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商标注册 >

万年历2006年农历表(万年历2007年农历阳历表)

所谓历法,其实就是根据天象转换以及自然规律等推算出来的一种时间间隔,从而达到对年、月、日、时、分、秒、以及春夏秋冬四季变化的有效判断。


就拿我国来说,现如今普遍使用的是一种名为“格里高利历”的国际历法,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公历”或者“阳历”。





除此以外,现代被我国广泛使用的还有一种发源于我国的传统历法,也称“农历”或者“阴历”。


但事实上,我国也不是从始至终就只有“农历”这一种历法。


严格来说,我国古代历法的变迁,其实就跟古代政权的更替一样,也是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变革,这才伴随着对天文学研究程度的日益加深,逐渐形成了现如今的“农历”。


就好比《二十四史》中的“律历志”,作为从古至今一路传承下来的官方正史,其严谨程度应该还是足够的吧?


可光是这其中所收录的颁行过的、以及没有颁行过的古代历法都达到了近100种的程度。





就拿《颛顼历》来说,作为一种自秦朝时期就已经普遍使用的历法,其并没有随着秦朝的覆灭而覆灭,而是被西汉顺理成章的给继承了。


但是在到了汉武帝执政之时,很多研究天文的官员都发现《颛顼历》其实还是有着一定的误差的,故而便在司马迁的倡议下,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历法变革”。


先后由侍郎尊大、典星射姓、治历邓平、长乐司马可等二十余人制定了十余部历法,《太初历》也因此而脱颖而出,成了汉武新历。


那么由此也就带来一个问题,古代又没有现代这样的天文观测手段,又是如何去保证这些历法的准确性的呢?





古人如何验证历法的准确性

毕竟没有现代这样先进的观测手段,甚至连个望远镜都没有,对于天象的观测俨然就只能以肉眼观测为主不是吗?


可事实上,古人还真就是贫肉眼观测以及一系列的计算来验证历法的准确性的,顶多也就是建个观星台,好让自己离天空更近一点。


大家想啊,历法跟天象以及自然规律等因素强相关,而日夜更替、春夏秋冬这样的四季变化都是规律性的。





既然有规律,那么它就一定存在一个周期,就好现代的一天是二十四小时,古代的一天是十二时辰,或者按照历法的不同而将“一天”分为“100刻”、“110刻”、甚至是“120刻”。


那么这些时辰又该如何去验证呢?相信有很多人其实已经知道了,没错,就是“日晷”。


再比如“一年”,这一点其实跟古人的“二十四节气”相关,古人往往是通过一种名为“高表测影法”的观测手段来计算“黄道周期”,也就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





简单来说就是在地面上垂直树立一根高大的杆子,叫做“表”,然后再在南北方向水平于地面放置一根横着的杆子,也就是“圭”。


继而就是花费一段相当漫长的时间去观察了,等表投在圭上的影子发生了周期性的变化之时,这一个周期便是“一年”,也就是365天。





二十四节气的变化也正是在这个观测的过程中,通过结合当时的实际气候条件,按十五天一个等比例分成的。就好比冬至、夏至什么的,每年冬至之时,刚好就是“表”的影子最长的一天,夏至则相反。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这也不对呀,二十四节气各自间隔15天,十分均衡,那这月份又是如何验证的呢?


就好比有的月份31天,有的月份30天,就连二月,除了闰年29天以外,甚至在遇到了“大建”的时候还会是30天,显然不可能是随便增减的。





诚然,确实不是随便增减,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否则月份这一栏可就乱了,但古人在验证月份的时候,靠的却不是“黄道”,而是“月相”,也就是古人在地球上看到的圆月或者月牙的周期性过程。


换言之,就是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





但是想必大家也应该都清楚,月相的周期性变化跟月球、地球、以及太阳三者的位置有关,而三者里面相对来说只有太阳的位置不变,这里不算太阳公转轨道。


这也就意味着单纯的观测月牙的周期性变化实则并不能精确的验证“月份”的准确度,那么该怎么办呢?


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再找到一个“不变的量”,即“日食”或者“月食”,也就是三者各自运行轨道平面的相交点,也就是“食限”。





不过由于月食的发生时间并不是固定的一天,而是农历每月的十五、或者十六,所以古人验证月份普遍用的是“日食”。


就好比《明史》所记载的,“崇祯二年五月乙酉朔日食,礼部侍郎徐光启依西法预推,顺天府见食二分有奇,琼州食既,大宁以北不食。”


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利用“日食”验证月份的一个过程。因为从日食发生的时间点来看,每一次日食发生的时间、甚至地点都是有着周期性变化的。


而且从现代农历来看,每一次日食发生的时间一定是“初一”,也称“朔”。





就好比2002年6月11日,在甘肃、青海、西藏等地都能看到的日环食,那天就是农历五月初一;


再比如2006年3月29日的日全食,西部地区可以看到日偏食,那一天是农历三月初一。


大家有兴趣的可以通过万年历来查一下,包括发生于国外其他地区的日食,但是别忘了加上当地的时差哦。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0年的6月21日,在我国西藏、四川、贵州、湖南、江西、福建、台湾等地还可以看见一次精彩绝伦的“日环食”。


那天同样是“初一”,农历五月初一,亦是父亲节,在此向天下所有父亲表示祝福。





至于地点的周期性变化则相对复杂,还必须要加上一个时间跨度长达6585.32天的“沙罗周期”。


也就是同一观测地点的日食或者月食从全食到下次全食的循环周期。从2002年6月11日到2020年的6月21日,刚好就是一个“沙罗周期”。


古人也正是通过这诸多的天文周期性规律,从而经过严密的推算来验证历法的准确与否。



【end】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