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预付卡购物卡(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中所称的预付卡)

9月27日,预付卡支付机构广西支付通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发布《关于终止支付业务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旗下预付卡产品广西通汇卡亦将走下历史舞台。


《公告》透露了2个“停止时间点”。一是从10月8日起,停止办理通汇卡产品的售卖、充值、换卡业务。二是从11月8日起,通汇卡商户停止受理预付卡支付业务。


主动“喊停”前的“苗头”。广西支付通商务服务有限公司主动“喊停”旗下支付业务前就曾因多次被法院列为被执行人,而初露“止步”端倪(表1)。


制表 | 卢秉辉


根据企查查显示,截至发稿广西支付通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共计有5条正在执行的 被执行记录,被执行总金额为5,541.98 万元。此外,其历史记录更是多达17条。


今年5月,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关于注销会员资格的公告》,取消广西支付通商务服务有限公司等4家单位会员资格。


另据移动支付网报道,广西支付通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分别在2016年因违反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预付卡业务管理、备付金业务管理相关规定,被罚3万元;在2018年,因违反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相关规定,再罚7万元。


2 预付卡业务的破与立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预付卡机构退出支付行业的舞台。就在一个月前的8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非银行支付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续展行政许可公示信息(2021年8月第二批)》中显示,同为预付卡支付机构中网支付主动申请终止支付业务,不予续展。


预付卡业务陷入生存窘境。预付卡业务少、盈利弱、转型难等是实施单一预付卡业务的支付机构面临的直接难题,而持续收缩仍是未来的趋势。在竞争者众的市场形势下,预付卡机构盈利能力也可能会受到影响。


易观高级分析师苏筱芮认为,当前,随着移动支付的便利化以及在“断直连”等监管政策的影响下,经营预付卡业务的机构面临着生存危机,一是部分原本依附于备付金挪用生息的机构失去了套利空间,监管收紧后面临盈利模式的重构;二是伴随着商业机构和零售消费的数字化转型,原本主打线下的预付卡业务亦站在了转型路口,无法跟上时代变化的机构或选择主动退出;三是仅少部分预付卡经营机构拥有全国经营资质,大部分只拥有地区经营资质,展业范围受限。


预付卡业务前景在哪里?预付卡牌照并非一无是处,很多互联网企业、线下商户虽不具备牌照,却都曾推出过预付卡服务,比如常见的游戏充值卡、线上商城礼品卡、电影卡等。2017年,旅游线上平台携程就曾因无证开展预付卡业务深陷风波,2020年携程宣布收购持有预付卡牌照的东方汇融。


未来预付卡发行机构需加速数字化转型,针对市场需求开发增值业务,最好能在某一领域精耕细作。在做好业务合规的准备下,努力寻求新的业务方向,才能更好地发挥身份的价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