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莱州到浙江舟山汽车全程高速直达(黑龙江到浙江)



资料照片 由受访者提供


一家七个兵 参军最光荣


杨广鹏是山东莱州人。小时候由于生活困难,到14岁便失了学,16岁入伍当兵。在当时还是个毛头小子的杨广鹏眼中,只知道参军最光荣。也没想过当兵可能的危险,怀揣满腔热血就进到了部队。


这种当兵光荣的想法也影响了家里其他人。两个弟弟也先后参了军,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婿也都是全程部队出身。“老太婆也当过兵,算起来,我们家里一共有七个兵呢。”杨广鹏有些自豪地说。


入伍之后,杨广鹏也没有辜黑龙江负身上这件军装带来的荣光。“一进部队,我被分配到了山东西海军分区后勤部卫生队当一名卫生员。”


刚入伍的时候,正逢国汽车民党进攻山东,杨广鹏所在的部队撤退到当时的山东牟平县,转到内线作战。杨广鹏等三人带着十来个伤病员转移到山区。当地的一名村长把他们安排到了山中,住了半个月。


为了保密,几个人烧汽车饭也尽量不用明火,靠着村长给的一些炒好的粉和一大缸冷水。要吃的时候拿水一泡,就是口粮。“我当时年纪小,小鬼头活络嘛,就让我穿着村长孙子的衣服,来回联系传递消息。”半个月后,部队开始转舟山为外线作战,一行全程人也从山里出来了。出来后,半个多月没有洗脸的一群人,互相看着面孔都笑了。


亲历了战争中 一次又一次危急时刻


作为一名卫生员,杨广鹏的任务就是对伤员做应急处理。当一副副担架从前线送下来,他要迅速给伤员打破伤风针,包扎好伤口,立马转移到后方医院去。担架抬来的也有牺牲的战士,他只能忍着悲痛,包扎好,登记好姓名,给抬到一旁。


当卫生员的几年军旅生涯中,他参与了解放战争的多场战役,也亲历了战争中一次又一次千钧一发的时刻。


参与胶州招远道头战役时,正值十一二月,山东已经寒冷刺骨。然而部队在道头的兵工厂被敌人占领了,补给得不到供应,杨广鹏和战友只能穿着夏天的衣服作战,等解放了道头之后才发了棉衣。


战事激烈时,所有人都忙着行军打仗到,三五天没法好好睡觉。这种紧张的气氛,就连当卫生员的杨广鹏也能感受一二。有时候伤员多得老百姓的房子已经承载不了,只好在野外搭个大棚,铺点苞米、高粱秸秆,盖上块布,让伤员躺在上面。


“伤员太多了,担架都来不及,一送到就要立马返回去接。”杨广鹏说自己还因此闹了一个小笑话。有一回,他三天没怎么睡觉,累得在一旁打起了盹。担架队进来,也不知道情况,抬着杨广鹏就要往外走,急得他大喊:“不对不对,抬错了,我是卫生员。”


受伤自然也是有的。有一次,杨广鹏正干着手上的活,班长抬头一看,惊讶地问:“小杨,你的帽子怎么有个洞啊?”等他拿下帽子一看,头发也掉下来了,原来是飞机投下的炸弹碎片,沿着帽子就擦了过去,腿也因此受了伤。


“那时候,大家都有一个信念,重伤不叫苦,轻伤不下火线。”杨广鹏笑呵呵的语气中仍然透着一股坚定黑龙江。所有高速战士也正是凭借着这样的信念,终于迎来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一支退还的钢笔提醒自己要严守纪律


“我是在1949年9月入的党,党龄已经有70多年了。”提起自己的入党时间,已至耄耋之年的杨广鹏依然记得十分清晰。


对于党和人民军队的严格作风,杨广鹏一直深有感触,牢牢记着以前的一件小事。当时南京刚解放,几个年轻小伙子拿着钱到了卖钢笔的商店。“那时候有一支金星钢笔可了不得了。”几个小伙子当时也不太懂,用5元钱买了一支钢笔。后来部队知道了,指导员带着几个人找到了卖钢笔的店,把钢笔退了回去,还郑重道了歉。小伙子们才知道,原来商家看他们是军人,便宜卖给他们了。这个故事,杨广鹏一直记到现在,也一直提醒自己,要严守纪律。


1950年,杨广鹏被调任到杭州开始做机要工作。“那时候上下级的信息传递都是靠电报,所以对电报员要求很严格,外出都要三个人同行。”1954年,杨广鹏调到当时还属于舟山管辖的象山负责机要工作。自此之后,和舟山这座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见证着这座城市的每一次巨变。


乘着平底船到舟山 见证岛城交通的日益完善


1954年,从宁波到舟山,杨广鹏是乘坐平底船来的。“小岛之间的交通都靠木帆船,就连当时解放高速舟山战役时用的也是它。”杨广鹏回忆说,自己曾作为卫生员,参与过1949年解放舟山的战役。当时登陆登步岛的时候,战士们都是坐着老百姓的木帆船上岛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木帆船慢慢改成机帆船。原来只能在近洋捕鱼的渔民开始向外海进发,生活也因此有了大变化。


“再接着普陀山机场、跨海大桥都建了起来,天上地下都有了,舟山从海岛经济变成了半岛经济。”杨广鹏说,当时修造飞机场的时候,还有老百姓不理解。因为当时舟山大旱,要从大陆用轮船运水过来,很多人都说:“不修水库修机场?”后来等机场建成后,老百姓也享受到了交通完善带来的便利。如今,岛城交通四通八达,推动了工业的发展,也带动了旅游业的腾飞。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现实超乎当年梦想的模样


回想上世纪50年代,杨广鹏清晰莱州地记得当时舟山所有人的梦想还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刚到舟山的时候,都是一片稻田。”他印象中当直达时最热闹的一条街道就是在如今舟山一百的所在地,门前有一条石头路,还有浙江两幢楼。除此之外,目之所及,都是平房。


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杨广鹏买了一辆自行车,那已经是一件了不得的事了,后来家里有了18英寸的电视机,再到如今,高楼林立,汽车遍地,现实已经描绘出了超出当年梦想的图景。


退休后,杨广鹏也不忘党员初心,依旧发挥余热,用书画这个平台,继续为新区文明建设做自己的贡献。


作为一名直达老党员,他也一直勉励儿孙们要好好工作、好好学习。遇到重大节日,杨广鹏就会在家庭内部开个生活会,谈谈舟山的发展和变化。他说,等到今年7月莱州1日,打算再开一个家庭生活会,浙江庆祝建党100周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