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商标注册 >

下罗中国银行开户行(下沙中国银行开户行全称)


梅列区情概述



陈大镇概述


一、基本情况


位于三明市区西北部,距市区5公里,福银、泉三高速公路穿境并互通,下辖8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户籍人口1.0万人,其中农村人口6535人。区域面积183.22平方公里,耕地7982亩,果园1.55万亩,林地18万亩,其中毛竹山1.46万亩,林木蓄积量16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7%。辖内有国家、省、市、区属企事业单位及民营企业115家。境内有国家4A级旅游区瑞云山、省级森林公园金丝湾、大佑山和真仙山等景区、景点以及四星级亿龙山庄国际大酒店,碧溪河将成为市区饮用水第二水源。


二、镇情特点


陈大镇围绕中心城镇发展战略,立足城郊优势、交通优势、生态优势、资源优势,以“融入主轴,争先作为,打造宜居宜游新城区”为工作目标,发展设施农业、精细农业等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市级柑桔特色农业示范镇建设,培育并形成“一村一品”示范村和专业村;发展以美化生活的鲜花、高效果业为主的彩色产业,依托碧溪村葡萄种植、砂蕉村好多多超市高效特色农业生产示范片,建成集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千亩公路沿线标准化农业示范基地;利用市区近郊和森林覆盖率高的优势,发展生态、健身、农家乐等旅游项目。


三、工作品牌


曾荣获省级文明镇、省环境优美乡镇、省级第二届科普先进乡镇、省级政务公开示范乡镇、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市级平安乡镇、市级新农村建设先进试点镇、市林权制度改革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10年被确定为三明市中心镇。



瑞云社区


一、基本情况


位于陈大镇本点,住户1356户3511人,党员32人。片区有市、区属、企事业单位和民营企业43家,设有9个生活小区,21个居民小组,是集镇商业贸易、文化教育、休憩娱乐中心。


二、居情特点


在全市率先成立居家养老服务站,站内设娱乐活动室、日间照料室、图书阅览室、法律咨询室等,以无偿、低偿服务方式为辖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文化教育、体育健身、志愿服务等六类服务。


三、工作品牌


曾荣获市充分就业社区、区文明社区等荣誉称号。



大源村


一、基本情况


距市区6公里,辖大源、高源、斑竹溪3个自然村,农户213户817人,党员33人。山地2.6万亩,果园1200亩,农田790亩。曾荣获市、区文明村称号。高源工业园、四星级亿龙山庄国际大酒店、瑞云山水墅别墅区座落辖内。


二、村情特点


辖内国家4A级旅游区——瑞云山风景区,属典型的火山岩地貌,有峰、石、藤、瀑、庙宇等景观,有高288米的天然坐佛,堪称奇观。成立绿园柑桔合作社,加强柑桔的生产管理,推广矮化开心形修剪新技术,实现产供销一体化。


三、主要民俗


农历二月二十七日(定光佛生日)在信奉佛、道两教的瑞云古寺举行祭祀活动;正月十四举办元宵灯会。



陈墩村


一、基本情况


镇政府所在地,距市区4公里,福银高速公路三明连接线穿村而过,辖肖上、肖下、下罗、天坑4个自然村,农户299户1159人,党员33人。耕地560亩,山林5100亩,果园300亩。村民以种植蔬菜、养殖生猪及从事第三产业为主。


二、村情特点


地理位置优越,乌丘陈墩新村规划建设已纳入市区总体规划,并与三明城市物流园相衔接。近郊农业特色明显,引进太空西红柿、泰国玉葫等新品种,大力发展蔬菜种植,每年为城市提供2000多吨蔬菜。引资兴建三元轧辊、明福琼脂等民营企业,提供就业职位300多个。富余劳动力在镇本点从事餐饮、运输服务业。


三、主要民俗


农历三月初三在新兴阁举行祭祀活动;农历六月十三日在圆通庵举行祭祀活动;汉剧口头相传流传至今。



棕南村


一、基本情况


距市区12公里,辖南岐、底坑、前坑3个自然村,农户215户778人,党员35人。耕地560亩,山林2.3万亩,果园1500亩。村域有农民公园、金丝湾森林公园、中南山庄、天一山庄等旅游休闲景点。


二、村情特点


绿园柑桔合作社在该村建立陈大镇第一个大棚生产基地,引进台湾碧绿苦瓜、台湾网纹甜瓜、中农8号刺瓜等9个优良品种进行试验种植,特别是试种成功的网纹甜瓜被超市全额定购。与三明好多多超市合作,成立好多多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采用“公司 合作社 基地 农户”生产模式,以绿色标准生产果蔬产品,实现产供销一体化。荣获省级生态村称号。


三、主要民俗


前坑村农历正月十一、二月二十九日、七月十五日举办庙会;底坑村正月十四日在欧阳真仙庙举办庙会。



长溪村


一、基本情况


距市区19公里,辖坑源、红岭、溪垅、山口4个自然村,农户166户620人,党员21人。山林1.8万亩,其中国家级生态公益林4725亩,省级生态公益林1472亩;耕地1265亩。


二、村情特点


土质肥沃、气候温暖,主要种植毛竹、烟叶、柑桔等经济作物。辖内大佑山海拨1276.3米,属白垩系火山凝灰岩,构成相似雁荡山的流汶岩景观,有红豆杉、三尖杉等珍稀树种,猕猴、岩羊、狗熊等珍禽异兽,是集登山、露营、观日、朝圣、攀岩、考古、民俗风情、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生态、健身、民俗游理想地。


三、主要民俗


形似“土楼”的茂安堡位于红岭茂,清咸丰戊午年(1857年)兴建,是一座集生活起居、军事防御、文化娱乐为一体的晚清大型围廊院落式建筑;汉剧口头相传流传至今。



碧溪村


一、基本情况


位于明溪、沙县、梅列交界处,属边老少乡村,1985年被三明市确定为梅列区唯一革命老区村, 距市区21公里。辖村头、村尾、神坑、池下4个自然村,农户423户1561人,其中畲族58户263人,党员46人。山林2.6万亩,耕地1940亩。


二、村情特点


集体收入以林业为主,其中毛竹2000多亩,集体果场300亩。开展土地平整,千亩土地形成“渠相通、路相连、埂成线、田成方”现代耕作区,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村会协作”,加快种植品种更新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引进红提葡萄拱棚避雨栽培、麒麟西瓜设施栽培新技术,种植“碧乡情”麒麟西瓜100多亩。


三、主要民俗


该村畲族人长期流传下来的板凳龙、地方戏。



渔溪村


一、基本情况


距市区21公里,辖花桥上、花桥下、嫩坑3个自然村,农户170户608人,党员30人。山林2.8万亩,耕地1110亩,果园1100亩。曾荣获全国绿化千佳村、全国优秀计生协会、省级明星村、省普法先进村、省巾帼示范村、省第十届文明村镇、省级生态村等称号,并通过省文明新村“精品”村检查验收,是三明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二、村情特点


种植柑桔、烟叶等农作物,开展毛竹丰产林和速生丰产林培育,壮大林木产业。成立渔溪村柑桔协会,推广矮化开心形修剪新技术,种植柑桔1750亩;依托三友烟草合作社,采取“统一播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植保防治、统一烘烤”等措施,种植烟叶350亩,生产的上等烟比例名列全省前茅;以三合果蔬合作社为龙头,开展无公害毛豆订单生产,种植订单毛豆600亩,并利用冬闲田,生产订单泡菜。



砂蕉村


一、基本情况


距市区17公里,与明溪县紫云村毗邻,辖砂坪、杉板坑和布头3个自然村,174户641人,党员23人。山林1.8万亩,耕地1260亩,果园996亩。曾荣获市级文明村、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二、村情特点


大力发展订单特色农业,发展合作组织,绿园合作社与三明市好多多超市合作在当地建成120多亩蔬菜大棚基地,以绿色标准生产果蔬产品;采取“产销订单”形式,与超市、酒店建立直供直销、配送经营流通体系;引进台湾龙须菜、草莓、太空西红柿等珍稀瓜果蔬菜品种。


三、主要民俗


正月在民主公庙、峡面庵、欧阳庙举行祭祀活动。



台溪村


一、基本情况


距市区约17公里,辖安居坂、忠山坂、上台、中台、叶坑、双江6个自然村,农户225户853人,党员34人。山林7.6万亩,农田800多亩,果园2300亩,毛竹山7000多亩。


二、村情特点


林业是支柱产业,建有毛竹、柑橘等生产基地,获得省、市绿色食品荣誉称号。引进佳盛木业、永鑫矿业、鑫隆化工等企业落户。


三、主要民俗


相传200年的双江吴氏族谱,是该村保存最完好的族谱,记录了吴氏家族几十代的历史,也是研究该村人口发展的一份重要资料。



洋溪乡概述


一、基本情况


位于市区东北部,毗邻徐碧街道、三元区中村乡、沙县凤岗街道、大洛镇,距市区及沙县城区均为15公里,规划中的三明至沙县快速通道穿境而过;下辖8个行政村,户籍人口0.88万人,其中农村人口8328人。区域面积68.9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23万亩(省直控蔬菜基地2100 亩)、林地7.5万亩(毛竹林4.2万亩)。森林资源丰富,竹业是支柱产业,全国18大毛竹基地之一,盛产毛竹、鲜笋、笋干、蔬菜、柑桔等。辖内有国家、省、市、区属企事业单位及民营企业70多家。闽西北最大的500千伏变电站坐落境内。


二、乡情特点


洋溪乡紧扣“工业强乡、做精农业、三产旺乡”主线,发挥洋溪在市县一体化节点作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工业发展迅速,已开发工业用地近千亩,初步形成以机械铸造、食品加工为主的产业格局。城郊农业发展迅速,高山蔬菜、大棚蔬菜、花卉、烟叶种植颇具规模;村民有外出经营小吃的传统;小流域综合整治项目已全面完成并顺利通过市、区两级验收。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实现村村通水泥路,村村通闭路电视网和宽带网。村级卫生所设施完善,新农合参合率达90%以上。


三、工作品牌


曾荣获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先进集体、省级科技示范乡、省级综治工作先进乡、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等荣誉称号。羊口仔村获06-08省级文明村,岩兜村荣获省级生态村称号。2010年被三明市确定为中心乡。



新街村


一、基本情况


乡政府所在地,辖后坪、中山、水尾、村尾、街南、街北、郭山、城头8个自然村,农户439户1600多人。林地1.35万亩,其中毛竹丰产林2500亩,耕地1700亩,蔬菜500多亩。


二、村情特点


种植毛竹、黄花菜、柑和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等农作物,是市区、沙县生鲜蔬菜供应地之一。曾荣获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区文明村、区敬老模范村等荣誉称号。


三、主要民俗


有清末古民居建筑十多座和建于清末水尾万福石拱桥;南山下兴化寺规模较大,分上中下三殿,抗战时期,福州高级中学初中部迁至此寺办学,现古寺已荒废,仅存遗址;逢年过节举办迎烛桥、闹花灯、包米粿等活动。



上街村


一、基本情况


是洋溪乡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行政村,坐落于锣钹顶北面山脚盆地,距205国道4公里,距市区12公里。辖上街道、池后、后门山、楷头、横坑、吴山峡6个自然村,农户464户1848人,党员46人。林地6000多亩,其中丰产毛竹林2200亩,耕地2200亩,800亩蔬菜基地被省政府列为直控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二、村情特点


大多数村民系早年由闽南一带迁徙定居,有闽台五缘中的地缘、血缘优势,有多户港属,并有久居海外的华人华侨。建有读书屋、活动室、棋牌室等,为村民提供休闲场所。


三、主要民俗


  有古井、古桥、旧巷、古炮楼、教堂和20余座古民居建筑,清末年间设立的禁赌牌,至今仍在警示世人;逢年过节举行迎烛桥、闹花灯、包米粿等活动。



羊口仔村


一、基本情况


位于三明市郊,距市区8公里,距沙县12公里,是“三明—沙县”的重要节点,205国道、鹰厦铁路横穿境内,辖羊口仔、半路洋、殿峡3个自然村,农户171户623人。山林1万亩,耕地463亩。


二、村情特点


逐步形成以农业生产为主、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的现代城郊型经济。马林桥、情人谷等景点是科普教育、休闲、旅游的好去处;华盛集团、雪津物流等17家企业入驻;曾荣获省级文明村、市级明星村等荣誉称号,是三明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三、主要民俗


逢年过节举行游园、包米粿等活动。



孝坑村


一、基本情况


位于锣拔顶山脚,离205国道7公里,距市区18公里,辖下村、白玉坂、乾头、孝坑、下西坑、棉竹山、池山、杨仔岭8个自然村,农户268户1097人。竹林5000亩,农田2500亩。


二、村情特点


种植水稻、毛竹、笋、柑桔等农作物。小型水力发电站4座,邮电通讯设施完善,移动通讯信号全覆盖,有农家书屋、村级卫生所、运动健身场所等。曾荣获区级文明村荣誉称号。


三、主要民俗


每年举办农民运动会、快乐夏令营。逢年过节举办迎烛桥、闹花灯、包米粿等活动。



饱饭坑村


一、基本情况


位于锣拔顶山脚,距205国道12公里,距市区25公里。辖饱饭坑、官田2个自然村,农户161户620人,党员21人。耕地976亩,林地3100亩,其中毛竹2460亩,杉木林400亩。


二、村情特点


是乡毛竹主产地之一,种植柑桔和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等农作物,有竹乡食品厂,年产腌笋20多吨,销往全国各地;村部内设图书室、阅览室、老人活动室。


三、主要民俗


有菩萨岩、后洋岩古寺庙2座,逢年过节举办庙会。



下坑村


一、基本情况


位于三明市郊,辖下坑、禾坪头、后峡、盖竹山、山盂、冯山坪等6个自然村,农户287户1150人,党员42人。耕地2136 亩,山林1.7万亩,其中毛竹林1.2万亩。


二、村情特点


经济来源主要是林业生产和种植水稻、地瓜、蔬菜、柑桔等农作物。拥有2座发电功率分别为100、150千瓦时电站。有毛竹加工厂,生产豪华竹凉席、竹胶板、筷子、窗帘等,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村部设有活动室、图书室、阅览室及600平方米水泥操场。


三、主要民俗


有观音大士、真武大帝、仙奶殿、齐天大圣、十八罗汉等古寺庙。逢年过节举行迎烛桥、闹花灯、包米粿等活动。



连茂村


一、基本情况


位于锣拔顶山脚,辖东华、西华、圳后、连江茂等自然村,农户177户686人,党员22人。耕地1023亩,山林7082亩,其中毛竹山3100亩。


二、村情特点


是乡毛竹产地之一,种植柑桔和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等农作物,有香心厂、花枝竹厂和竹篾加工厂等,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村部内设图书室、阅览室、老人活动室。


三、主要民俗


有高岩宫、大峰山、三门岩、苦竹崎等古寺庙,逢年过节举行迎烛桥、闹花灯、包米粿等活动。



岩兜村


一、基本情况


位于三明东北部,距乡政府10公里,与沙县交界,海拔800多米,是梅列区海拔最高的行政村。农户156户598人。山林7350亩,耕地1103亩,反季节蔬菜300多亩,毛竹山2400亩。


二、村情特点


利用海拔高的优势,种植高山反季节蔬菜和竹林生产。村内建有乡村公园。荣获省级生态村、市级文明村、区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三、主要民俗


保留着传统的木屋建筑,逢年过节举办庙会。



列东街道概述


一、基本情况


位于风光秀丽的虎头山下、流光异彩的沙溪河畔,区域面积14.44平方公里,住户2.4万户,户籍人口5.4万人,暂住人口约1.04万人。下辖11个社区居委会、1个行政村,辖内有国家、省、市、区属企事业单位及民营企业1800多家。街道党工委有12个社区(村)党支部(总支、党委)、1个农村党总支和5个非公支部,共有党员1073人,辖区有各级文明单位215个,其中国家级文明单位9个,省级文明单位44个,市级文明单位78个,是市、区政治、经济、商贸中心,集环境、人文、教育、经济优势于一体,是文明创建、和谐发展的重要窗口。


二、街情特点


按照区委赋予街道“四个方面(班子建设、三产发展、创建和谐社区、机制体制创新)走在前头”的发展使命,街居干部群众团结一心、群策群力、奋发向上。街道经济稳步发展,全街工业总产值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约占全区总量的三分之一和四分之一;社区建设逐步形成“五个一”(每个社区一张图、每年一届邻里节、每幢楼栋一张卡、每个社工一个本、每卫生死角一元钱)社区基础工作模式。陆续推出了在全市、全省有一定影响的“邻里节”、“魅力社区”、“激情广场”和“好人建设”等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载体,培育了圳尾、江滨、东安、高岩等一批品牌社区,和谐社区建设成效斐然。


三、工作品牌


曾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全国社区共建共享先进街道、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示范街道等荣誉称号,连续四届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连续多年在全区绩效综合评比中荣获第一名。



一路社区


一、基本情况


东起新市北路,西至江滨公园,南接麒麟山,北抵东新一路,住宅楼41幢,住户1469户4793人,党员40人。片内有市地税局、市广电局、三明电视台、三明人民广播电台、市青少年宫、市书画院、市艺术馆、三明汽车客运站、三明学院附小等机关企事业单位。


二、居情特点


以创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教育型”社区为目标,联合辖区单位共驻共建,发挥社区文化宣传单位优势,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各种群众喜闻乐见、便于参与的广场文化和“你乐我乐,大家乐”纳凉晚会等文化活动。


三、工作品牌


曾荣获区文明单位、文明社区、平安社区等荣誉称号。



二路社区


一、基本情况


位于列东大街东侧,东起新市北路,西至三优街,南接东新二路,北抵东新三路,住宅楼60幢,住户2015户7480人,党员94名。片内有市公安局、市技术监督局、市水利局、市规划局、三明电大、市实验幼儿园等机关企事业单位。


二、居情特点


由始建于80年代的杜鹃新村和牡丹新村组成,是三明早期中心社区,现住居民四分之一是老年人,其中早期参加三明建设的老干部、老职工、离休干部居多;依托三明电大为学习阵地,发动群众开展创建学习型家庭、学习型楼院、学习型社区等活动。


三、工作品牌


曾荣获省科普示范社区、市文明社区等荣誉称号。



三路社区


一、基本情况


位于列东大街东侧,东起新市北路,西至列东大街,南接东新三路,北抵四路社区,住宅楼79幢,住户2161户6833人,党员57名。片内有市统战部、市体育局、三明二中、市劳动社保管理中心等机关企事业单位。


二、居情特点


依托市体育运动中心,积极开展社区健身活动。市体育场外侧两排数十年的大樟树及两层仿欧式建筑,是市民健身纳凉好去处。阳光城住宅区、新华都超市给社区增添了现代生活气息。


三、工作品牌


曾荣获省、市充分就业社区等荣誉称号。



四路社区


一、基本情况


东起石棉瓦厂后山,西至列东街,南接市体委,北抵东新五路,住宅楼152幢,住户2534户6509人,党员186名。片内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交通局、市人防办、市劳动就业中心、三明纺织有限公司等机关企事业单位,梅列区委、区政府所在地。


二、居情特点


居民原以三明纺织厂、立丰印染公司职工为主,下岗失业人员约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随着企业“退城入园”,社区管理也不断创新,从厂矿型社区发展成有别墅型的宏宇花园、“业主自治、委托服务”运作模式的玫瑰园、物业市场化管理的阳光城玫瑰新村等特色小区。


三、工作品牌


曾荣获省充分就业社区、省科普示范社区等荣誉称号。



江滨社区


一、基本情况


位于市区金融商贸中心地域,东起列东三优街,西至江滨公园,南接东新一路,北抵东新三路,住户1905户5487人,党员119人。片内有市国税局、市旅游局、市粮食局、市国投公司、市新华书店、建行三明支行、工行列东支行、列东百货等机关企事业单位。


二、居情特点


是三明模范老社区,传统商业圈满园春座落片区。2004年,在市、区政府的支持下,投入资金300多万元,对江滨小区进行全面改造,完善基础设施和防控体系,形成了半封闭式管理的平安小区。创建了社区“爱心超市”、“绿色网吧”、未成年人教育工作典型。


三、工作品牌


曾荣获全国学习型家庭创建示范社区、全国青年文明社区、全国未成年教育示范区、省文明社区、省科普示范社区等荣誉称号。



圳尾社区


一、基本情况


东起虎头山脚,西至新市北路,南接市图书馆,北抵市教育局。住户2037户6009人,党员74名。片内有市教育局、市林业局、市环保局、市科技局、武警三明支队、三明卫校等机关企事业单位。


二、居情特点


是三明模范老社区,乔石、李瑞环、丁关根、宋平等中央领导曾莅临视察,李瑞环同志视察后欣然命笔题词“好在共建、贵在坚持”。社区发挥模范社区的传统优势,率先在全市设立“公共服务站”,社区居民群众凭一张“便民服务卡”,即可享受政策咨询、法律援助、就学就业帮扶、医疗保健指导、家教家政、救急等服务;建立社区老年人信息库,开展全省“居家养老”试点工作,发动片区各单位和志愿者等开展低偿或无偿慰老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全方面的服务;社区“让陌生的人熟悉起来,让苦闷的人快乐起来,让疲劳的人放松起来,让困难的人温暖起来,让居家的人舒适起来,让陋习的人文明起来”的创建活动,使社区居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三、工作品牌


曾荣获全国模范居委会、全国创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国家级先进文化社区、全国文明社区等荣誉称号,原社区居委会主任谢丽芳当选党的十六大代表。



梅岭社区


一、基本情况


东起新市北路,西至列东三优街,南接东新一路,北抵东新二路,住宅楼81幢,住户2160户6736人,党员59名。片内有市总工会、市邮政局、市财政局、市实验小学等机关企事业单位,市政府所在地。


二、居情特点


片内居民以市直机关工作人员为主,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坐落片区。社区围绕便民、利民、安民工作为重点,建立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社区服务管理站、社区市民学校、社区老年协会、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等。


三、工作品牌


曾荣获省依法治省工作先进单位、省科普示范社区、市文明社区、市卫生示范社区、市充分就业社区等荣誉称号。



高岩社区


一、基本情况


东起虎头山下,西至新市北路,南接麒麟山,北抵市图书馆,住宅楼89幢,住户2081户8025人,党员49名。片内有三明高等技术学院、列东中学、市特殊教育学校、市图书馆等机关企事业单位,市委、市人大、市政协、三明军分区所在地。


二、居情特点


是三明市政治、文化、信息中心,片内高岩小区在原三明食品厂厂区上,最早成片开发建设、规模较大的商住小区。社区把创建“平安高岩”作为工作重点,完善综治“11211”工程网络,实行 “1 N” 警务室管理新模式,设立综治服务站,警民联手,群防群治。依托共建单位资源优势,在全市率先开展市级“社区信息化”试点工作,开设社区综合信息服务网站、成立电子阅览室学习交流中心、创建多媒体信息发布平台、开辟社区党员IPTV电视远程教育渠道,打造“数字高岩”品牌,正在申报“福建省社区信息化建设试点”社区。


三、工作品牌


曾荣获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科普示范社区、省充分就业社区、市文明示范社区等荣誉称号。片内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黄金莲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社区民警陈斌被评为全国优秀民警、省新长征突击手。



崇桂社区


一、基本情况


东起三优街,西至江滨路,南接东新三路,北抵东新四路,住宅楼66幢,住户2010户5146人,与列东村农居穿插。片内有市行政服务中心、市国地资源局、市烟草局等机关企事业单位。


二、居情特点


地处城区中心地带,社区内有四条南北向和两条东西向商业街,各商业网点368多家,大中型商业设施有梅列综合市场、新华都超市、家德福购物广场、好多多量贩超市、佳嘉惠超市、市新华书店等。2007年3月被国家商贸部授予“全国社区商业示范社区”称号。广泛开展双拥进社区活动,以“共建文明社区,同享幸福生活”为主题,与三明陆军预备役通信团开展共建活动,增进军民团结。


三、工作品牌


曾荣获全国社区商业示范社区、省科普示范社区、省社区就业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东安社区


一、基本情况


东起列东街,西至沙溪河东岸,南接东新四路,北抵东新五路,住宅楼71幢,住户2548户7606人,党员105名。片内有农行三明分行、市人寿保险公司、三明石油公司、东安小学等企事业单位。


二、居情特点


成立全市首个社区党委、首个小区支部和楼幢支部,开设全市首个“社区百事通”网站,建立“四室四站四中心”,搭建社区与居民的沟通桥梁。成立全市首个宣传文化中心站、社区文化广场、巷道棋牌走廊、江滨露天舞场等文化阵地,活跃了居民文化生活。2008年市、区投资400多万元,对东新小区进行基础设施改造,建成集“平安、绿化、美化、休闲”于一体的市级精品小区。


三、工作品牌


曾荣获省巾帼文明岗、省文明安全小区、省充分就业社区、市文明小区、市精品小区等荣誉称号。居民魏春华被评为省优秀中心户长;社区党委书记、主任邱菊珍被评为三明市“十佳文明市民”、荣获省“五一劳动奖章”。2009年10月省委书记卢展工、12月新任省委书记孙春兰先后莅临东安社区视察。



新和社区


一、基本情况


东起列东街,西至江滨路,南接东新四路,北抵东安路,住户3163户,党员81名,片内有市委党校、市电业局、人行三明市中心支行、梅列区法院、列东街道办事处等机关企事业单位。 


二、居情特点


2008年9月新成立。本着“以人为本,服务社群,整合资源,共建文明”宗旨,采取低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专业服务队伍与志愿者服务队伍相结合,为社区残疾人、老年人、优抚对象、弱势群体提供福利性服务。



列东村


一、基本情况


位于城区中心,农户291户738人,党员43人。耕地200亩,山林1.96万亩,果园800亩,房产2.8万平方米。


二、村情特点


是梅列区三个城中村之一。建立和完善村民退休金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奖学金制度和优抚金制度。创办文技校、婚育学校、老年学校、文化站、图书室等,建立村民代表议事制度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规范和完善了村规民约,村务管理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轨道。曾荣获全国计划生育协会先进单位、全国财务规范化示点村、省级明星村、省级老年协会先进单位、省级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三、主要民俗


农历除夕制作米果、糍粑庆祝新春佳节,端午节包粽子划龙舟;六月初一至十五举办庙会。



列西街道概述


一、基本情况


位于市区沙溪河西岸,与列东街道隔河相望,列东、梅列、徐碧三座大桥连通沙溪两岸,具有得天独厚的生产生活环境。区域面积56.17平方公里,下辖8个社区居委会、2个行政村,户籍人口4.0万人,暂住人口约0.73万人。辖内有国家、省、市、区属企事业单位及民营企业270多家。


二、街情特色


街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呈现三大特色,即丰富的人文资源。列西历史文化底蕴浑厚,拥有正顺庙、谢佑将军庙、天后宫、列西古城门、五仙姑庙等10多处风景名胜,是休闲、朝圣的好去处;优越的人力资源。本地居民有从事商贸、营销、餐饮服务的传统,具有丰富的商贸、营销、管理、服务等经验,是发展列西不可忽视的力量。同时,列西房租低廉,手工加工企业多,就业机会大,是外来务工人员的理想聚集地,数以万计的外来流动人口为城市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宽松的发展环境。工业起步早、基础厚,辖区大中型企业达30多家,其中福建省最大的钢铁企业和福建梅列经济开发区落户列西,拥有冶金、化工、煤炭、机械、纺织、塑料、建材、林产品加工等工业企业;市郊农业“三场”是市区主要果蔬种植基地和各种畜禽养殖基地。多年的旧城改造,建成水榭新城、盛景嘉园、滨江新城等一批依山傍水、宽领域的高尚住宅区。


三、工作品牌


曾荣获市文化先进乡(镇、街道)、市第九届文明单位、市平安街道、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获得市重点乡镇工业发展竞赛三等奖。


四、环境建设


完善列西区域专业商贸规划,以西江滨路为主体打造三明风情街路、以列西街为主体打造文化休闲街路、以工业北路为主体打造建材五金街路,列西将日益成为客商理想的投资选择地。



富华社区


一、基本情况


位于梅列大桥西端南侧,是列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住户4121户12012人,党员47人。片内有市博物馆、列西街道办事处等机关事业单位。


二、居情特点


社区经上世纪90年代实施列西旧城改造,面貌焕然一新。社区成立红烛志愿社、社区居民之家,组建多支社区业余文化队伍,多次在市区文体活动中获奖。片内的正顺庙有700多年历史,为第六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为三明博物馆,馆藏文物300多件,展出了三明人民在各个革命时期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光荣历史,是三明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三、工作品牌


曾荣获省科普示范社区、省充分就业社区、省商业网点示范社区等荣誉称号。



龙岗社区


一、基本情况


位于梅列大桥西端西北侧,住宅楼62幢,住户1406户3869人,党员31人。片内有三明市实验中学、梅列区医院等企事业单位,私企120余家。


二、居情特点


片区经近几年来实施旧城改造,建成水榭坊、龙岗坊、盛景嘉园商住区及安置房,楼幢具有时代气息。梅列大桥引桥开通,出行更加便捷;片内有双语幼儿园、市实验中学、好多多超市;社区成立新居民之家——党员服务站,开通红星服务热线,完善小区“三防”设施。以茶、古玩、字画为特色的三明茶街落户盛景嘉园,凸显其区域价值和文化魅力。



北山社区


一、基本情况


东起工业北路,西至三钢高速线材厂,南接青山社区、北抵北山新村,住户472户1312人,党员8人。


二、居情特色


处于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较多。居委会成立社区非正规劳动组织,为“4050”、“4555”人员办理社保养老保险补贴,真诚为下岗失业人员排忧解难。



翁墩社区


一、基本情况


东起沙溪河畔,西连翁墩后山,南接徐碧大桥西头,北抵陈大铁路道口,住户835户2368人,党员25人,片内有中石化油库、三明车站东站等企事业单位。


二、居情特色


原属三明水泥厂厂矿社区,居民百分之八十是厂矿职工和家属,下岗退休人员多。社区积极谋划“社区服务新干线——三社两阵地”工程的创建,一是先锋社:建立教育管理服务党员系统工作机制;二是读书社:围绕相关主题开展读书学习教育;三是同心社: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再就业技能培训服务,成立全市第一个“社企就业互助联谊会”,解决就业问题。春蕾阵地:旨在培养青少年和学生优良品质;夕阳阵地:优化活动资源,让老年人来社区活动更加便利。三明水泥厂“退城入园”,滨江新城、三明城市物流园等建成,使翁墩社区成为城市一道风景线。


三、工作品牌


荣获省充分就业社区称号。



青山社区


一、基本情况


南起三钢集团公司大门、北抵列西道口内的办公场所及居民生活片区,住宅楼134憧,住户5266户14743人,党员39名。片内有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市第五医院、市第十中学、青山小学、三钢公安分局、市七0五台等企事业单位。


二、居情特点


由原三钢公司青山、钢花、创新三个居委会整合而成,居民主要是三钢集团公司职工和家属。社区依托三钢的文体馆、俱乐部、图书馆、游泳池、健身房等文化娱乐场所,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丰富和活跃了社区居民业余生活。社区规范化管理,建立数据库,实现无纸化办公。坚持“共驻共建,资源共享”,为三钢片区居民提供良好的社区服务。


三、工作品牌


 曾荣获省社区建设示范社区、省文明社区、省充分就业先进单位、省巾帼文明岗等荣誉称号。



群英社区


一、基本情况


位于三钢小高炉片区,住宅楼133幢,住户3329户10096人,大部分是三钢(集团)公司的职工和家属,现有党员 16人。


二、居情特色


原属厂矿社区,生活设施齐全,社区内有中学、小学、幼儿园、医院门诊部、邮政金融、农贸市场、室内老年活动中心、职工之家、公园。“搭建社区网络平台,凝聚共驻共建合力”是社区特色工作,社区以网络为核心,适时发布社区政务、事务及中心工作信息,让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建设。


三、工作品牌


曾荣获省科普示范社区称号。



小蕉社区


一、基本情况


位于三明市郊,离市区12公里,住宅楼30幢,住户600多户1998人,党员12人。片内有小蕉轧钢厂、小蕉农场、小蕉小学等单位。


二、居情特色


属城效型社区,居民主要是三钢小蕉轧钢厂职工和家属。片内环境优美,生活设施完善,有公园、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文体活动中心、小蕉文化广场、多功能塑胶体育场、警务室、小学、幼儿园、农贸市场等;社区成立民兵管乐队、业余南音演唱队、篮球队并参加省、市、区文体比赛获得佳绩,丰富了社区居民生活;社区正逐步建设成人际关系融洽、环境舒适优雅、管理规范有序、服务完善的和谐社区。


三、工作品牌


曾荣获全国文化先进社区、省高质量高标准文明安全小区、省科普示范社区等荣誉称号。



中台社区


一、基本情况


位于三明市郊区,住户163户430人,党员17人。


二、居情特点


  社区与辖区单位台江林业采育场长期形成息息相关、资源共享关系。社区居民百分之八十为老年人,且残疾人较多;社区积极组建党员、团员志愿者建立困难群众帮扶台帐,落实“一帮一”帮扶责任制,对群众的帮扶工作做到全方位覆盖。建立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三、工作品牌


曾荣获区文明社区称号。



列西村


一、基本情况


位于城区沙溪河西岸,面积约14平方公里,辖封侯、富华、仁义、新村、翁墩6个村民小组(片区),住户680户1695人,党员65人。


二、村情特色


是梅列区三个城中村之一。建立和完善村民退休金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奖学金制度和优抚金制度。依托区位优势,市区借旧城改造契机,发展房屋租赁;远郊依托三钢和梅列经济开发区,发展下游企业和配套生产;近郊发展农家休闲度假及第一产业。


三、主要民俗


传统端午节赛龙舟成为三明节日盛景。有正顺庙、谢佑将军庙、天后宫、列西古城门、五仙姑庙等古建筑。长亭小调口头相传流传至今。



小蕉村


一、基本情况


位于三明市西郊,距离市中心10公里,农户75户278人,耕地815亩,山林1.76万亩,其中毛竹1000亩,果园124亩。


二、村情特点


属丘陵地带,群山环抱。上世纪70年代,三明钢铁厂在此建立轧钢厂,开辟三钢到小蕉的公路,农业部门在村中建立渔牧场、园艺场和林场。梅列经济开发区的开发和小蕉公路的建成,大大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富余劳动力离土不离乡,主要在周边企业上班。小蕉新农村建设修建性详细规划已编制完成,未来的小蕉片区将呈现一幅厂房林立、城乡风光的景象。村内有宋至元代古窑址。 



徐碧街道概述


一、基本情况


位于三明市区北大门,辖区面积28.82平方公里,下辖五路、东乾、乾龙、重化、碧湖5个社区居委会,徐碧、后洋、洋山、廖源4个行政村,1个小溪农场,户籍人口1.9万人,暂住人口约1.07万人。辖内有国家、省、市、区属企事业单位及民营企业300多家。


二、街情特点


徐碧街道紧紧抓住三明城市“北扩”大投入、大开发、大提升历史机遇,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着力打造宜居新区、商务新区、工业新区。随着厦工三重、三农公司等企业的“退城入园”,辖区新建徐碧新城、贵溪洋新区、上河城、时代景园等中高档房地产项目,是我市目前投资总量最大、建设规模最大的城市建筑群项目,将把徐碧建成集商、住、文、娱于一体新城区。全街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家。


三、工作品牌


曾荣获第二届省科普先进街道、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先进单位、市文明单位、市平安街道、市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五路社区


一、基本情况


东起列东街,西至江滨北路,南接徐碧大桥,北抵重化社区居委会,住宅楼42幢,住户1325户3993人,党员33人。片内有三明八中、梅列二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教师进修学校、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等单位。


二、居情特点


以社区服务站为龙头,建立再就业工作站、民政救助站、残疾人综合服务站、计生服务站、综治服务站、党员联络站、退管人员服务站等,形成方便快捷的“半小时便民服务圈”。组织成立志愿者服务队、健身娱乐队、书画摄影协会等组织,不断丰富居民业余生活。


三、工作品牌


曾荣获省、市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先进单位,市文明安全小区、市卫生示范片区等荣誉称号。



东乾社区


一、基本情况


西至新市北路,南接东新五路,北抵东乾路,住宅楼131幢,住户1445人,党员11人。片内有时代锦园、丹蓉新村、供电生活二区等小区。


二、居情特点


处于城乡结合部,辖内出租屋和暂住人口多,社区开展警民共建,在全市率先推行流动人口“旅馆式”管理模式,是我市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的先进典型。


三、工作品牌


荣获省第五届文明社区荣誉称号。



乾龙社区


一、基本情况


东起新市北路,西至列东街,南接东新五路,北抵重化社区,住宅楼84幢,住户2992户7969人,党员38人。片内有市安全局、司法局、商检局、高速交警支队及闽中汽车城、区检察院、徐碧街道办事处等机关企事业单位。


二、居情特点


是徐碧街道共建单位最多的中心社区,片内有各种文体活动场所、综合市场、大型超市、幼托中心、老人活动中心。共有兴园一路、兴园二路、兴园三路、兴园四路、兴园五路、新碧路等小街巷路6条。


三、工作品牌


曾荣获省科普示范社区、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先进工作单位等荣誉称号。



重化社区


一、基本情况


位于三明市北大门,沿街1.1公里,住宅楼50幢,住户1560户4505人,党员376人。片内有市公交公司、市机电技校、东新小学等企事业单位。


二、居情特点


属厂矿福利型社区,主要管理厦工三重和福建三农集团有限公司的职工楼幢。企业搬迁改制后,其退休、下岗党员全部纳入社区管理,党员人数众多,2009年4月社区成立党委。片内有综合市场、篮球场、健身房、居民活动室、幼儿园、老人活动中心、公交线路终点站等,为居民生产生活和出行提供了便利。正在兴建的徐碧新城座落片区。


三、工作品牌


曾荣获省科普示范社区、市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碧湖社区


一、基本情况


位于市区北,范围从碧口至中银斑竹电站。住户266户667人,农户46户135人,党员8人。片内有健盛食品、盛安机械、原林汽车服务、碧湖木业、闽丰通信、碧海乳业、博丰生物、三明劳教所、市垃圾处理厂和汽车检测站等企事业单位。


二、居情特点


205国道贯通片区,同时毗邻京福高速公路,交通便捷。片内碧湖开发区是我区较早开发工业园,以非公企业为主。新开发的高档住宅区——上河城成了片区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小区内建有学校、医院、宾馆、超市、文化娱乐、运动场及商业步行街,居住环境理想。


三、工作品牌


曾荣获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先进单位、区计划生育协会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小溪农场


一、基本情况


位于三明市区碧湖205国道旁,辖区面积0.5平方公里,住户32户148人。


二、场情特点


拥有山林1000多亩,其中杉木林800亩、毛竹林250亩,山地400亩,鱼池100亩。无公害枇杷基地400亩具有早、中、晚熟品种。荣获省无公害农业产品枇杷基地称号。



徐碧村


一、基本情况


位于三明市北大门,辖徐碧、贵溪洋、碧口3个自然村,农户510户1198人,党员53人。山林9143亩。


二、村情特点


是梅列区三个城中村之一,已列入旧城改造。建立和完善村民退休金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奖学金制度和优抚金制度。利用城中村的地理优势,通过场地、房地产开发、租赁发展集体经济。荣获第九届区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三、主要民俗


三八妇女节、端午节赛龙舟,唱当地传统特色龙舟小调。有永安堂等古庙。



后洋村


一、基本情况


距离市区7公里,海拔400米,辖前坑、后坑、下坑和后洋4个自然村,农户85户330人,党员16人。耕地641亩,山林6128亩。


二、村情特点


交通便利,位于205国道边,村村通水泥路。农业以种植毛竹和柑桔为主。拥有2座水电站,装机容量325千瓦。建有农家书屋,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曾荣获区文明村称号。


三、主要民俗


春节期间放孔明灯和举办庙会。



洋山村


一、基本情况


位于虎头山腰,是梅列区唯一少数民族村(畲族),辖洋山、西山洋、虎头山和大窠4个自然村,农户96户342人,党员17人。林地4250亩,毛竹870亩,果树480亩,耕地620亩。


二、村情特点


主要有柑桔、毛豆、西瓜、桃子、梨子、枇杷、冬笋、笋干、香菇、红菇等农副产品。洋山湖生态综合开发项目已立项,大窠自然村“农家乐”成为市民周末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曾荣获区计生协会先进单位称号。


三、主要民俗


早年有泼水节习俗,春节举办庙会。



廖源村


一、基本情况


距市区9公里,辖廖源、大丘岌和桃坪3个自然村,农户102户429人,党员17人。林地5412亩,毛竹1277亩,农田632亩。


二、村情特点


交通便捷,全路段水泥路与205国道相通。主要种植水稻、柑桔和毛竹,拥有水电站1座。3个自然村全部实现移动通讯信号覆盖。曾荣获市级文明村、区计生协会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三、主要民俗


有百年历史的永兴堂、田公庙;元宵节开展舞板凳龙活动。



经济开发区概述


一、基本情况


原名梅列区瑞云新区、三明市瑞云工业园。2006年3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发改委公示,升格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并更名为福建梅列经济开发区。2008年2月经省经贸厅批准,开发区被确定为全省12个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之一。经过近7年的开发建设,经济开发区形成“一区五园”开发格局,一区即经济开发区,五园即小蕉工业园、三明城市物流园、高源工业园、碧湖工业园、洋溪工业园。


小蕉工业园:位于三明市西北的小蕉,总规划用地面积1275公顷,其中工业用地722公顷,人口规模5万人,主要发展冶金压延与金属加工、建材加工、化工产业以及循环经济产业,现收储土地6000亩,开发“三通一平”4000亩。入驻企业40家,建成投产28家,在建12家,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48亿元。


三明城市物流园:位于三明市区西侧的翁墩,紧邻京福高速三明连接线旁,规划用地面积3.1平方公里,6个功能区,即汽车综合贸易区、汽车维修中心区、汽车运输物流区、工业仓储物流区、农林产品物流区和成品油仓储区。已开发土地1000亩,引进项目25个,建成投产项目4个,在建8个,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2.9亿元。


高源工业园:位于三明陈大镇大源村,规划用地面积1平方公里,已开发“三通一平”土地1400亩,引进项目30家,建成投产26家,在建4家,重点发展机械加工产业,2009年实现工业产值12亿元。


碧湖工业园:位于徐碧街道碧湖,是我区较早开发的工业园。该园以非公企业为主,企业品牌优势突出。有中国驰名商标“明健盛”的健盛食品有限公司,省级著名商标“盛安”的福建三明盛安机械有限公司,省级著名商标“闽牛”的三明市闽牛乳业有限公司,以及闽丰通信、博丰生物、原林汽车服务、碧湖木业等十几家非公企业,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带动区、体制和科技创新试验区,三明市科技孵化中心坐落园区。


洋溪工业园:位于洋溪乡辖区,初步形成以机械铸造、食品加工为主的产业格局,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家,其中拥有“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三明市十佳成长型出口创汇企业”等荣誉称号的华盛集团三明冷冻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是全省唯一入选全国实施检验检疫绿色通道制度食品企业,其烤鳗产品主要出口日本,出口量居全国同行业第一。金圣特钢公司拥有先进的铸造、机械加工技术和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是中国化工装备总公司下属硫化机定点配套企业,生产风力发电机组铸造部件,年产水力、风能、核能发电设备铸钢部件1.5万吨、不锈钢铸件3000吨。


二、区情特点


经济开发区地形以山陵重丘为主,主要依托三钢(集团)公司、厦工三重等大中型企业进行开发建设和引进项目,形成以冶金压延、机械加工、建材加工和化工为主的上下游配套产业和“三废”利用产业,循环经济特点和效益显著。目前循环经济项目占百分之六十,达到26家,每年消化三钢废钢渣50万吨,实现三钢集团钢渣的零排放,年实现产值2400万元。同时,开发区利用三明农林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木材加工、食品加工和农林产品物流产业,全力打造三明海峡两岸农林产品集散中心,带动一产、三产的发展。


2008年被省经贸厅批准为全省12个循环经济示范区之一,全市唯此一家。


四、环境建设


加大硬件环境建设。2005年投资6000万元修建通往市区的小蕉公路;2004年、2006年新建高源和小蕉11万伏变电站两座;2006年完成高源供水设施建设;2008年完成小蕉供水设施建设;2002-2009年逐年配套园区路网、挡墙、排水、绿化、电网等建设;2008年完成小蕉垃圾中转站和公厕建设,市规划局梅列经济开发区规划分局成立;2009年完成物流园临时供水设施建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