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注册 >

年终结算的系统化

银行年终结算发生在每年的12月31日,这是每家银行首屈一指的大日子。在年结中,会统计银行在本年度以来各顶指标任务统计完成情况的时点数,最终需要完成包括损益明细表,资产负债表等各类年报表及调整填制工作,年报能综合客观反映银行部门的经营业绩情况。

年终结算中系统会处理常规类的流程性任务,当然还有一些环节中需要富有经验的人工检查和处理,例如一些不适用一般会计准则的特殊情况。下图是系统处理年终结算的流程图:


年结流程图


总账的年结正式开始前,需要进行年结准备工作,各个业务类系统中本年度内的全行交易全部完成;各个总分支机构全部关账、平账,清晰正确的完成全年账务盘点;传票汇总归集至总账系统,在完成总分核对成功后,标志各个外围系统账务年结顺利结束,接下来就是总账的年结任务。

步骤一:系统完成12月月度批处理任务,系统需要先正常完成12月度批处理,其中包括了税务的处理,生成月度报表;

步骤二:数据转存 ,步骤一生成的数据需要做转存处理,否则在后续任务进行损益结转后,损益类科目的余额全部为0,将无法查询12月月报的损益数据;

步骤三:各分支行损益类科目蓝字结转至本年利润。数据转存备份后,系统开始损益结转。正常情况下,支出费用类科目余额方向在借方,收入类科目余额方向在贷方。通过蓝字记账方式,把账务按原机构,原币种,借贷方向相反的结转至本年利润科目中,分录示例如下:

DR 收入类科目

CR 本年利润科目

DR 本年利润科目

CR 支出类科目

损益结转后,损益类科目余额为0,这里同业也需要关注的发生额,必须采用蓝字结转,从年度报表角度来说,损益类科目的借方发生额将等于贷方发生额,若该科目的全年的发生额都只出现借方或者贷方单边的话,那么这个发生额的数字也会刚好等于12月份期末的科目余额。

因为报送会涉及六栏表,即借方期初余额,贷方期初余额,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借方期末余额,贷方发生余额。防止系统结转逻辑中出现虚增发生额的情况。

步骤四:各分支行本年利润蓝字结转至未分配利润。根据会计准则要求,蓝字结转至未分配利润,分录示例如下:

DR 本年利润

CR 未分配利润

DR 未分配利润

CR 本年利润

步骤五:未分配利润上划支行-分行-总行,因为报送需要,各个分支机构需要保留利润账务痕迹,按照“支行-分行-总行”顺序进行账务上划汇总。分录示例如下:

DR 支行/分行 未分配利润科目

CR 分行/总行 未分配利润科目

CR 支行/分行 未分配利润科目

DR 分行/总行 未分配利润科目

步骤六:联行清算处理,这一步是因为步骤五中跨机构调账,需要走行内清算科目平账。在这一步中将联行清算科目余额,结转至各机构与总行的存放联行款项科目,联行存放款项科目,属于常规步骤。

步骤七:未分配利润的币种转换,非必须步骤,一些涉及外币业务的银行因为报送需求,需要做一个非美外币转成美金的步骤,以保证财报上只有人民币和美元。

步骤八:一般风险准备与提取盈余公积

1)提取盈余公积的公式:

盈余公积(Surplus reserve)指的是各种积累资金,盈余公积包括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指企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形成的、存留于企业内部、具有特定用途的收益积累。盈余公积是根据其用途不同分为公益金和一般盈余公积两类。受准则和税法影响,提取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提取盈余公积的分录很简单,都是从未分配利润中提取,示例如下:

借:总行 未分配利润科目 蓝字

贷:总行 盈余公积-法定公积金科目 蓝字

2)提取一般风险准备金分录示例如下:

财政部印发《金融企业准备金计提管理办法》明确规定,金融企业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承担风险和损失的资产计提一般准备,一般准备余额原则上不得低于风险资产期末余额的1.5%。这里的基数是汇总了全量的资产类科目的年度期末余额(准则明确要求的科目可以除外)。

借:总行 未分配利润科目 蓝字

贷:总行 一般风险准备金 蓝字

提取一般风险准备金冲回分录如下:(若资产类科目余额基数较上年度减少,则红冲账务)

借:总行 未分配利润科目 红字

贷:总行 一般风险准备金科目 红字

步骤九:生成资产负债表,损益明细表等财报。系统完成前8个步骤后,已完成账务调整,开始生成各类财务报表,年结顺利结束。


“零星算之为计,合计并之为会”,作为银行人,年年参与年终决算是一份荣誉感和归属感,也感谢每一位战友的陪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