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骑手曾经被指困在时间里、困在算法里,现在又“困在桥洞里”。和前者相比,后者似乎更是个人主动选择的结果,但一样充满波折。因为“主动选择”睡桥洞,本身也是无奈的、被动的选择。
外卖小哥这么做,并非为了省钱,他们也不愿意让自己凌乱的的睡姿暴露在人前。但摆在他们面前的选择却是:要么住回租处,但就得人不离户,没有收入;要么在外继续接单、跑腿,但吃住的难题只能自己解决。
目前,上海正在加紧推动外卖电商平台骑手复工,并推动电商平台增加外援力量。此前,“京东物流3246名快递小哥、分拣员‘单向物流’方式支援上海”的消息爆火。类似的举措当然不止这些。我们看到了一股坚韧的、可以相信的市场力量,这股力量牵连着众人的冷暖。
而在提振人心的宏大叙事中,也分明闪现着个体的声音和画面。这些声音和画面直接展现了一种不可回避的困境。某种意义上,外卖小哥是此时一个城市中分量举足轻重的人。“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实属基本要求。在他们自身难以解决“吃住两难”的情况下,社会理应予以关切。
据报道:有外卖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从3月至今已联合多家爱心企业推出爱心酒店、宿舍、场馆供跑单骑手住宿。上海多家酒店快速响应,尽全力为小哥们提供住宿。这是令人欣慰的进展。
“桥的旁边有一条河。夜里,他会听到鱼跃出水面的声音,还有鸟叫声。”媒体报道里对外卖小哥张扬扬睡桥洞感受的这一描述,是生动的,也是令人担心的。无疑,情怀很重要,“便利”更重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