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移民投资 >

买壳上市(买壳借壳上市案例)

作者 | J姐


来源 | 跨境J姐


转自 | 华尔街俱乐部


J姐导读


截止到2月24日,港股从开年以来已有7支SPAC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其中于1月17日第一家递表的SPAC Aquila Acquisition,本周在港交所上市聆讯,计划募资约3亿美元(港交所规定最低10亿港币募资),有望成为香港首支挂牌上市的SPAC。


关于SPAC的新闻资讯已经在资本圈形成铺天盖地席卷而来的态势。行业内的实际操作层面:从PE/VC作为项目源,到有实力及资金背景的老板作为SPAC潜在募资对象,基本上从年初伊始都在不断地和SPAC发起人进行频繁对接。关于SPAC的上市具体细节内容,请参考上篇内容“从皇朝家居作为发起人的案例,全盘分析港股SPAC操作要点”。


“港股SPAC热潮”出现以后,“借壳上市”这个概念再次成为关注重点。而我们发现身边多数的企业老板,其实还没有正确了解SPA买壳C的具体运作机制,只是简单粗暴地按标签定义解读为是一种“盲盒式的借壳”,感觉自己企业登陆港股的机会来了啊,以前传统的“借壳上市”,是需要付出巨大现金代价买壳的,现在这个SPAC是带着现金来收购“我的资产”,零成本借壳,岂不是更好?恕我直言,实际情况是:SPAC寻找的并购标的,真和您没什么太大关系。


此篇,我们来具体聊聊,SPAC这种“IPO盲盒”,和港股收购控股权(全面要约)传统方式的“借壳上市”,两者到底有何区别?从拟上市企业的视角,在和资本对接的道路上,应该选择哪种更适合的方式?


开年以来,港股收购控股权情况


首先,我们汇总了今年从SPAC开启的同时,港股正在进行/已完成的全面要约(收购控股权)的上市公司统计(截至2月23日):


数据来源:WIND,跨境J姐梳理,截止日:2022-2-18


从统计数据来看,SPAC的到来,并没有减少收购控股权的交易发生,仅2个月内,累计18 案例。汇总交易中,从要约方的背景,可以将交易目的归类为以下几种:


  • 较大规模的基本都是以产业并购为目的,其全面要约方(买方)有A股上市公司立讯精密、京东集团、伊利股份等;
  • 个人股东,其控股资产涉及多行业类型,未来有多种整合运作的预期,如杜力先生(国盛金控的实控人)、多牛集团(过去收购了人人社交)等;
  • 预期转型做衍生业务重组上下游;云南白药收购万隆控股,战略合作以专注于工业大麻相关产品之研发。

关于壳价这个问题,长期关注我们公众号的朋友应该都明白这个概念,不要再问“壳价多少”这样的业余问题,要从净资产的溢价/折让的程度来看交易的潜在成本代价。收购控股权时候,你买案例的可不是“壳”,这里面是有资产的,具体要看资产的质量以及谈判中的博弈。


SPAC聚焦的并购标的,是什么标准?


SPAC的“借壳”对标资产的要求远远超过传统方式“借壳”,两者根本不在同一个区间范围


SPAC并购标的行业属性


首先从行业属性来看,目前已递表的7支SPAC公司招股书中,对于聚焦的行业给出了明确方向,基本上和发起人的过往经验背景是相同的;为了方便大家记忆,我们大致归纳这7家所涉猎的行业范围如下图所示:


7支SPAC所覆盖的行业范围,基本是目前港股市场的核心赛道,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多次提到过港股市场资金流动的结构性问题,90%的整体流动性资金集中在前200大市值的上市公司,这是成熟市场的特性,资金都是逐利的,都汇集在金字塔顶角范围内。前200大市值的上市公司,行业分布也以新经济概念为主,包括新消费、生物制药、高端借壳科技、互联网、汽车制造等。


SPAC并购标的核心门槛要求


门槛一:并购标的需要满足IPO要求。


港交所对于SPAC公司并购资产的要求是需要满足上市规则,等同于IPO的财务要求。这个是特别关键的一点,多数人都是仅关注了“盲盒借壳”概念,没有具体了解到实质上这个盲盒本身就需要满足IPO要求。


门槛二:市值要求,至少为8亿港币


港交所要求并购标的市值至少为SPAC募集资金总额的80%,目前规定SPAC最低募资额为10亿港币,因此,并购标的市值不得低于8亿港币。


就拿第一家递表的SPAC公司 Aquila来看,目前计划募资为3亿美元,也就是说,未来并购标的估值至少也得在2.4亿美元的区间。可在实际操作中,考虑到并购标的原始股东会继续成为SPAC新控股股东,并购标的估值几乎肯定是远远大于SPAC借壳募资额的规模,也就是说如果募资3亿美元,并购标的规模有可能会到10亿美元这样的级别。


门槛三:并购标的未来发展趋势


如果说以上两个门槛是基本规则要求,那么剩下这个就是要百里挑一了。SPAC聚焦的并购标的成长性及未来的预期性,有几个关键语:“强大增长潜力”、“科技赋能”、“核心技术优势”、“高增长型”等。


分析完以上信息,我们基本梳理出来了SPAC锁定的并购目标范围的画像:市场顶尖范围的企业,才是SPAC锁定的并购目标。而大部分市场上的其他项目,仍然会以传统IPO及并购重组作为主要方式。如下图所示:


所以,SPAC的“借壳”,和收购控股权间接上市的“借壳”,从对标资产的范围上就存在本质的差案例异,交易标的根本不在同一个区间范围


目前港股已发行的SPAC,都是金融行业知名的的专业资产管理机构及投资人,他们的资金优势、行业整合资源优势,决定了他们物色标的的质量。随着SPAC越发越多,有可能从规模以及发起人背景上慢慢“普通”化,但就目前刚开始的阶段,这一批SPAC绝对不会凑合找标的。


讲到这里,是不是大概能有一定的自我认知力了,您的企业和SPAC有关买壳系吗?


当然,SPAC并购标的并无要求仅是单一资产,是存在并购整合多个资产的可能性,所以有些资产虽然不满足上述门槛要求,但是具备被整合的条件和意愿,也是有可能被SPAC打包并购重组的。现实操作中,这个难度和不确定性是很大的,SPAC上市后需要在36个月内寻找标的、完成并购,上市如果是多个资产打包整合,是需要非常专业的并购重组、产业整合及管理层重组能力的,同时耗费的时间成本、整合风险都非常大。所以,我们相信,多数SPAC都还是会以并购单一资产为目标,那么这个单一资产,就必然会是高市值、行业顶尖范围的独角兽企业


什么情况适合借壳上市?


回到传统“借壳上市”,那么到底什么情况下,适合用借壳的方式?


首先,我们要了解“借壳”上市,早已不再是十几年前港股“庄股控盘”、炒“壳”的年代了。纯粹靠运作,讲故事,炒市值的方式,一直在被市场摒弃。我们和企业接触过程中,发现到了今天,仍然有人拿“讲个故事,炒炒概念,找大佬站站台,拉一波市值”这样的方式给企业做咨询顾问,实在是太能混日子了。


有质量的产业并购、有价值的协同性重组,是盘活“僵尸股”的正确方式


港股目前市场的结构性分化严重,约1000多家上市公司市值小于10亿,流动性极弱,业务增长乏力,缺乏科技赋能等,这些公司如果要继续存活下去,那么势必需要整合并购新资产,创新业务,寻找新增长优势,引入投资者,这个趋势是必然的,也同时给需要以非IPO方式登陆港股的企业,创造了机会。


我们总结出,有以下几种类型,是企业一般会选择“借壳”上市的原因:


  1. 传统行业,产业链条庞大,面临迫切的转型需求

这类的企业,在过去经营中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是具备收购控股权的资金实力,结合企业本身的资源整合能力,对接资本市场,利用上市公司平台优势,并购新鲜血液,重组资产业态。


2. 本身业务具备未来高增长性,但需要快速融资,当下不具备IPO能力


比如新经济范围下的业态,前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业务发展具备高增长型,处于行业“跑马圈地”快速争夺市场的关键时间点。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尤其是在互联网、科技等领域,时间落后了,就基本开始走下坡路了。


最合适的案例就是中国有赞,当年港股借壳上市,有赞在借壳当时,市场规模正处于抢占时间的发力期,借壳上市后快速融资,扩张规模。市值一度从借壳后70亿,达到过最高峰700亿的巅峰。


3. 规模、业绩等都不是第一梯队,冲IPO有困难,可以寻找“僵尸股”合作方,协同重组,登陆资本市场的另一种方式。


4. 个人老板,资金实力雄厚,资本运作需求


无主业,想控盘,做市值,炒概念。这类型我们不做过多讨论,也不是我们提倡和认可的交易逻辑。在当今这个市场业态下,是快速被淘汰的类型。


【思进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原作者个人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自行判断。转发的目的为传递信息,内容或者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具体投资建议、不作任何商业用途、更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并已明确注明作者和文章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文章转发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将立即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