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有句歇后语,“打瞌睡送枕头——正是时候”。最近,实体经济就迎来了这么场及时雨!
这是自5月1日起3000多亿元社保降费实施后,今年减税降费的又一重大医疗器械举措。那么这一轮降费会涉及哪些领域?又会产生哪些积极影响呢?麻辣姐为您逐一分析!
全年为枕头企业和居民再减负3000亿元以上
这轮降费,税收实际上早就在路上了。
今年4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就确定,7月1日推出一系列降低政府性收费和经营服务性收费的措施,进一步为企业和群众减负。这一批降费项目可真是不少,受益面也很广,麻辣姐先给您列举三个。
-第一是买车位的车主受益。车库、车位等不动产所有权登记收费标准,由每件550元降为80元。
第二是出境游的旅客受益。因私普通护照收费标准,由160元/本降为120元/本;往来港澳通行证收费标准,由80元/张降为60元/张。
第三是知识产权拥有者受益分类。受理商标续展注册费收费标准,由1000元降为500元,变更费收费标准由250元降为150元;可以申请减缴专利收费的企业范围,从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0万元扩大为低于100万元。
这个消息一出来,又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不有网友留言:“我刚换完护照就降价了,早知道等等就好啦!”没关系,现在人们出国旅游、商务活动多,这次没赶上还有下次。
降幅最大的,是车库、车位等不动产所有权登记收费标准,从550元降到了80元,差不多只剩了个零头。可惜的是,麻辣姐家没有车库,小区里的车位也是租的,没机会缴这个“不动产所有权登记”费。
无论你的护照办还是不办,车位产权属于你还是不属于你,反正降费就在那里。
除了这些具体的事项,企业能享受到的降费项目还有很多。例如,降低移动网络流量和中小企业宽带资费;降低一般工商业平均电价;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在线查询和民航发展基金征收标准降低一半;对产教融合试点企业兴办职业教育符合条件的投资,落实按投资额30%抵免当编码年应缴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的政策。
事业单位也有“红包”,至2024年底对中央所属企事在线查询业单位减半征收文化事业建设费,并授权各省(区、市)在50%幅度内对地方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减征此项收费。
据介绍,这一轮降费举措,主要瞄准企业日常性开支成本的减负,全年编码将为企业和群众减负3000亿元以上,将有力保障全年减税降费规模约2万亿元。
要使降成本效果落地,还应深化配套改革
自2015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三去一降一补”以来,“降成本”一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词,减税降费则是“降成本税收”中的关键一招。
2016年6000亿元、2017年超过1万亿元、2018年约1.3万亿元、2019年约2万亿元……近年来,我国减税降费的规模不减、力度不减,有力推动了实体经济扩大盈利空间,积极进行转型升级。
前五月数据显示,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6%,增速比1—4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同比增长5.3%,增速低于全社会投资增速,也比1—4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再看消费,今年以来,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分别为1-2月的8.2%、3月的8.7%、4月的7.2%、5月的8.6%,也出现了小幅波动。
“从前5月公布的经济数据看,中国经济保持了平稳运行。但是,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使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这时扩大内需尤为重要。”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说。“扩大内需,就要让消费发挥基础性作用,投资发挥关键性作用。7月1日这一轮降费落地后,市场主体的信心会增强,投资和消费的热情也会增加。”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盈利增速放缓,有必要进一步积极落实减税降费,放水养鱼。”恒大经济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说,降成本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微观市枕头场主体活力,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企业面临的税费、社保、电力、能源、通信、土地、物流、融资等基础性成本依然偏高,需要在这些领域着力入手,把企业的负担减下来。
实际上,让降成本好政策不折不扣落地,绝不是下发通知就万事大吉,确实需要一套组合拳。
去年《政府工作报告》承诺一般工商业电价平均降低10%。可是有关监管部门暗访时发现,直到夏末还有相当一部分工商业企业根本没有获得感。
据介绍,一般工商业企业多是中小工商户,无法直接与电网交易,只能通过商场、园区、写字楼等转供电主体买电。全国转供电主体约有40万户,涉及的终端用户有3400多万户,当电网企业将电费退还给代缴费的转供电主医疗器械体时,一些转供电主体却将红利截留。
针对这一情况,去年9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果断出手,对广州王府井百货大楼、深圳会展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上海世纪联华超市、北京甘家口大厦等不执行国家电价政策的商家予以通报并行政处罚,对各地、各部门切实落实降电价政策发挥了震慑作用。
另一方面,要使降成本效果落地,还应深化配套改革。还以降电价为例,去年,为了确保一般工商业电价平均降低10%,国家发改委分四批出台了10大措施,包括推进区域电网和跨省跨区输电价格改革、临时性降低输配电价、降低电网企业增值税、扩大跨省跨区电力交易规模、降低重大分类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取消电网企业部分垄断性服务收费项目等,最终为实体经济降低用电成本约1000亿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