以外的其他政府补助收入,但不包括因政府购买服务而取得的收入;
(3)按照省级以上民政、财政部门规定收取的会费;
(4)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孳生的银行存款利息收入;
(5)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收入。
5.对企业取得的2009年及以后年度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利息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
【典型例题1】(2018年考题)
根据企业所得税相关规定,下列收入属于居民企业不征税收入的是( )。
A.债务的豁免
B.接受企业的捐赠收入
C.取得的权益性投资收益
D.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财政拨款、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都属于不征税收入。
【典型例题2】(2017年考题)
下列收入中,属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不征税收入的是( )。
A.事业单位收到的财政拨款收入
B.外贸企业收到的出口退税款收入
C.企业取得的国债利息收入
D.企业收到地方政府未规定专项用途的税收返还款收入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收入总额中的下列收入为不征税收入:
(1)财政拨款,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对纳入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拨付的财政资金;
(2)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
(3)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典型例题3】(2012年考题)
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取得下列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的是( )。
A.从事营利活动取得的收入
B.因政府购买服务而取得的收入
C.不征税收入孳生的银行存款利息收入
D.按照县级民政部门规定收取的会费收入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非营利组织的下列收入为免税收入: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捐赠的收入;除税法规定的财政拨款以外的其他政府补助收入,但不包括因政府购买服务而取得的收入;按照省级以上民政、财政部门规定收取的会费;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孳生的银行存款利息收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收入。
三、企业接收政府和股东划入资产的所得税处理
(一)企业接收政府划入资产的企业所得税处理
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包括政府有关部门,下同)将国有资产明确以股权投资方式投入企业,企业应作为国家资本金(包括资本公积)处理。该项资产如为非货币性资产,按政府确定的接收价值确定计税基础。
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国有资产无偿划入企业,凡指定专门用途并按规定进行管理的,企业可作为不征税收入进行企业所得税处理。其中,该项资产属于非货币性资产的,应按政府确定的接收价值计算不征税收入。
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国有资产无偿划入企业,属于上述1、2项以外情形的,应按政府确定的接收价值计入当期收入总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政府没有确定接收价值的,按资产的公允价值计算确定应税收入。
(二)企业接收股东划入资产的企业所得税处理
1.企业接收股东划入资产(包括股东赠与资产、上市公司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接收原非流通股股东和新非流通股股东赠与的资产、股东放弃本企业的股权,下同),凡合同、协议约定作为资本金(包括资本公积)且在会计上已作实际处理的,不计入企业的收入总额,企业应按公允价值确定该项资产的计税基础。
2.企业接收股东划入资产,凡作为收入处理的,应按公允价值计入收入总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同时按公允价值确定该项资产的计税基础。
【典型例题1】(2017年考题)
依据企业所得税的相关规定,企业接收县政府以股权投资方式投入的国有非货币性资产,应确定的计税基础是( )。
A.政府确定的接收价值
B.该资产的公允价值
C.该资产的账面净值
D.该资产的账面原值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包括政府有关部门)将国有资产明确以股权投资方式投入企业,企业应作为国家资本金(包括资本公积)处理。该项资产如为非货币性资产,应按政府确定的接收价值确定计税基础。
【典型例题2】(2015年考题)
县级人民政府将国有非货币性资产明确以股权投资方式投入企业,企业应作为国家资本金处理,该非货币性资产的计税基础为( )。
A.市场公允价值
B.双方协商价值
C.该资产投入前的账面余值
D.政府确定的接收价值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包括政府有关部门)将国有资产明确以股权投资方式投入企业,企业应作为国家资本金(包括资本公积)处理。该项资产如为非货币性资产,应按政府确定的接收价值确定计税基础。
【小结】熟悉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要求掌握,常结合在主观题中考核。企业接收政府和股东划入资产的所得税处理是近几年的高频客观题考点,注意区分不同主体不同项目下的具体税务处理规定。
【知识点】应纳税所得额计算之各项扣除(一)
一、税前扣除原则:
1.权责发生制原则:指企业费用应在发生的所属期扣除。
2.配比原则:指企业发生的费用应当与收入配比扣除。除特殊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费用不得提前或滞后申报扣除。
3.合理性原则:符合生产经营活动常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或者有关资产成本的必要和正常的支出。
二、扣除项目的范围: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其他支出
1.成本:包括销售成本、销货成本、业务支出以及其他耗费。即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转让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包括技术转让)的成本。
2.费用: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提示1】
费用中的销售佣金中能直接认定的进口佣金调整商品进价成本。
【提示2】
企业当年度实际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及时取得该成本、费用的有效凭证,企业在预缴季度所得税时,可暂按账面发生金额进行核算;但在汇算清缴时,应补充提供该成本、费用的有效凭证。
昭云财税领取2020年税务师网课
四、损失: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损失,转让财产损失,呆账损失,坏账损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以及其他损失。
【提示1】
损失减除责任人赔偿和保险赔款后的余额扣除。
【提示2】
已作损失处理的资产以后年度又全部或部分收回时,应计入当期收入。
【典型例题】
某外商投资者开办的摩托车生产企业,发生非正常损失,损失不含增值税的原材料金额32万元(其中含运费金额2万元)。计算该企业资产损失金额。
『正确答案』
进项税额转出=(32-2)×16%+2×10%=4.8+0.2=5(万元)
资产损失=32+5=37(万元)
五、其他支出:指除了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外,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合理的支出。
小结
熟悉扣除项目的原则,掌握扣除范围中税金和损失的扣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