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商标注册 >

北京民族文化宫座位图(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座位图)

1959年9月30日晚间,北京人民大会堂内,召开了一场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最隆重的国宴。


然而,就在宾客们谈笑风生、觥筹交错之际,大会堂的天花板上却潜伏着50个黑衣人。他们一人拎着一床棉被,神情紧张,眼睛不停在昏暗的空间里环视。


这50名黑衣人究竟是谁?他们藏在国宴厅的天花板上是想干什么?



1949年建国时,中国正处于百废待兴之际。全国多地均是被轰炸、焚烧后的残垣断壁,工业、商业、农业更是在常年转乱中一蹶不振,再加上接踵而至的抗美援朝所产生的巨大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建国之初,我国的经济状况真的相当严重,几乎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战后重建、生产发展上,并没有举办什么盛大的国宴。


直到1956年。这一年年底,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宣布提前完成。一五计划是新中国第一个全面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力图加快工业化建设,并积极推进各行各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五计划期间,中国制造的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第一架喷气式飞机齐齐亮相,武汉长江大桥顺利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陆续通车,工业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不仅如此,一五计划完成后,国内的工农业总产值足足飙升了68%,达到1241亿元,就连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都比一五计划前提高了40%以上。



总之,一五计划的提前完成,标志着中国成功挺过难关,工农商业和科教文卫事业全面开花,国民经济得到了根本性好转。而同一时间开展三大改造,更是让中国正式迈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国家稳定繁荣了,人民的钱包也鼓起来了,于是乎,除却民生之外的一些大型工程,也随之抬上了进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建国10周年庆祝仪式。


众所周知,“十”这个数字在中国有着“十全十美”、“功成圆满”等美好寓意,所以中国人过生日通常会逢十大办,国庆阅兵也是“逢十大阅”。因此,对于1959年的国庆庆祝,政府是相当看重。


就以国庆大阅兵为例。1959年的大阅兵上,包括第一代主战“五九”式中型坦克、飞过广场的歼-5战机在内,所有亮相的最新型武器装备全都是中国国产。与此同时,足足有60多个国家的政府代表,以及70多万人民群众参加了阅兵典礼和游行,规格之高、规模之大,前所未有。



不仅如此,为何迎接建国10周年,我国还在短短1年时间里,就新建了举世无双的“国庆十大工程”,包括人民大会堂、北京火车站、民族文化宫、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等等。


十大工程之中,堪称重中之重的就是人民大会堂的建设。据悉,早在1945年中共七大在延安举行之时,毛主席看着简陋狭小、仅仅只能容纳几百人的中央大礼堂,就曾下定决心:等到革命胜利后,一定要建造一座恢弘壮观的万人大礼堂。没曾想,源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这个愿望足足等了14年才实现。


并且,早在人民大会堂开工建造之初,中央政府就决定,将于1959年国庆之际,在这里举办一场隆重的国宴。


在那之前,我国的国宴通常都在北京饭店举办。



只不过作为一家集多功能于一体的饭店,北京饭店单一空间的容量还是比较局限。据悉,空间最大的金色大厅,也就能容纳1000多人。再加上其复杂的历史背景,长期作为中国国宴首选场所,显然是不太合适的。正因如此,人民大会堂才会如此备受重视。


人民大会堂的选址和北京饭店一样,位于天安门广场西侧的中心地带,占地面积达15万平方米,气势磅礴。其内部设置有万人大会堂、5000人大型宴会厅、兼具实用性和美观性的宾馆,以及34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地方会议厅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万人大会堂的设计,周总理特别指出:要打造穹顶形顶棚,然后以五角红星大灯为中心,做出繁星满天拱月般的动人灯光。


尽管人民大会堂的工程量极其庞大,内部的各种细节设计又极其精美复杂,但在数万名设计师、建筑工人的共同努力之下,人民大会堂仅仅耗时280天,于1959年8月便顺利竣工,成功赶上了国庆。



然而,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工程太赶,设宴环节竟出现了不少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坐不下。大会堂虽有7000多平方米之大,能容纳上万人,但国宴总不可能让外宾都站着参加吧。按照规划,大会堂里需要设460多桌席位,再加上各国重要领导人的特别主宾席,以及军乐队、管弦乐队等氛围组,万人大会堂都显得勉强。


其次,这是中国第一次举办如此大规模的国宴,光服务人员就多达1200人。而且,为了满足80多个国家外宾的需求,部分懂外语的服务生都存在经验不足的问题。庞大的宴会厅、复杂的行动动线,以及5000多位宾客,服务难度之高超乎想象。一个不小心,可能就会出现路线相撞、重复上菜的社死场面。


面对这两个严肃的问题,郑连福登场了。郑连福有着“国宴总管”、“新中国第一位宴会设计师”等美誉,他早年间在北京饭店担任宴会总管一职,包括新中国开国晚宴在内,当时几乎所有国宴均出自他之手,1959年国庆大型国宴也不例外。


郑连福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见惯了大风大浪的国宴总管,郑连福轻轻松松就解决了两个难题。他先是撤掉了30张桌子,并在除主宾桌之外的桌子上各添一席,避免了座位摆放拥挤的状况。然后,郑连福又以红绿灯为灵感,在厨房、出入口等各个地方安装上红、黄、绿指示灯,让服务员们以熟悉的信号灯为参照,来进行传菜等动作。


然而,令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当座位、服务问题顺利解决,一切准备就绪、只等来宾到场的最后关头,竟又出现了一个超乎想象的大危机。


1959年9月30日中午,距离国宴开始不到7小时的时候,北京市委突然叫停国宴,称人民大会堂存在严重安全隐患,需要转移国宴地点。


原来,在建造过程中,由于钢材不足、设计美观等问题,人民大会堂采用了大量木材。与此同时,为了达到繁星满天、熠熠生辉的观感,设计师在宴会厅的灯光布置方面花了大心思,仅天花板顶上就散布着上千根电线。就像前面提到的,人民大会堂的主体建造仅耗时9个多月,都说“慢工出细活”,在如此快节奏的修建之下,哪怕所有工人每一天都打着120分精神,也不排除会有所纰漏。而一旦国宴期间,某一根电线发生了短路起火,后果不堪设想。正因如此,北京市委才不得不提出转移场所的建议。



可是,这场国宴哪里是能随便转移的呢?


首先,当时放眼整个北京,就没有第二个能够同时容纳5000多人用餐的宴会厅。


其次,短短7个小时之内,就算能够完成宴会厅的重新布置,服务生们都不可能立马熟悉、掌握新的场地环境。


最关键的一点,国宴邀请函都发出去了,临时改场所或者推迟时间,岂不让全球人笑话。中国虽然不是那种注重面子工程的国家,但当时的国际背景,却不得不考虑形象问题。


20世纪50年代末,可以说是中国国际压力最严重的一段时期。曾帮助我国设计并完成一五计划的“老大哥”苏联,因长波电台、联合舰队等问题,与我国产生了难以弥补的裂痕。就是在1959年国庆之际,前来观礼的赫鲁晓夫提出了撤走所有苏联专家、停止援华的计划。相应的,中苏关系也彻底走向了交恶。



而“两极格局”的另一端美国,对中国的威胁更是与日俱增。从1950年中国志愿军扭转朝鲜战场局势起,美国接二连三对中国发起了数次核威胁。就在1958年下半年,我军炮击金门、沉重打击国民党后,感到威胁的美国政府就再一次提出了核计划。时任国务卿的杜勒斯直言提出,要发动核武器攻击中国,代表美国军事力量的参谋长联席会议也表示赞同。最终要不是总统艾森豪威尔对国际舆论有所顾虑,美国的核弹说不定就真的打到了中国领土。


美苏两大国,同时对中国进行着打压、遏制与威胁,再加上对两国唯命是从的忠实小弟们,可见中国当时的外部压力有多大。


也正因如此,1959年那场邀请80多国来宾的盛大国宴,其绝非一场单纯的宴会,而是一个展现中国实力、形象,同时震慑部分非友好国家的平台。试想一下,倘若这场庆祝建国10周年的国宴,在全球各国来宾面前,办的很潦草、很寒酸,那中国的国际形象必将遭受毁灭性打击。轻则会沦为他国的笑柄,重则甚至可能激发部分“敌国”的恶意行动。


总而言之,换场地是绝对不可能的。但这么大的场合,这么多国家首脑和人员的安全问题,更是一点都冒不得险的。



万幸的是,就在这个危急关头,北京市建筑设计院院长沈渤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绝佳的解决办法。他派人从周边请来了50位经验丰富、技术娴熟的工人,让他们分散蹲守于天花板的顶棚之上。一旦出现电路起火,他们便能立即用提前准备好的棉被扑灭火苗,或者发挥所长、切断电路。


并且,为了高度隐蔽,以防造成猜疑和恐慌,沈渤还特意为50名工人安排了全黑的夜行衣。


就这样,在数万人的共同努力,以及50名黑衣人的保驾护航之下,1959年的国庆国宴圆满结束。恢弘壮观的人民大会堂实现了一场绝美首秀,中国也充分展现出了自身的实力与格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