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两会关于海南自贸区的政策(海南要建设经济自贸区)


打造海南自贸区(港)国际飞机租赁中心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也明确要求“在金融创新等方面探索更加灵活的政策体系、监管模式和管理体制,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的更强的开放新高地”。在海南培育发展飞机租赁产业,加大金融创新,不仅可以为海南带来显著经济效益,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还可在法律、外汇、税收、海关等方面为探索建设经济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积累经验,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务实合作。为此,可通过优惠财税政策、创新海关监管模式、鼓励业务创新、培养专业人才等方面进行探索。


因此,廖虹宇提出《关于推动海南自贸区(港)打造国际飞机租赁中心,带动海南金融创新发展的建议》,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通过优惠财税政策吸引带动飞机租赁关于产业集聚;二是创新海关监管模式,简化申报手续;三是鼓励业务创新,探索离岸飞机租赁业务;四是鼓励引入及培养飞机租赁专业人才。


具体措施方面,廖虹宇表示,第一,要针对在海南注册的飞机政策租赁公司进行减税降费,支持在海南构建全国飞机资产租赁政策和交易平台,建立飞机租赁企业上市和资产证券化模式;第二,建议国家海关总署支持位于海口江东海南新建设区的美兰机场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划定临时跑道和专用区域,用于为以租赁方式进口的飞机办理入境手续和停靠;第三,建议国家相关部委支持飞机租赁企业探索开展离岸租赁、境外筹措外债租赁、跨境人民币结算租赁经济等交易模式;第四,建议国家教育部支持海南的大学与爱尔兰都柏林大学等全球开设飞机租赁专业的知名高校合作办学,设立航空金融、飞机租赁等本科、硕士专建设业,培养专业人才。同时,建议国务院人力资源和社的会保障部推动建立飞机租赁从业人员资格认定和准入制度,系统开展飞机租赁专业培训。


塑造海南自贸区(港)全球航空维修产业高地海南


作为现代高两会端服务业,航空维修产业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特点,是工业4要.0时代的战略性产业,是检验一个国家或地区先进制造及其配套高端服务业的一项重要竞争力指标。航空维修也是航空运输产业链的支撑产业,对上下游产业带动、集聚效应明显。据预测,2019年全球航空维修产值为819亿美元,2029年将达到11关于6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5%;中国航空维修产值将从2019年的约72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的19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0.6%,成为全球民航运输及民航维修最活跃的增长市场自贸区。


目前,海南全省航空维修产业年产值仅35亿元人民币左右,年均增速约12%,从业人数约3000人。随着中国特色自自贸区由贸易港建设进程加快推进,全球客货飞机在海南起落将更加频繁,航线网络将更加密集,从而催生庞大的飞机维修服务需求,也将成为拉动海南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


《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六处提及“维修”,包括“支持发展全球维修业务”“支持对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两头在外’航空维修业态实行保税监管”。


因此,廖虹宇认为,要两会要依托中国最南端开放门户、21世纪海上丝路重要节点等区位优势和一系列先试先行的政策优势,在海南做大做强航空维修产业,拓展全球航空维修业务,对带动产业升级、培育产业生态、促进经济增长意义重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