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3月8日电 (任靖)“硕博学历含金量不断降低”、“博士生毕业越来越难”、“读博读到三十好几却还要跟爸妈要生活费”……近年,网络上反映此类涉及硕博研究生情况的声音不少。两会期间不少委员针对硕博生招考、培养进行了建言献策。
资料图:某大学图书馆自习室内,考生正在紧张复习。 刘力鑫 摄
资料图:一名考生正在紧张复习,书桌上堆满了各类相关书籍。 刘力鑫 摄
读博“穷三代”?
——调整、完善博士生奖资助体系
“读博穷三代,科研毁一生。”这句话虽然是调侃,但也道出了不少博士生的辛酸——补助少,奖金低,甚至连生活费还要跟爸妈要。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刘昌俊建议调整、完善博士生奖资助体系,逐步取消研究生国家奖学金,适当普遍提高博士生待遇,努力争取将一流人才留在国内读博。为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建立、完善博士生婚育休假制度,解决人才发展相关的后顾之忧。
——将研究生纳入非全日制用工制度保护
此外,针对近年来部分高校发生了多起研究生用工权益受侵害事件的情况,民革中央建议明确研究生劳动者地位。研究生被外派到用人单位或在学校实验室从事导师委派的与他方单位有经济关联关系的工作,立法上均应明确研究生劳动者的主体地位。
另外,将研究生纳入非全日制用工制度保护,从立法上强制用人单位与研究生签订书面协议,将用工的薪酬待遇与工作内容挂钩,并确定研究生工伤保险赔偿项目及标准。
对于硕博研究生的情况,你怎么看?(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