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银行开户 >

个人经营者所得的英文怎么说(经营者英文名称怎么写)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青年副研究员 刘小朦


Know Your Remedies: Pharmacy and Culture in Early Modern China, by He Bia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April 2020, 264pp



作者还提到了列文森提出的“literati amateurism”,或可暂译为“文人的去专业主义”。在这种立场下,明清文人将“医卜星历”乃至绘画等专业技能视作儒者格物之学的一部分。他们贬斥掌握有专门技艺的“工”(医工、画工等),强调儒学在解读专业知识中的权威地位。《药之为物》对晚明阶段的叙述确实在很大程度上符合这种“去专业主义”,但作者反对将这种文人理想本质化。与其说这是明清精英文化的内在特征,不如说是晚明特殊政治社会环境的产物。“儒”与“医”的分分合合也对明清“儒医”问题的探索有所推进,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医者社会身份,而作者在本草知识和认识论层面的阐释更为细致地呈现了两者关系的分合。明清本草世界的变化不止于书籍与药理,文人与医者的知识权威也越来越受到来自另一层面的影响与挑战:那便是日渐兴盛的药材市场与来自遐方远邑的药材。


药之材:从贡赋到商品


让我们从文本与知识转向具体的药材。除了医学与本草书籍,另一种常见记载药物的文献便是地方志的“物产”部分。地方官和文人出于何种原因记录或修订物产中的“药材”呢?我们该如何理解这部分的药材记录?它又反应了怎样的知识文化?《药之为物》在第二章考察了作为土贡的药材及其在明代财政改革中的角色。在唐宋官修本草中,药材便关联于出产的“州土”,地方贡赋也象征着中央对其疆土的控制。药材在明朝仍然是中央向地方征收的“物料”之一,但贡赋来源与逻辑有了重大变化:一者明朝药料来源主要转到了南方,二者额定税赋比唐宋时期大幅增长,且征收更具强制性。这一方面引起了士人对税赋合理性的探讨,另一方面也迫使地方逐渐变通对药料的征收方式。由于各级摊派的额征药料与地方实际出产不符,很多地方不得不以折银的方式征收,再从市场采买相应药材上交。这种变化在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改革之前便已出现,从这个角度看,十六世纪明朝的税制改革也有着自下而上的动因。这种变化代表着对药物知识的掌控也逐渐从中央转到了地方,地方官一方面推动着地方志物产记录的更新,另一方面以一种更为积极的态度宣示地方物产之丰饶。


赋税的货币化也进一步推动了跨区域的药材贸易,徐大椿“医不备药”的感叹昭示了一个新时代的来临,商业化的进程更深刻地影响了十七世纪后的药物知识文化版图。第五章作者细致描绘了药物商业化的两面:十六世纪末,江西樟树镇成为药材的集散中心,全国跨区域药材贸易体系初步成型;城市药铺逐步取代了小型的私人药室,医药分业趋势渐显。药材贸易促进了“道地”观念的出现,来自遐方远邑的药材得到市场追捧。药铺的经营者逐渐与医者的身份分道扬镳,转而强调自身对于药材道地与制药的专业知识。


市场与贸易对药物知识的影响在第六章得到了更深入的描绘。作者通过对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的细读,揭示了在主流本草之外的另类知识生产场域。《拾遗》中记录了大量来自山野、边地与异域的奇珍异药,而这些药物知识往往来源于“山民”、“土人”、屠户、猎户、渔民、行商、“番民”、流寓幕客等等。赵学敏的流寓生涯也让他有更多机会接触到这些民间药物与相关知识。“野生”成为药材品质的象征,但“野”同样也暗含着未知的风险与不确定性。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尝试各种方式处理与服用这些远方珍奇,这也进一步消解了食物与药物的边界。与本草中已经确立的药物知识体系不同,这些知识在非正式的网络中流动,并在不断成型与转变中形塑了民间社会更具实用性与具身性的药物知识文化。


明清社会的商业发展及其带来的社会文化变迁已在明清史领域有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药之为物》从药材出发,深刻讨论了市场与金钱在知识领域带来的变革。药材贸易的兴盛消解了中央政权、文人与医者对药物知识的权威,把我们带到了更为地方性、实践性与民间性的知识领域。近来科学史研究的趋势之一便是关注非精英群体对自然事物与知识的探求,此种取向将科学研究理解为实践性活动,知识的生产场域也从学者的书斋和实验室转向田野、市场与手工作坊。对中国科学史研究者而言,探索非精英群体的知识传统不得不面对资料的限制。中国传统时期留存下来的“科技”文献大多出自精英之手,这便要求研究者或扩展搜集资料的视野、或更新阅读传统文献的方式。近来宋安德(Andrew Schonebaum)的研究展示了手抄本医书、通俗小说与戏剧中丰富的民间医疗知识,而边和则通过细读传统“精英”文献发掘出精英与非精英知识传统之间的互动与张力。这要求研究者更具理论自觉和敏锐的眼光,对两种知识传统不做预设性的价值判断,从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去体察知识建构过程。


余论:明清自然知识的文化版图


《药之为物》在结语中引用了清代“药戏”《药会图》里的一段话,“纵不日用乎活药,亦岂肯忘情于活药,鼓舞欢诵,则人人知其药,亦即人人知其性。”书名Know Your Remedies或许就来自于其中的“知其药”。“知”一方面表达的是知识,另一方面则是对药物的认知与探求知识的实践。本书从本草与药物出发,落脚点却在明清知识文化的变迁。通读全书,市场与金钱的力量一直在形塑物质的流通与知识的生产,作者对民间性与地方性的知识生产有着一以贯之的关注。前文笔者已经说明了《药之为物》在药学史、医学史领域的创新,在此便简要谈一谈它对中国科学史研究的启发与相关思考。


校对:刘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