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年审 >

个税增量计算公式(2018年个税计算公式)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发达地区的子女教育、老人赡养等生活成本明显高于欠发达地区,全国"一刀切"的同一税率有失公允。”


正在加速推进的个人所得税改革不仅涉及到个税起征点(免征额)、税收级距、税收档次的调整等常规性内容,更牵涉税前扣除这一突破性难题。对于我国税制而言,增加个税扣除尤其是专项扣除还是一个全新的税改动作,并会直接影响到纳税人的税基以及纳税数额。


个税扣除的前提是实施“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收征管体制,主张纳税人以家庭或者个人为单位自我如实申报实际收入与家庭负担,这有利于培养和强化纳税人自主纳税的积极性,以及诚实守信的公民精神。重要的是,受益于税前扣除的纳税人基本上都是消费弹性较大的工薪阶层与中产阶级,这部分人缴税负担的减轻将进一步刺激消费,从而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性动能。


纵观全球,税前扣除几乎是一种国际惯例。以实行综合课税制的美国为例,税前扣除分为标准扣除与分项扣除。标准扣除就是不同纳税主体的不同扣除额,取决于纳税人的申报身份,如已婚联合申报与已婚单独申报的标准就不一样。在此基础上,纳税人还享有分项扣除,即纳税人的可扣除额若超过标准扣除额时,可以进行分项扣除。具体扣除额每年随通胀率而不断调整。


国外的个税税前扣除具有以下共同特点:一是除了维持基本生活需要的生计扣除外,保障性支出也都纳入扣除之中,而且项目扣除的设置非常详细;二是扣除充分考虑了物价指数的变化,确保税前扣除的通货膨胀指数化;三是一些突发性或者公益性项目支出与损失也纳入扣除行列,即在标准扣除、分项扣除之外允许特别费用进入税前扣税之中。


目前来看,在财政增量收入受到极大约束的背景下,个税扣除也只能遵循循序渐进的改革步伐。同时,在实施综合与分类征管、家庭与个人纳税申报相并行的体制下,税务机关的信息管理、人力资源以及事后惩处成本都将上升。正是如此,个税扣除需要在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征管成本与动态收益之间寻求最大的公约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