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移民投资 >

卢胜杰相关企业信息查询(红盾网企业查询系统)

美丽的陆家寨村


“全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这是脱贫攻坚“大战场”上省里对盘县保基乡的定位;


贫困人口1761户4527人,企业贫困发生率29.46%,这是网脱贫致富路上保基乡绕不开的一座“大山”。


一问:贫穷,原因是什么?


山高谷又深,地无三里平。保基乡地处深山区,喀斯特地貌严重,耕地零星分布,大规模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无法实现。大山的阻隔,让保基处在“出不去、进不来”的状态,也深深埋下了“穷根”。


在这里进行旅游项目开发的民营企业帝贝集团的负责人卢胜杰深有体会。


“我们刚进入保基时,做过一个调查,问当地村民:愿意种乌洋芋还是种包谷?”“当然是种包谷!”村民们毫不犹豫的回答让他们瞠目结舌:卢胜杰包谷市价1元/斤,乌洋芋却能卖到5元/斤,为什么?


对于这样的回答,村民们却有自己的理由:包谷可以一年四季当饭吃,可以喂牲口,乌洋红盾芋相关不能当饭吃,卖又卖不出山去,憨包才种!


于是,山里有经济价值的农产品走不出去,找不到市场。加之村民思想的封闭、观念的落后,保基的经济就如这大山里的山路,多年来都是在原地“转圈圈”。


二问:发展,优势在哪里?


大山让保基“与世隔绝”,同时,也让这里成为发展纯农业、没有一点工业污染的一块“净土”,使得这片土地上最自然和最原始的东西能完整地保存下来。这样的土地上,生产的都是绿色、无公害的农产品。森林覆盖率达75%,满山遍野的绿,让人心醉,是保基人引以为傲的“绿色底气”。


喀斯特地貌,造就了这里的一步一景、移步换景,格所河峡谷、千年古榕树群、枫叶林、刀砍山、脚踩洞……大自然的馈赠,让人惊奇、赞叹!围绕217省道两侧和格所河峡谷,便分布着20多个景点,有大自然的独特风光,有历史文化的底蕴沉淀,互相融合,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


保基找到了资源的最佳“打开方式”——生态和旅游,将旅游与农业进行捆绑,扬长避短,转劣为优,促进农网旅融合发展。


既然农业受环境制约,无法走“大而广”,那就“做小、做精、做特”,利用约1700米的海拔落差,发展立体观光农业,因地制宜规划包括乌米核桃、乌洋芋、乌骨鸡、红米、绿茶等在内的“保基五彩生态农特产品”。


立足当地的企业信息旅游资源优势,按照“生态强乡、绿色发展”的思路,以特色观光农业为辅,在现有农家乐基础上,创建农业体验馆,推出农事体验、特色果蔬采摘、农庄度假等农旅融合新产品,让旅游业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连片开发,打造格所国际山地旅游扶贫试验区,发展全域旅游。


如今,保基乡的绿茶已是圈内有名。2015年,“保基绿茶”获第十一届“中茶杯”评比“优质茶”,2016年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截至目前,全乡茶叶种植近1.5万亩,成为乡里的主导产业。因品质优良、无污染,每年春茶采摘时,茶香飘万里,吸引了许多来自浙江“守”茶的老板。


陆家寨,一个遗落在大山里的布依村寨,因保基全域旅游的发展,逐渐进入世人的眼中。这里,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迷人景致,查询系统有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宁静和谐。 淳朴的民风,查询系统原生态的风貌,让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来此寻乡愁,“乡村让城市更向往”在这里正慢慢变成现实。


三问:致富,路该怎么走?


以“大生态”促进“大旅游”,定能走出企业信息脱贫致富发展路。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钱从哪里来?智从何处谋?地怎样集中?


发展全域旅游,不是光喊喊口号就能实现,资金支持、顶层设计、人力物力,一个都不能少,而这些单靠政府一己之力“单打独斗”无法完成。


面对这些实际困难,乡党委政府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平台公司出资、民营企业出智、合作社出力。


为了盘活当地资源,调动老百姓参与到这场旅游“大改革”中来,保基乡引入盘县旅游文化投资查询有限公司,实施旅游项目与配套产业的打造与运营。


在保证资源规模整合的基础上,采取向社会购买服务的方式卢胜杰,引进人才,与民营企业帝贝集团合作,全权委托其相关进行全域旅游开发的“顶层设计”。


在全乡所辖的7个行政村分别成立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引入“三变模式”,农民以20年的土地经营权折算成资金入股合作社,使 “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民,资金变股金”。随后,再由各村合作社将村民的资源、资产整合入股参与到产查询业公司,让农民持有股权、占有股份,确保利益分红。


走对了路径,聚集了合力,保基乡脱贫致富的底气更加足了。


山间蜿蜒的柏油路,新建的;镇上蜂拥而现的二十多家酒店,新开的;陆家寨里黄墙黑瓦翘檐的漂亮民居,新装修的……令人惊喜的新变化,昭示了保基乡全域旅游发展的蓬勃之势,昔日沉寂的山区到处萌动着发展的生机。


在雨那洼村,76岁的王学英老人每天都要来看看这里刚修好的观景台。山外来这里看景的人一天比一天多,老人心里也一天比一天高兴,她满怀憧憬地说:“我要多活几年,这好日子就要来了!”


在乡党委政府的“蓝图”中,到“十三五”末,保基乡不仅要实现整乡脱贫奔小康,还要建成森林企业覆盖率不低于90%的国家级森林公园红盾,打造贵州省第六家、六盘水市首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全域旅游,正在“撬开”保基乡的脱贫致富路。大山深处,一幅百姓富、生态美的优美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