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商标注册 >

中国证券法刊号(中国证券法规总汇)


《中国法律评论》于2014年3月创刊并公开发行,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主管、法律出版社主办的国家A类学术期刊,刊号CN10-1210/D.


作为中国近现代法学专门教育的先行者,北京大学法学院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法学教育的改革和探索。2018年秋季,新学年伊始,北大法学院隆重推出“法学阶梯入门讲座”系列活动。学院邀请《民法学》《宪法学》《法理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学》和《刑法学》等——面向大一新生和法硕新生开设的——六门必修课的授课教师,利用开学第一周的授课时间,开讲相关课程的“法学第一课”,就如何进入法学之门,学习相关课程提供方法论上的入门指引。


2018年9月19日下午,北大“法学阶梯”入门讲座系列第五场,在北京大学法学院凯原楼学术报告厅成功举行。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北京大学法学院的强世功教授,由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车浩老师主持。来自北京大学及周边高校的听众近400人聆听了讲座。


本场讲座的主题为“如何学习法理学”,讲座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大学教育和三种教育模式,全球化与中国大学教育改革,以及法律传统、法律教育与法理学。车浩老师在简要介绍北大“法学阶梯”入门讲座的性质,以及强世功教授的学术背景以及学术成就之后,宣布讲座正式开始。


现代大学教育中西方出现了不同的发展路径。在西方,现代大学开始于中世纪,那个时候西方社会的权力分割比较严重,有教会权力、封建权力、行会权力等,大学作为一种行会得到重要发展。1088年建立的意大利波伦那大学往往被看作是现代大学最早起源。中国的大学从汉代设立经学博士开始,也在成建制地发展,一直到晚清引入西方现代大学教育,建立了从京师大学堂。


正是在这场越来越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我们才陷入到“钱学森之问”(“为什么中国大学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焦虑中。中国卷入全球化程度越深,全球化竞争越激烈,我们对人才的渴求也就越迫切,我们对中国大学施加的压力也就越大。


强世功教授向大家表达了自己殷切的期望:法理学很难,经典阅读对同学们智力和心智构成巨大挑战,但法理学是大家成长为卓越法律人的高级阶梯。正如霍姆斯大法官所言,“灵魂的欲望是命运的先知”。他希望大家可以通过法理学的学习,一起经历灵魂通向高级阶梯的进程。


法理学


强世功,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教务部副部长,北京大学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北大港澳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北京市政府立法专家委员会委员等。


强世功教授的研究领域为法理学、宪法学、香港研究和法律社会学。他参与编著的著作或教材14部,在《中外法学》《中国法律评论》《中国经济》《法制日报》《南风窗》等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编著或教材


《法制与治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法律人的城邦》,上海三联书店,2003;


《法律的现代性剧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


《超越法律的视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立法者的法理学》,北京三联书店,2007;


《中国香港》,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8;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


《惩罚与法治》,法律出版社,2009;


《政治与法律评论》(2009卷 主编),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十大观念》(合著著作)(王京生主编),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11年5月第1版;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未来》(合著著作)(余永定主编),北京三联书店 2011年8月第1版;


《政治与法律评论》(2011)(主编集刊),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1年12月出版;


《政治与法律评论》(第二辑)(主编辑刊),法律出版社2013年6月;


《政治与法律评论》(第三辑)(主编辑刊),法律出版社2013年11月版;


《香港政制发展资料汇编》第一卷、第二卷(主编刊物),香港:三联书店,2015年7月。


论文


当代“和谐世界”之路:来自中非关系的视角,《中国经济》,2010年第1期


气候政治:国家利益与道义的博弈,《绿叶》,2010年第5期


香港在国家战略中的定位,《战略与管理》,2010年第7-8期


两种主权观,《法制日报》,2010年11月17日


消极主权与积极主权,《法制日报》,2010年11月25日


司法审查的神学基础,《法制日报》,2010年12月4日


族群融合是新疆政策最高目标,《南风窗》,2010年12期


主权与牺牲,《法制日报》,2010年12月11日


国家认同与文化政治,《文化纵横》,2010年第12期


司法能动下的中国家庭——从最高法院关于《婚姻法》的司法解释谈起,《文化纵横》2011年第1期


政治思想的人类学叙事,《法制日报》2011/2/16


“空间革命”的三个阶段,《法制日报》2011-2-17


英国霸权的兴起,《法制日报》2011-2-27


“沉默的大多数”不应被忽视,《社会观察》2011年第3期


战争与律法,《法制日报》2011-3-17


战争与和平的法则,《法制日报》2011-3-30


解放了的科技,《法制日报》2011-4-6


"国家时代"的主权决断,《法制日报》2011-4-13


海洋帝国与弹性主权,《法制日报》2011-4-20


新空间革命:希望与绝望,《法制日报》2011-4-27


革命与法治:中国道路的理解,《文化纵横》(双)2011年第6期


空间革命的三重含义,《法制日报》2011年12月24日


特首选举与香港发展新阶段(上),《中国战略参考》2012年第2期


中国的宪政模式,《中外法学》2012年第5期


社会冲突与秩序重建(与张佳俊合写),《文化纵横》2012年12月


从“知识/权力”的角度看政治学的重建,《国际政治研究》2013年第1期


中国法律社会学的困境和出路,《文化纵横》2013年10月号


依法执政应称为建设“法治中国”的重心,《21世纪经济报道》2014年3月4日


如何探索中国宪政道路,《开放时代》2014年第2期


“法治中国”的道路选择:从法律帝国到法律多元主义共和国,《文化纵横》2014年第4期


从政治法理角度看特首普选之争,《信报》2014-06-10


中央治港的硬实力与软实力:《白皮书》解读之一,《信报》(香港)2014年6月11日


中央治港理论与实践差距:《白皮书》解读之二,《信报》2014年6月12日


全面管治权与管治者引发的文化战争:《白皮书》解读之三,《信报》2014年6月13日


“爱国者治港”争论:政治问题须转化为基本法问题,《星岛日报》2014-06-13


机构提名乃是唯一有效机构,《明报》2014-06-14


提名机制须回到《基本法》规定,《信报》(香港)2014-06-14


价值重构:中国道路的历史性提升(笔名发表),《经济导刊》2014年第7期


被误读的国际条约:香港特首普选之争,《明报》2014-08-25


认真对待香港本土意识,探索强化国家认同之道,《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4年第5期


认真对待提名委员会的政治功能,新华社2015年5月20日


党章与宪法:多元一体法治共和国的建构,《文化纵横》2015年第4期


中央管治香港:自由主义与儒家伦理之间,《多维》2015年7月


“和平革命”中的司法管辖权【载陈弘毅、邹平学:《香港基本法面面观》】,香港:三联出版社2015年


违宪审查制度的第三条道路——中国宪制的建构与完善,《文化纵横》2016年第1期


从行政法治国到政党法治国——党法和国法关系的法理学思考,《中国法律评论》2016年第3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