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商标注册 >

新西兰的消费税税率(新西兰的税率是多少)







近日,海关总署发布的公告显示,进口自新西兰的奶和奶油产品的数量还没到2020年便已经触发了我国海关确定的2020年“配额”进口数量。






新西兰“特保”触发时间提前


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关于2020年度自新西兰进口有关农产品触发水平数量的公告》显示,2019年我国以在途方式进口的原产于新西兰的第一类农产品(税则号列04012000、04014000、04015000)已超过2020年进口触发水平数量。


这意味着,2020年进口于新西兰的奶及奶油已经不能适用我国与新西兰“协议配额”之内的协定税率。据悉,中国与新西兰签订的协定税率为0,而“配额”之外的进口自新西兰的奶及奶油的税率则均在10%以上。


据了解,我国从2009年开始对新西兰进口的乳制品实施特保措施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西兰政府自由贸易协定》,我国对自新西兰进口的四大类12个税号农产品(简称四大类农产品)实施特殊保障措施,包括奶及奶油、黄油、乳酪等。


但是由于来自新西兰的乳品数量过于“凶猛”,造成迄今以在途方式进口的数量已经超过2020年的进口触发水平数量。


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进口自新西兰的“未浓缩及未加糖的乳及奶油”2019年的触发水平数量为2223吨,累计进口量为5143.786吨,其中以在途方式进口量为2920.786吨。而以在途方式进口量已经超过了2020年度的触发水平2335吨,因此2020年实际可进口的触发水平数量为0。


同样,进口自新西兰的“固状乳及奶油”2019年的触发水平数量为162482吨,累计进口量为341710.906吨,其中以在途方式进口量为179228.906吨。以在途方式进口量已经超过了2020年的触发水平数量170606吨,因此2020年实际可进口的触发水平数量也为0。


《乳业财经》统计,我国进口自新西兰的奶制品触发日期越来越提前。从2009年8月13日、2010年4月12日、2011年3月9日、2012年2月22日,再到2019年,新西兰鲜奶和奶酪还没进入新年就已经把配额用完。






国内进口奶需求大


其实,在新西兰乳制品进口量日益提前触发“特保”的背后,存在着国内进口商争夺免税“配额”制度的现象。


有业内人士表示,由于配额内的进口产品实施零关税,超过配额后就实行10%以上的最惠国关税,这就形成了进口商都希望赶早进口争取享受零关税的局面,这就从客观上造成了“越抢越早”,使得触发日期也一再提前。


从另一面来说,也反映出国内对进口乳需求量的提升。新西兰是我国最大的乳制品进口国,国内乳品市场对新西兰进口乳一直有着特殊“感情”。有业内人士指出,中国和新西兰签署这一协定的时间已经有十多年,十年来两国的贸易迅猛增长,尤其是以乳制品见长的新西兰将中国视为了巨大市场。


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1-11日,我国共计进口各类乳制品271.42吨,同比增加12.6%,其中,从新西兰进口乳制品达107.8万吨,占比40%。在乳制品品类中,我国大包粉进口量的75%来自新西兰,1-11月我国从新西兰进口大包粉68.8吨,同比增加26.2%。


据了解,国内乳制品需求量增长的同时,国内原奶供应不足等因素是乳品进口增加的主要原因。另外,国内原奶成本相比国外要高,同样也致使国内企业更倾向于进口。业内预测,未来几年中国仍将成为全球主要的乳品进口国。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目前多家大型乳企都已在新西兰布局牧场。






103家乳企获准进入中国


2019年,国内知名乳企海外并购动作频频。2019年8月1日,伊利全资子公司正式完成对新西兰第二大乳业合作社威士兰乳业的收购,共斥资2.43亿新西兰元(约11亿元人民币)。


据悉,威士兰的原奶供应量占新西兰原奶供应总量约4%。伊利执行总裁张剑秋表示,新西兰有非常好的奶源,成本也比较低、稳定性也比较好。


此外,光明、雅士利等国内乳企都在新西兰投资建厂,设立研发中心。目前,国内企业已经成为新西兰乳制品产业最大的海外投资者。而新西兰超过一半的乳制品都出口到中国,占据了国内24%的进口奶市场份额、52%的奶酪进口量,以及达到87%的黄油进口量。


业内人士分析,除了自然条件优越之外,2008年中国和新西兰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贸易成本大大降低,也是中国乳企集中布局新西兰的重要原因。


根据2018-2019中国乳品行业大数据分析报告显示,我国乳制品的人均消费量为36.2公斤,相当于世界人均消费量的三分之一和发展中国家人均消费量的二分之一。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人均消费量将持续提升,市场将不断扩大。


同时,部分品类也进入了高增长阶段,酸奶迎来2000亿元市场;干乳制品是未来发展方向,奶酪(芝士)产品即将爆发;低温巴氏奶空间较大。由此,国内乳企对上游原奶的需求量也将越来越大。


乳财传媒出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