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月圆 心愿未满
——歌曲《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创作背景及作品鉴赏
向阳光
一、创作背景
20世纪80年代曾经有一首流行歌曲《十五的月亮》,词曲作者石祥、铁源因此获得著作费16元。后来词作家张藜据此创作歌词《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并在北京大木仓国际声像艺术公司举办的音乐沙龙上念了这首歌词,随之作曲家徐沛东为这首歌词谱曲编配。1987年秋天,由朱一工制作,范琳琳演唱的《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收录入专辑《心愿》)与徐沛东创作的另一首歌曲《我热恋的故乡》一起推出,引发全国大流行,风靡全中国。不仅赢得了专业歌唱演员的垂青,就是那些迷恋通俗歌曲的青少年们,也无一不是曲不离口的沉浸在美的情韵之中。同时还得到了主流媒体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的推荐,为1988年的“中国歌坛西北风大流行”掀开了重要一页。《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伴随着范琳琳的成功演绎,红遍大江南北,影响深远,而范琳琳因为演唱这首歌,创造性地开辟了西北风演唱方法,高亢嘹亮热情奔放的演唱,一改当时社会流行的港台抒情演唱,为中国流行音乐注入兴奋剂,从1988年开始,众多女歌手争相效仿,引发中国歌坛西北风大流行,被称为"西北风领唱者"。她以奇妙的歌喉、精彩的演唱,缔造了神奇的磁带销量,也赢得了广大歌迷的喜爱,开创了中国新音乐。而作曲家徐沛东、歌唱家范琳琳因此一夜成名,成为中国歌坛标志性人物。《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是“民族与流行结合”的产物,故而为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史上一座里程碑。
二、自然规律
如今在民间每到十五,人们总会说起“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会有人以为这是句俗语,其实这句话并非俗语,不过说得很有道理。这种说法,跟我们使用的农历有关。每逢农历初一,月亮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月亮被照亮的半球背对地球,此时看不到月亮,叫做“新月”,也叫“朔”;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月亮明亮的一面朝向地球,此时可以看到圆圆的月亮,称为“满月”,也叫“望”。根据农历历法规定,“朔”所在这一天为每月初一。但同是初一,“朔”可能发生在凌晨,也可能发生在晚上,月亮最圆满时的“望”最早可发生在十五日的凌晨,最迟可出现在十七日的早上。阴历以月亮绕地球运转规律而制定,它与月相对应的很准确。而农历是综合阴历、阳历的优点混合而成,这就难免存在误差。当人们把农历初一定为“朔”时,“望”则要视月球运转情况而定,通常它会出现在农历十五、十六两天。满月迟来是由于月球围绕地球公转速度不恒定引起的。受诸多因素干扰,月球绕地球公转速度时快时慢。从“朔”到“朔”或从“望”到“望”,所经历的平均周期是29.53天,但最长与最短周期相差13个小时。如果在“望”以前月亮运行速度慢,则从“朔”到“望”可能需要16-17天,所以出现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的情况。据统计,最近10年间(2007至2016年),中秋月亮“十五圆”有3次,“十六圆”有5次,“十七圆”有2次。“十六月圆”出现的频率之高,著名词作家张藜先生根据天体运行的自然规律写了一首题为《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的歌诗。三、作品鉴赏
月亮,十五不圆十六圆是天体运动展示在人们面前的常规。正因如此,词作者在《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这首歌词里,巧取人人通晓的生活常识,富有哲理性的“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这句独具内涵,而又雅俗共赏的真实直白作题,委实抓住了不同层次却有同一心声的人们生发雅兴、先睹为快的期盼。面对牵人情肠、引人入胜之题,该句又以提领式的引句重现于开篇之首,并以极具逻辑性的比兴手法,娓娓续述出了“要想收获先种田,要想登山先探路,要想致富得开财源”的实践真知;第二段续引出了“要想饮水先挖泉,要想唱歌先对调,要想恋爱可得多交谈”的种种卓见。吟来颇有知音相遇,促膝相谈之感。接着,词者笔锋一转,以“只要象蜂群不偷懒,何愁秋后蜜不甜”的因果关系作结。深具功力的作者,不仅把上下段(句)梳理得层次清晰、入情入理,而又娓娓细说得句句有力、字字精辟,更能从字里行间透视其情真意切的希望和催人勤勉的殷切。尾声中,则以司空见惯的“生活的路有苦也有甜”的现实,而尽善尽美地揭示出“美好前程走不完”的主旨内涵和人生希冀。同时,与开篇之句作了相互照应。更值得鉴赏与品味的是最后一句“美好前程走不完”,看来似乎平淡,但它却深深地藴含着“十六月圆,心愿未满”的人生追求;深深地蕴藉着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一天更比一天强的美好祝愿。从而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升华了全篇。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这首歌曲是二段体结构,音乐素材近乎来源于陕北音调,但细细品尝,它又不完全是陕北的基调。它的根在哪儿呢?无疑是立足于民族民间音乐这块沃土之中,显而易见,作者不是撷取某一地区或某一素材作基础,而是在浩瀚无际的民族音乐海洋里,广采博取、融合民族民间音乐于一炉,运用徵商交替手法,在徵调上方四度五度(下属音1,属音2)的支撑下,在商调上方四度五度(下属音5,属音6)的配合中,使得两个不同调式的音揉为一体,形成了优美清丽的特点。宛如一渠清澈见底的淙淙小溪,轻柔优雅、沁人心脾。戏曲甩腔别致新颖,民间音调悦耳动情。
歌曲《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以颇富哲理性的歌词,生动昂扬的旋律,火热动感的伴奏,并配上范琳琳激情豪放的演唱,使这首歌广泛流行,街知巷闻。歌曲优美清丽,响彻神州大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