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黄浦税务筹划咨询公司(咨询公司 税务筹划)


《史密斯先生到中国》,[美]韩洁西著,史可鉴译,万有引力|广大人民出版社2021年11月版。


关乔昌(Lamqua,活跃于1825—1860年间的中国著名画家,又称“蓝阁”“林官”或“琳呱”)《广州十三行图》(View of the Hongs at Canton)。布面油画,尺寸57.15厘米×81.28厘米×5.08厘米。由美国皮博迪·埃塞克斯博物馆(Peabody Essex Museum)于1931年购得,为奥古斯丁·赫德(琼记洋行,Augustine Heard&Co)特藏,藏品编号M3793。美国马塞诸塞州皮博迪·埃塞克斯博物馆惠允使用,由马克·塞克斯顿(Mark Sexton)和杰弗里·戴克斯(Jeffrey R.Dykes)摄影。出版社供图。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


1858年《伦敦新闻画报》上的“从广州远眺黄埔”画像。


对乔治·史密斯们的研究也将全球化进程及其对英国、印度和中国的各种参与者之影响和联系置于更清晰的视野之中。史密斯们使大英帝国内外区域间的关联变得了然可见。通过史密斯,我们看到英国对古老的中国商品——茶叶——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是如何为东印度公司和中国商人在广州创造了商业机遇和金融挑战的。广州的资金流动性问题(liquidity)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来自孟加拉、孟买和马德拉斯的私人资本解决的。


18世纪中期,英属东印度公司对这些地方的军事征服为许多东印度公司的雇员创造了大量财富。为这三位苏格兰商人的微观史研究提供了一个全球化视角,它通过将英国、印度和中国交错纠缠的历史置于同一镜头下,从而超越了大英帝国狭隘的地理界限。


乔治·史密斯们是我们了解18世纪不列颠帝国全球史的引路人,但《史密斯先生到中国》不仅仅涉及这三位苏格兰人。它也讲述了他们亚洲贸易伙伴——印度东南部阿尔果德的纳瓦布(nawab)和广州行商(Hong merchatns)——的故事,史密斯们与他们建立了长期密切的金融关系。它也是有关史密斯们的家庭和社区的故事。像当时的许多苏格兰人一样,三位乔治·史密斯很早就背井离乡。他们在印度遇到了他们的妻子和情人。他们的子女在马德拉斯、孟买、澳门和开普殖民地(Cape Colony,即南非“好望角”)出生并长大;他们的儿子和孙子们在东印度公司谋得文职和武职;他们的女儿和孙女们嫁给了东印度公司的雇员和英国军人;他们的姐妹、遗孀和未婚女儿们继承了大量的东方财富,这使她们得以在英国作为独立的债券持有人和投资人而衣食无忧地生活。事实上,从源自亚洲的家庭财富中最终获益最多的可能正是史密斯们的遗孀和女儿们。经济独立的单身女性和拥有信托基金的妻子们可以安享富贵,她们赖以为生的投资可以“免受丈夫的任何干涉、管控、债务和约定”的影响。史密斯们的家族与帝国广泛而持久的联系揭示了“英国的帝国势力何以成为包括几代妇孺在内的英国人之生活的一部分”。


东印度的财富触及整个英国社区的生活。19世纪初,在苏格兰的福代斯(Fordyce),有很多姓史密斯的男孩(看来有不少)获得助学金,在一位“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下学习现代商业语言、数学和会计。福代斯任何姓氏的居民都可在一家新医院接受诊疗。他们还享受来自教区牧师的关照。这些重要社会服务的资金直接来自于孟买的乔治·史密斯。他把其私人的印度财富捐赠出来,为他的亲戚和邻居的思想、身体和灵魂服务,在这个过程中,他把“帝国”带回了家。


如果不是为了令人上瘾的中国茶,史密斯先生就不会去中国了。由于各种原因,英国的臣民在17世纪晚期和18世纪早期开始茶叶消费,这种对英国而言颇为新鲜的文化习俗将中国、印度和英国聚到了一起。


随着东印度公司和中国的行商们——即那些专门从事对外贸易的机构——越发难以为日益增长的茶叶贸易提供资金,英国散商们就介入进来以填补金融缺口。乔治·史密斯们恰恰向我们展示了这一切是如何实现的,英国的私人资本在印度筹集,然后以高利率放贷给中国商人。这种放贷行为导致了1779年的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进而刺激散商们利用英国的国家力量在广州进行积极干预。大约在同一时间,类似的事情也在马德拉斯发生。这并非巧合。广州和马德拉斯的金融危机都揭示了英国在印度和中国的贸易基地所实施的一种帝国模式。私人金融的纠葛逐渐削弱了当地精英的势力,并扩大了英国在亚洲的势力。


广州爆发金融危机后不久,我们故事中的第三个乔治·史密斯,即孟买的乔治·史密斯,卷入了另一场与中国官府的严重冲突之中。孟买的史密斯的“休斯夫人”(Lady Hughes)号商船上的炮手在鸣放礼炮时,导致附近一艘船上的两名中国人死亡,贸易停止了,而战争一触即发。


这些在广州令人不安的进展时常浮现在亨利·邓达斯的脑海之中,他正在思考英国利润丰厚的对华贸易之未来以及其在18世纪蓬勃发展的大英帝国中的地位。在马德拉斯的乔治·史密斯、广州的乔治·史密斯以及其他散商们的建议下,他决定向中国派遣首个英国使团。


摘编 | 徐悦东


校对 | 柳宝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