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商标注册 >

资本论疏草30 为什么马克思说货币的主要职能是价值尺度?


紧接前文(资本论第二章交换过程)

案:在全国到处缺钱的时代,我们继续革命导师马克思给我们提供关于货币的知识,从而认清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处理我们目前的到处缺钱的问题。处理经济事务的方法的混乱和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的混乱是有着内在的联系。由于长期的西方经济学成为我们经济学教育的基本课程,关于货币的真正的全面的认识,在当今已经被我们扔到一边去了。


1.价值尺度

为了简单起见,我在本书各处都假定金是货币商品【案:这个所谓的假设,其实纯然是为了叙述上的方便,而不是说马克思的理论基础是假设的。而西方很多学者的基础就是假设的,设定了很多的条件,比如,就业充足,或者是什么商品自动就被消费掉,还有什么失业人口可以自动再就业等等。这些前提本身就是不现实的,不可能的。跟马克思这里只是为了叙述上方便的假设是完全不同的。而金本位就是他那个时代的制度。牛顿最早提出这金本位制度 。最早实行金币本位制的国家是英国,1717年著名的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在担任英国铸币局局长期间将每盎司黄金的价格固定在3英镑17先令10.5便士。1797年,英国宣布铸币条例,发行金币,规定了含金量,银币处于辅币地位 。1816年,英国通过了《金本位制度法案》,从法律的形式承认了黄金作为货币的本位来发行纸币。1819年又颁布条例,要求英格兰银行的银行券在1821年能兑换金条,在1823年能兑换金币,并取消对金币熔化及金条输出的限制。从此英国实行了真正的金币本位制。到19世纪后期,金币本位制已经在资本主义各国普遍采用,它已具有国际性。由于当时英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突出地位,它实际上是一个以英镑为中心,以黄金为基础的国际金本位制度。这种国际金本位制度持续了30年左右,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宣告解体。在金本位制度的全盛时期,黄金是各国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资产,英镑则是国际最主要的清算手段,黄金与英镑同时成为各国公认的国际储备。英镑之所以与黄金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是由于当时英国强大的经济力量,伦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英国也是国际经济与金融活动的重心,于是形成一种以黄金和英镑为中心的国际金本位制,也有人称之为英镑汇兑本位制(Sterling Exchange Standard System)。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典型的国际金本位货币体系。这个国际货币体系大约形成于1880年延续至1913年,它是在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行金币本位货币制度之后自发地形成的,其形成基础是英国、美国、德国、荷兰、一些北欧国家和拉丁货币联盟(由法国、意大利、比利时瑞士组成)等实行的国内金币本位制。(360百科金本位词条解释。)】。

案:这小节解释价值尺度的智能的定义。】金的第一个职能【案:注意,是第一个职能。放将价值尺度的职能放在这里不是没有道路的,这个第一位的座椅是不能改的。】是为商品世界【案:是给整个商品世界,就是全部的商品,所有的商品。当然是除了黄金自己之外的所有的商品。这是它的对象。】提供表现价值【案:目的。表现价值,才是黄金的作用,价值,也可说是目的。】的材料【案:是材料,提供的只是材料。表现价值的材料。这与提供给裁缝做衣服的布料是一个性质。而在这里,价值是主,而黄金是客,黄金是为价值服务的。】,或者说【案:换个角度。是更为详细的解释,解释黄金如何实现这个职能。注意这里不是一般的意义的价值表现,而是充当价值尺度的职能。价值表现和价值尺度是不同的概念。】,是把商品价值表现为同名【案:注意,是同名。也就是名字都一样。通过名字一样来进行表现。这里加入了“名字”这个环节了。这样,名字的来源就不神秘了。中国传统哲学比较重视名和实 的对比是否吻合。关于名的来源,我记得钱钟书先生曾说过董仲舒曾经给“名”下了个从来源上的定义“鸣而命之之谓名。”但是何以就要“鸣而命之”?钱钟书先生似乎还没有给我们从古籍中拔出来。马克思这里其实就给我们举了个例子,名字是怎么来的。内在的矛盾需要外化,需要一般化,这才需要名字。名字也依然是借助于黄金这个材料。价值固然是抽象的人类劳动,但是这是在交换的关系中体现的人类无差别的劳动。这里的名字,就符合了名字,作为概念的普遍性的特点。也就是一旦名字被说出来就是普遍性的东西。而这与黄金的代表无差别人类劳动的职能就吻合了。概念的普遍性,无外乎是人们交往的普遍性的表现。概念本身就是为了交流的,其实就是为了普遍化的。而普遍化,就是人的社会化。从名,即概念的具有天然的普遍化的特点来说,名实是否相符,本身也是矛盾的。名只与普遍性的一面吻合而与具体的一面则不吻合,所有的吻合都是近似的。】的量【案:注意这里只是量的反应。其实这已经有了前提了,就是同名,而名,当然就意味着“质”。因此这里的量,并不是脱离了质的量。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只有量的反应,表现,才是最终目的。】,使它们在质的方面相同【案:这里是引申说明,前面提出同名的概念,其实就包含了质的方面的相同这个意思了。这半句是更为深入的解释,引申。使前面“同名”这个概念隐含的意思表现出来。】,在量的方面可以比较【案:这是与人的活动,进行购买时候的活动联系,就是最终的目的。这半句是对前面的量的概念的引申解释。量只有大小方面的比较。黄金表现出价值的量,自然就可以比较其大小了。但是这却是人类的交换活动的巨大进步。】。因此【案,表示为结论。】,金执行一般的价值尺度的职能【案:这是对前面的总结结果。前面的概念其实是解释了金是怎么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的。】,并且【案,这个表示并列的词在这里其实是表示递进的关系。语句上的并列关系,但是实际上的却是更深入的说明。】首先【案:注意,这个表示顺序的词。既然是首先,就不能放到后面去。】只是【案,注意这个表示强调限于某个情况或范围的副词,其实这就是限定了条件。】由于这个职能,金这个特殊的【案:特殊的。是与其他商品并列来说的,本来是和牛羊,小麦,玉石,布匹,等等一样都是特殊的商品。】等价商品【案:等价商品这里表示其特征。必须是等价的。】才成为货币【案:最终才能是货币。】。

案:这小自然段解释商品能够交换和货币的关系。因为前面说似乎货币出现了,商品就可以在量的方面比较,从而交换。但是,问题并不是这么简单的。】商品并不是由于有了货币才可以通约【案:开头就给了答案。大家的商品之所以可以交换,并非是因为货币出现了。物物贸易,也不用货币,这点是基本的常识。】。恰恰相反【案:恰恰相反。强调的语气。】。因为一切商品作为价值都是物化的人类劳动【案:根本原因。】,它们本身就可以通约【案:这是结果而已。】,所以它们能共同用一个特殊的商品来计量自己的价值【案:这其实就是解释什么是通约。】,这样,这个特殊的商品就成为它们共同的价值尺度或货币【案;这是从劳动价值论角度来解释的货币之所以可以作为价值尺度的原因。】。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商品内在的价值尺度即劳动时间的必然表现形式【案:这是本质因素。】。[注:为什么货币不直接代表劳动时间本身,例如,以一张纸币代表x个劳动小时,这个问题可简单归结为:在商品生产的基础上为什么劳动产品必须表现为商品,因为商品的表现就包含着商品分为商品和货币商品这种二重化。或者说,为什么私人劳动不能看成是直接的社会劳动,不能看成是它自身的对立面【案:马克思时代的关于货币的问题。】。我在别处曾详细地谈到在商品生产的基础上实行“劳动货币”这种平庸的空想。(《政治经济学批判》第61页及以下各页[54])在这里我还想指出一点,例如欧文的“劳动货币”,同戏票一样,不是“货币”。欧文以直接社会化劳动为前提,就是说,以一种与商品生产截然相反的生产形式为前提。劳动券只是证明生产者个人参与共同劳动的份额,以及他个人在供消费的那部分共同产品中应得的份额。不过欧文没有想到以商品生产为前提,也没有想到要用货币把戏来回避商品生产的必要条件。]【案:人类劳动直接被计量时间,从而作为换取社会回报的证据,这从目前看其客观条件恐怕就要具备了,虽然商品经济还在。这就是物联网和人工智能基础上的集体劳动。人的劳动被物联网直接记录,通过类似区块链的技术完成使用——这还设想,特吧是因为机器人的出现,人类的低级本的劳动的大量的被取缔。这可以参考我写的那篇关于物联网时代人类劳动时间计算的论文。当然,具体情况还要根据科技的发展再来观察。当然马克思给于提示,就是我们应该去参考的著作。这里就不多说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