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移民投资 >

永光第43类商标转让(商标转让流程)

鸟瞰绿色食品产业园。梁文栋 摄


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道路两旁是一排排现代化厂房。梁文栋 摄


阳西县教育城建设项目现场。梁文栋 摄


孙波说:“一是打造绿色食品产业集群。推进丰益国际益海嘉里调味品项目、宝能大食品产业园、致美斋、茂德公等项目尽快拍地并动工建设,力促咀香园、御膳厨等项目建成投产,扶持壮大卡夫亨氏、厨邦、美味鲜、广味源等龙头企业,加快打造世界最大的调味品生产基地。二是打造绿色能源产业集群。完善绿色能源产业园规划,持续推进三峡、粤电、明阳、华电等海上风电建设,政府牵头企业共建绿色能源科普馆及科普公园,加快打造全国最大的海上风电生产基地之一。三是打造临港循环产业集群。加快推进临港循环经济产业园起步区开发建设,推动大数据中心、海大海洋粮油和蛋白、船舶维修、风电运维、装配式建筑产业园等项目第建设,全力申报省矿地统筹、净矿出让试点。四是打造绿色建材产业集群。推动博德精工扩线、建华管桩扩建、粤玻实业扩商标转让产增能,加快打造粤西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绿色建材生产供应基地。五是打造旅游康养产业集群。重点引进一批有竞争力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和重大滨海旅游项目,创建一批国家4A级以上景区,集中力量打造沙扒文旅康养小镇,与企业合作整体推进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民宿发展,努力打造全国知名的旅游康养目的地。六是打造刀剪帽袋产业集群。规划建设刀剪产业园,推动五金刀剪行业技术改造、品牌塑造,推动帽袋产业向镇村延伸,努力打造全国知名刀剪帽袋生产基地。”


孙波表示,在“十四五”开局之年,阳西将充分利用好资源优势,围绕省委赋予阳江打造沿海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城市的“两个定位”,重点打造六大产业集群,构建完整产业生态。以产业为支撑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争当沿海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城市的示范区。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张琪琪


策划:张文秀 统筹:张俊 李亚玉 梁远红


一线走访


◉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


打造世界最大调味品生产基地


驻足阳西县城高点俯瞰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下称“阳西园区”),道路两旁是一排排现代化厂房。记者走进酱油包装车间发现,全自动超洁罐装生产线上,一瓶瓶酱油正“列队行进”。厂区里,叉车往来把成品酱油运到堆放区,一辆辆运输车又将承载着这些挑动味蕾的调味品运送至五湖四海。


近年来,阳西园区开发建设步伐加速,积极搭建绿色食品产业承载平台,发挥园区“中国调味品之都”称号的品牌效应。以调味品产业为主的食品加工产业异军突起,产业集聚化发展效应进一步凸显,发展后劲十足。未来,阳西园区将坚持市场运作模式,做大产业承载平台,大力招引龙头项目。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及政府高效服务,着力打造调味品、食品饮料、香精香料、包装配套四大产业集群,实现食品产业生产新突破。全力打响“中国调味品之都”“中国香谷”品牌,致力将阳西园区打造成南派酱油文化中心、世界最大调味品生产基地之一。


◉三峡阳西沙扒海上风电项目


力争年底前全容量并网


5月15日,记者来到三峡阳西沙扒海上风电场,上百艘施工船在热火朝天地施工,其中“大桥福船”风机吊装船正将一个直径171米重186吨的巨大叶轮徐徐升起。这是“大桥福船”30天内吊装的第9台6.45兆瓦风机,一举打破此前该机型一个月4至5台的吊装纪录,实现了吊装效率翻倍。


目前正是海上风电施工的重要窗口期,三峡阳江公司紧紧抓住有利的时机,通过科学分析、现场调研、反复论证,通过优化人员组织、吊装工序、施工器具,实现风机吊装效率的大幅提升,最终实现了吊装周期从原来的5至6天缩短至3天的大幅提效。


三峡能源阳西沙扒海上风电项目装机容量共170万千瓦,风机数量共269台,已纳入广东省“十四五”规划重大建设项目。目前,项目正努力冲刺年底前全容量并网。该项目建成后,将为粤港澳大湾区每年提供约47亿度清洁电,可供200万人使用一年,为实现“碳达峰永光”“碳中和”作出贡献。


◉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497平方公里全国最大


在沙扒海上风电场的这片海域,其实有一个更加响亮的名字——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2019年12月,农业农村部公布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名单(第五批),广东省阳西青洲岛风电融合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海域面积497平方公里,这是全国海域面积最大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根据阳西海洋牧场示范区总体规划,2020年至2024年,重点建设“二区二园二基地四配套”。建设内容包括青洲岛人工鱼礁区、沙扒海上风电融合区、青洲岛近岸休闲渔业园、沙扒风电融合休闲渔业园、沙扒渔港产业型休闲渔业基地、青洲岛服务型休闲渔业基地,以及管理制度体系、宣传教育体系、休闲渔业文化体系、科技支撑体系四个配套支撑体系。同时,建立和完善海洋牧场管理制度及管理法规,形成国家、地方、企业和个人多元化投入的海洋牧场建设机制,形成“市、区、镇、村、岛、海、游”游钓休闲渔业产业发展协调机制。


目前,永光阳西县拟引进阳西青洲岛风电融合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资源综合开发项目,由阳江明阳海洋渔业有限公司、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阳江海纳水产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推动海洋资源综合开发项目的合理开发利用。探索风电场海域资源集约利用、海洋生态环境修复改善及渔业资源增殖养护、海洋生物养殖利用、各类养殖试验及海洋牧场构建、装备研发、海洋牧场的综合服务及看护管理等各领域的创新技术研究论证和跨行业的管理模式,构建海洋资源的保护和综合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创新模式。


◉罗非鱼数字农业产业园


实现精准化养殖和标准化管理


在广东顺欣海洋渔业集团有限公司水产养殖基地的罗非鱼数字农业产业园,240多亩的鱼塘一眼望不到边,却不见农户忙碌的身影。记者看到,在鱼塘边上有一个正迎风旋转的设备,便是产业园的数字化气象站,它可以自动监测空气温度、空气湿度、风速风向等9种相关的气象参数,经5G传输到终端,进行处理和大数据分析。而位于水下的水质EC传感器,则自动监测水质温度、水质pH值、水质溶氧量等土壤和水质环境数据。通过准确掌握罗非鱼的生理生态需求,实现精准化养殖和标准化管理。


作为全省数字农业示范县,阳西县委、县政府把数字农业建设作为一项发展战略工程、民心民生工程,成立创建数字农业示范县工作领导小组,出台阳西县数字农业示范县建设方案、阳西县数字农业三年第行动计划和五年发展规划,强化规划引领。阳西以敏锐嗅觉瞄准了数字赋能农业的发展靶向,落实政策、基础设施与人才“三大保障”,仅用8个43类月建成了“一馆一云四园”数字农业示范项目。将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植入阳西的热土,传承千年的农耕文明与现代信息技术交融。数字将农业生产、加工、经营、管理和服务等资源聚合成整体性产业链,实现“促进销售、产品创新、提升效率、优化成本”,进一步打响了阳西特色农产品品牌。2020年5月,阳西县入选省数字农业乡村发展试点县(市、区),9月入选国家数字乡村发展试点县(市、区),成为全省三个试点县市之一。这是阳西县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有力证明,也是对阳西县在数字农业方面的探索、实践以及取得成效的充分肯定。


◉永光刀剪集团有限公司


为刀剪行业引进高新技术人才


走进永光刀剪集团有限公司的车磨车间,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将一张张剪片放入磨剪机内加热,有序完成磨剪工序,并仔细检验剪片的质量。而在生产车间内,记者发现,去年投入使用的一批新生产设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生产出来的刀剪产品的锋利度、使用耐久性、机械强度更好,产品品质的提升也获得了客户的连连好评。


据介绍,永光刀剪集团拥有90多年的技艺传承。该集团把握时代发展的机遇,深耕五金刀剪业,借助自主创新和科技投入,最终将小作坊做成了大集团。目前,永光刀剪集团企业规模超过3亿元,获评中国剪刀中心,永光牌商标获得“广东省著名商标”荣誉称号,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此外,永光刀剪集团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于2019年10月与金发科技有限公司达成签约合作商标转让,共同筹建阳西县首批博士工作站,旨在为阳西刀剪行业引进高新技术人才,致力于五金刀剪新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并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正式批准设立广东永光刀剪集团有限公司博士工作站。目前,有5名在站博士开展了6个研发项目,突破刀剪制作材料多年来的瓶颈问题,推动阳江地区整个刀剪行业产品质量的提升和技术创新。2021年1月25日,永光刀剪集团被江门海关授予AEO全国海关高级认证牌匾,成为全国唯一拥有AEO全国海关高级认证的刀剪企业,享受进出口通关便利,为企业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奠定了基础。


◉教育城建设项目


打造大型教育基地


在阳西县教育城建设项目之一的阳江职业技术学院附属阳西学校项目建设现场,放眼望去,一栋栋教学楼、宿舍楼、综合楼拔地而起。工人们正在进行模板安装、主体框架及墙体砌筑等工作,各种施工机器轰轰作响,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据了解,教育城项目是阳西县重点项目,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推动阳西教育事业振兴发展的重要举措。教育城规划总面积约6899亩,是集高等院校、基础教育学校、公共教育文化体育设施为一体的大型教育基地。东临深茂铁路阳西站,西接沈海高速阳西出口,南靠阳西县城,紧依北湖公园,交通十分便捷。目前教育城在建5个教育项目,包括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县教师发展中心(县委党校、老干部大学、国防教育基地、消防救援训练楼)、阳江职业技术学院附属阳西学校、阳西方直大剧院、阳西体育馆。


而阳江职业技术学院附属阳西学校,作为阳西县教育城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则是阳江职业技术学院与广东筑康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合作投资的一所全寄宿、非营利性九年一贯制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按照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的要求,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全力树基础教育领域旗帜,立基础教育现代化标杆,为阳西县基础教育发展提供新的范本。该项目总投资两亿多元,占地面积约100亩、建筑面积6.1万平方米,建成后可分别提43类供优质义务教育学位2520个。其中,小学1620个、初中900个。学校按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标准建设,将积极发挥卓越品牌的示范作用,助力阳西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今后,教育城将继续围绕食品、旅游、健康、能源等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引进一批特色鲜明的职业技术学院和高等院校。致力打造阳西县文化教育中心和培育地区产业发展专业人才基地,为阳西乃至整个粤西地区产业发展向高端迈进提供智力支撑。


六大产业加快推进


●绿色食品产业


绿色食品产业园是以绿色食品为核心特色的调味料产业集聚流程区,园区总规划面积3.8万亩,分期开发建设。一、二、三期完成连片开发7500亩,已引进企业114家,总投资达200亿元;四期规划7500亩,第一阶段已开发建设1340亩,共引进项目30个,总投资87.4亿元;即将开发的五期、六期连片拓展潜力大。目前,园区集聚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丰益国际和卡夫亨氏,以及厨邦、美味鲜、致美斋、味事达、广味源、茂德公、加美味、美味源、御膳厨等众多知名调味品品牌及其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调味品产能已达227万吨,获评中国调味品之都、首个“全国调味品十大产业基地”。


●绿色能源产业


绿色能源产业园主要是以风电、火电为核心,初步规划陆域面积1721亩发展电力能源产业。华厦阳西电厂全球首台单套超超临界124万千瓦5、6号机组商业运营,成为亚洲第三大火电厂。三峡海上风电二至五期,以及粤电、明阳、华电等海上风电建设提速,将实现新增并网容量280万千瓦。未来阳西电力能源产业总装机容量将超过1300万千瓦,届时将成为广东重要的绿色能源基地。


●临港循环经济产业


临港循环经济产业园主要发展装备制造、石化、粮油等产业。总规划面积4.4万亩,已完成起步区10159亩总体规划,丰头作业区F1、F2码头争取年内动工建设。推进阳西电厂二期扩建一个7万吨级泊位,加快推动国务院批复的阳西6.7公里口岸对外开放。拟在溪头镇凤凰岭片区探索推进矿地统筹、净矿出让试点,矿区规划面积约3万亩,花岗岩矿储量超40亿立方米,一期拟开发1800亩。初步探明储量超1.5亿立方米,年产值可达20亿元,年带动下游产业产值超过120亿元。目前,省自然资源厅已初步支持阳西县申报省矿地统筹、净矿出让试点。据了解,矿地统筹能够进一步解决采矿范围的土地、地面附属物权属等问题,形成公开透明、平等竞争的采矿权市场环境。矿产资源开发完毕后,所在矿地可作为建设储备用地再开发利用。


●绿色建材产业


绿色建材产业园发展以新墟产业园为基础的绿色建材产业,总规划面积3.5万亩,共分三期建设。首期规划面积8000亩,现已征收土地5798.43亩,完成土地开发建设2452.37亩,已引进博德精工、双源华尔、建华建材、领尊能源、粤玻实业5个项目。博德精工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并获批中国(华南)新型建陶产业基地。接下来希望延伸吸引更多新型建筑材料企业落地,支持连片发展。


●旅游康养产业


阳西县已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沙扒文旅康养小镇,与广之旅合作整体推进乡村旅游,引进岭南集团东方酒店、蔚景温德姆酒店、中国旅游集团维景酒店和君澜度假酒店4家全球知名文旅酒店。


●刀剪帽袋产业


刀剪帽袋产业园初步规划1338亩,规划选址程村高速出口附近。帽袋产业主要延伸到基层,提高城乡富余劳动力就业率。刀剪产业龙头企业永光刀剪高水平新建一体化锻造车间,成为全国唯一被授予AEO全国海关高级认证的刀剪企业。并获省批准设立博士工作站,为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科技人才基础。


八大行动持续深入


创城


举全县之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县城、国家科普示范县、省县级文明城市。


振村


加快打造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省数字农业示范县,全力推进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和蓝色海湾综合整治项目建设。扎实推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30个县级现代(数字)农业产业园建设,全域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农村污水治理、垃圾处理和厕所革命。


招商


坚持每年举办中国调味品之都(阳西)调味品展销会、招商推介会等,每年“条、块、链”结合开展“重点项目大干120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提质


夯实“一区五园”产业发展平台。争取年内成功创建省级高新区,大力提升园区服务水平,支持企业推进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建设。


治污


严格落实中央和省级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推进城区和工业园污水处理厂扩容提标。


扫黑


扎实推进全省维稳工作示流程范点工作,用好“五室合一”基层矛盾多元化解机制,切实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


强基


深入开展“党员亮身份、党群心连心”活动。推进“党群连心、勇立潮头”党旗红活动和农村基层党建“整县推进、全域提升”创建行动,扎实完成县镇两级换届工作。


惠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