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移民投资 >

税务机关对非税收入如何管理办法(税务局负责征收哪些非税收入)






· 2022财政形势:财政形势依然严峻,筹资是今年的重难点。收入端,土地出让收入拖累地方财力损失近十分之一,2.5万亿减税降费也将压降财政收入;支出端,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稳定经济增长又要求扩大有效投资、保障财政支出强度,从财政支出增量规模来看,今年的扩张力度是历年少见的。




· 财政“缺钱”怎么办:(1)2019和2020年财政筹资都以政府债务扩张为主。2019年,通过增加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央企上缴利润、增发专项债、使用调入资金及结转结余、收回长期沉淀资金等四种方法筹集增量资金超2.5万亿。2020年,通过提高赤字率、使用调入资金及结转结余、增发专项债和抗疫特别国债等方式筹集增量资金5.08万亿。(2)2022年政府债务扩张受限,国资上缴利润和超收节支资金成为财政筹资的主要来源。调入资金及使用结转结余、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及专营机构上缴利润等两种方式筹集资金3.07万亿(扣除9000亿重叠)。(3)财政角度看央行上缴利润。往年是否上缴未披露,但我们推测2019年有上缴;央行上缴利润不是财政赤字货币化,其背后有客观收益支撑,并且也不影响央行资产负债表;未来央行上缴利润可能成为弥补财政收入的重要方式。




· 2022积极财政怎么稳增长:(1)今年8.4%的财政支出增速将带来基建投资增速回升,但地方预算支出显示基建支出占比并未回升,因此我们维持基建年增速5%的观点,认为其回升高度有限。(2)专项债规模与投向不变,今年更注重提高使用效率。(3)经济下行年份减税降费能够拉动经济增长,2019年超2万亿减税降费拉动GDP增速0.8个百分点,今年减税规模更大,其中1.5万亿留抵退税将改善小微企业和服务业资金面,促进企业投资。




· 风险提示


实际财政收支与预算目标差距较大;减税降费不及预期;地方财政压力大于预期。




目 录


1. 2022财政形势:经济下行,减税扩支


1.1. 财政形势严峻,地方财政压力加大


1.2. 减税降费,政府筹集收入压力加大


1.3. 财政支出扩张力度为历年少见


2. 财政“缺钱”怎么办?


2.1. 2019和2020:政府债务扩张


2.2. 2022:依靠国资上缴利润和上年超收节支


2.3. 财政角度看央行上缴利润1万亿


3. 2022积极财政怎么稳增长


4. 风险提示







正 文




赤字率下调并不代表财政收缩,今年财政的主基调无疑是积极扩张的。2021年预算赤字率3.2%,但实际支出增速为四十年最低,财政并不积极。2022年预算赤字率回收至2.8%,下调0.4%个百分点,但预算支出扩张超2万亿,对应增速为8.4%,高于疫情前水平。




财政扩张,钱从哪儿来?今年财政收入受限制大,赤字率要下调,政府债务规模不能再增加,减税降费又会进一步压降财政收入,那么2万亿支出扩张的钱从哪儿来?如何筹资是今年财政的难题。




我们发现国资上缴利润和2021年超收节支资金是支撑今年财政扩张的两大主要来源。甚至今年出现了央行第一次大规模上缴利润,3月8日,财政部和人民银行先后对央行上缴1万亿利润做出回应,引起市场广泛讨论。




在上述背景下,今年财政安排是极其特殊的一年,具体如何“筹钱”、“花钱”也值得更多关注。




1.2022财政形势:经济下行,减税扩支


1.1. 财政形势严峻,地方财政压力加大




2022年财政形势依然严峻。收入端受土地出让收入拖累,减税降费也将限制财政收入的增长;支出端,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稳定经济增长又要求扩大有效投资、保障财政支出强度。




从历年预算报告来看,财政收支矛盾严峻的形势已维持多年,可谓“年年难过年年过”。2018年以来,预算报告几乎每年都会提到减税降费、经济下行压力这两个因素对财政收入的制约。支出方面,刚性支出越来越突出,补短板、促改革又要求加大相关领域的财政资源投入。因此,2018年以来预算报告对财政收支形势的判断是“年年困难”,2018年是相对形势较好的一年,“财政收入继续保持向好态势与财政支出快速增长并存”,仍然是“紧平衡”,2019年“财政收入形势较为严峻,收支平衡压力较为突出”,2020年“财政收支矛盾加剧,财政运行压力增加”,2021年“十分严峻”,2022年“财政收支形势依然严峻”。




地方财政压力仍大,土地出让收入下降将导致地方财力损失近十分之一。财政自给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代表地方财政收入能覆盖支出的部分,2021年底,全国31省市中有21省财政自给率低于50%,其中黑龙江、甘肃、青海、西藏等四省低于30%。土地财政依赖度保持高位(土地出让收入/(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近几年来在40%以上,2021年为42.5%。此前2015年土地出让收入曾下降21.4%,如果今年降幅与2015年相当,将导致地方财力损失近十分之一。以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衡量广义财力,土地出让收入下降21.4%,对应2022年该项收入减少1.86万亿,占到广义财力的9.08%。














1.2. 减税降费,政府筹集收入压力加大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和预算草案,今年减税降费规模约2.5万亿,是近些年来次高水平,仅次于2020年。2020年疫情冲击下,中央提出“六保”,为“保市场主体”,5月两会时提出“超2.5万亿”的减税降费目标,最终实际完成规模超过2.6万亿。2021年两会并未提出减税降费目标,全年实际完成减税降费仍达1.1万亿。




2016年以来,减税降费力度加大,宏观税负不断下降。以税收收入占GDP比例衡量的宏观税负来看,2016年为17.47%,2021年为15.1%,下降了约2.4个百分点;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GDP比例衡量,2016-2021年宏观税负下降3.7个百分点。




但另一方面,减税降费会导致财政减收。2019年的《国务院关于减税降费工作情况的报告》就明确指出要“指导地方多渠道筹集资金弥补减收”,主要措施包括中央加大转移支付,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提高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比例、盘活存量资金和国有资源资产等方式筹集资金等。今年3月5日,刘昆部长在“部长通道”上表示,“自‘十三五’以来的6年间,累计减税降费规模超8.6万亿元”,大约是2016-2021年税收收入的9.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7.9%、广义财政收入(第一二本账加总)的5.8%,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不可谓不大。




2019年以来,主要税种降低税率、增加抵扣等减税措施频出。国内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消费税是我国四大税种,2021年底合计占税收收入的77.2%。减税降费主要在国内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方面力度较大,2019年合计减税降费2.36万亿。增值税方面,2019年4月1日起,将制造业等行业的16%的税率降至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的10%的税率降至9%。企业所得税方面,2019年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50%提高到75%的税收优惠政策,由科技型中小企业扩大至所有企业,2021年进一步提高到100%。个人所得税方面,2018年8月31日颁布的《个人所得税法》中,将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合并为综合所得,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3500元提高到5000元,并增加了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作为专项附加扣除,大幅降低了个人税负,政策实施首年(2019)个人所得税收入下降25.1%。




减税降费空间变小,留抵退税成为今年减税降费新武器,将进一步加大财政压力。主要税种税率已处于国际较低水平,短期内难以降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个税专项附加等抵扣政策也都出尽,减税降费空间变小。留抵退税成为今年减税降费新武器,占到2022年减税降费总规模的六成。留抵退税既不是退税也不是免税,其本质是释放税务系统跨期占用的企业资金,不会直接增加企业收入。但从财政端来看,却需要拿出当期的真金白银退给企业,无疑会直接导致财政收入的下降。关于留抵退税的详情可参考我们此前报告《1.5万亿留抵退税的五个关键问题》。











1.3. 财政支出扩张力度为历年少见




预算赤字率下调并不意味着财政收缩。政府工作报告将预算赤字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2.8%。赤字率下调并不意味着财政收缩,一方面我国赤字口径众多,预算赤字率目标调整更多是信号意义,实质影响有限;另一方面,从支出增速来看,2022在8.4%以上,财政积极毋庸置疑。




预算赤字率目标2.8%,但实际赤字率预计为4.7%,广义赤字率为7.2%,后两个口径赤字率相比2021年均大幅提升。由于我国财政收支分列四本账,因而对应几个不同的赤字口径。政府工作报告所公布的预算赤字=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调入资金和使用结转结余),该赤字口径可以经过“调入资金和使用结转结余”的调整,往往无法反映财政积极程度。财政支出超出收入的情况可以体现为实际赤字率,实际赤字=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根据政府工作报告,考虑“调入资金和使用结转结余”后,财政赤字为3.37万亿,赤字率2.8%;若仅考虑一般公共预算收支,赤字规模约为5.7万亿,对应赤字率为4.7%。另外,如果进一步考虑第二本账政府性基金的收支缺口,我们还可以得到广义赤字率,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两本账赤字规模合计达到8.83万亿(不算政府性基金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的9000亿),赤字率为7.2%。




从财政支出增量规模来看,今年的扩张力度是往年少见的。类比2021年情况,2021预算赤字率目标3.2%,仅次于2020年的3.6%,为历史第二高,但财政支出的实际增速仅为0.3%,是1981年以来的最低增速,广义财政增速为-1%,财政不积极显而易见,可见支出增速往往比赤字率更能反映财政的实质积极情况。从支出增量来看,今年财政支出扩张2.1万亿,此前只有2015年超过了2万亿,为2.4万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8.4%,广义财政支出增速12.8%,均高于2019、2020年水平。








2.财政“缺钱”怎么办?


2.1. 2019和2020:政府债务扩张




2019年以来,财政形势普遍比以前年份更加严峻,财力紧张逐渐成为常态。过去几年,每年应对财政“缺钱”的方法都不相同,2019年依靠增加特定金融机构和央企上缴利润,2020年依靠专项债和抗疫特别国债一共多筹资2.6万亿。




2019年,四条路径筹集财政增量资金超过2. 5万亿。从预算安排来看,年初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想方设法筹集资金”,根据政府工作报告和预算报告,2019年财政筹资主要有四条路径,一是增加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央企上缴利润,二是增发专项债,三是使用调入资金及结转结余,四是收回长期沉淀资金。




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央企上缴利润增加1920亿。2019年初,财政部提出要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一般公共预算比例,2018年调入比例为25%,2019年继续加大调入力度,调入比例提高到28%。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增加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央企上缴利润”,国有资本经营收入(特定金融机构和央企上缴利润)预算确定为6070亿元,比2018年增加1920亿。




专项债增发8000亿。2019年专项债发行额度从2018年的1.35万亿增加到2.15万亿,增加8000亿。




使用调入及结转结余资金12291亿元。2019预算报告指出调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调入及使用结转结余资金”为15144亿元。由于2018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仅超收182亿,因此调入资金主要来自预算稳定基金以及二三本账。2018年调入资金预算仅为2853亿元,多出12291亿。




收回长期沉淀资金超3000亿。2020年预算报告指出2019年“收回中央财政结转资金补充3000亿元”,这部分资金直接补充进入中央预算稳定资金。另外还有各地收回的沉淀资金没有披露,预计全国规模远大于此。




2020年,财政筹资方式可归纳为三种,共筹集增量资金5.08万亿。一是提高赤字率,增加1万亿赤字。赤字率首次突破3%的红线,从2.8%提高到3.6%以上,释放一般公共预算的赤字空间,赤字规模增加1万亿。二是增加“调入及结转结余资金”14836亿。调入资金及使用结转结余约29980亿,比上年增加14836亿。三是增发专项债和抗疫特别国债,共2.6万亿。专项债从2.15万亿扩大到3.75万亿,扩容1.6万亿;另外增发1万亿抗疫特别国债。




除了全国层面的财政筹资之外,中央也在帮助地方财政筹集,缓解地方财力紧张。2019年和2020年,预算报告确定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分别为75399、83915亿元,增长9%、12.8%。2020年财政部还创设了财政直达机制,1.56万亿财政资金直达市县基层。




2.2. 2022:依靠国资上缴利润和上年超收节支




今年财政筹资空间变小,许多筹资方式不再可行一是赤字率位于3.2%的历史高位,只能下调,难以上调,限制了赤字规模的扩大。二是专项债规模已高达3.65万亿,不可能实现2019和2020年8000亿和1.6万亿的扩容。三是沉淀资金经过2019年清理后大幅减少。




另外,今年财政面临难题在于保持支出强度的同时保障财政可持续性。去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今年财政工作提出的要求是“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要保证财政支出强度”。保证支出强度无疑意味着财政“多花钱”,是对去年支出增速过低(0.3%)的纠偏,但“可持续”又限制了财政筹资的方式,要给未来留下余地,不能“举债花钱”。




2021年财政在两方面留有余力,为今年进一步筹资提供条件。首先,财政超收节支;其次,暂停特定国有金融机构上缴利润。2021年财政收入增速高达10.7%,比年初预算高出2.5个百分点,多收4889亿元;但支出增速仅有0.3%,比年初预算低1.2个百分点,节支3798亿元。超收节支之下,可预留大量财力今年使用。另外,据财政部3月8日答记者问,2021年国资利润上缴也有部分留到今年,“对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暂停上缴利润”。




从预算报告来看,今年财政收入主要增量来自两部分,一是调入资金及使用结转结余2.32万亿,二是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及专营机构上缴利润1.65万亿,对应2021财政留力的两个方面。




调入资金及使用结转结余有9000亿来自上缴利润,其他1.42万亿来自财政超收和跨期调入。调入资金及使用结转结余包括两个来源的财政资金,一是调入,主要指从二三本账和预算稳定基金调入资金,前者是横向调入,后者是跨期资金的调动,每年的超收资金会进入预算稳定基金,2021年末中央预算稳定基金比2020年增加2722亿元。今年从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分别调入9000亿、900亿至一般公共预算,中央预算稳定基金调入2765亿。二是结转结余,结余资金是指事项已完成或终止,财政资金仍有剩余部分;结转资金是指事项尚未完成,下年按原用途继续使用的剩余资金。今年地方调入资金及使用结转结余10620亿,其中包括了地方预算稳定基金调入。调入资金及使用结转结余中,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入的9000亿来自1.65万亿的国资上缴利润,中央和地方预算稳定基金调入来自超收,使用结转结余主要是财政节支部分。




1.65万亿上缴利润包括央行1万亿和国企6500亿。我国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分布在财政预算的两个地方,一是在一般公共预算的非税收入下面,二是作为第三本账,单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非税收入下的国有资本经营收入以金融企业为主,第三本账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主要是国资委条线管理的国企。单独第三本账难以反映国资上缴收益的情况。今年6500亿主要来自金融国企和专营机构前两年积累的结存利润。疫情前的2019年,非税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为7720亿元,第三本账国有资本经营收入为3971亿;2020年第三本账国有资本经营收入继续增长至4774亿,并未出现暂停上缴的情况,但非税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下降至1939亿,可见本次上缴结存利润主要是金融企业。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为十年来最大。由于增值税留抵退税由央地“五五分担”,地方财政压力加大。中央对地方转移收入增速也创下自2012年以来的最高,近9.8万亿总规模,比2021年增加1.5万亿,增幅18%。














2.3. 财政角度看央行上缴利润1万亿




从财政角度看央行上缴1万亿利润,属于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联动的重要内容。对此,我们重点关注三个问题。一是往年央行是否上缴利润?二是央行上缴利润是财政赤字货币化吗?三是未来央行是否还会上缴?




往年上缴并未披露。我国政府收支科目分为“类-款-项-目”四级,根据《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在“非税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利润收入”下面列有“中国人民银行上缴收入”的科目。但该科目的收入数据从未披露,每年披露“非税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的款级收入。我们观察这一科目的历年收入,2019年达到7720亿元,2020年下降至1938亿元,减少5781亿,与财政部表述一致,“世纪疫情发生以来,为应付可能出现的风险挑战,在财政政策措施上,我国一直预留政策空间。对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暂停上缴利润,以应不时之需,是预留的政策空间措施之一。”我们猜测由于2020年金融机构利润负增长,所以财政部暂停了上缴,比如银行业金融机构2020年利润增速为-5.6%。




但有两个证据表明2019年央行可能上缴利润。一是2019年财政预算政策的相关表述与今年相同,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增加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央企上缴利润”,刘昆部长也在2019年3月7日的记者会上提到“中央财政还增加了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央企上缴利润”。二是“非税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在2019年大增,全年收入7720亿元,比2018年多出4146亿,而这一高增并非来自金融业利润的增加,银行业金融机构当年利润增速为4.9%,低于2017年6.2%,高于2018年3.8%,处于较为平均的水平。假设90%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上缴利润范围内,这年国企上缴收益比例从25%提高到28%,也仅带来约900亿增量。既然高增不是来自金融业,那么我们猜测大概率来自央行,由于规模不大,作为常规上缴并未披露。




央行上缴利润不是财政赤字货币化。一方面,上缴利润背后有真实收益支撑,并非央行发行货币为财政融资。据央行回应“人民银行结存利润主要来自过去几年的外汇储备经营收益,不会增加税收或经济主体负担,也不是财政赤字。”,并且事实上,央行收益来自多方面,《中国人民银行财务制度》规定“人民银行的所有收入全部纳入财务收入核算。财务收入包括利息收入、业务收入、其他收入。”利息收入是以资产形式形成的各类资金按国家规定的利率计收或形成的利息。包括金融机构再贷款利息收入、再贴现利息收入、邮政汇兑资金往来利息收入、专项贷款利息收入、金融债券利息收入和其地利息收入等。业务收入是人民银行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办理业务过程中所发生的除利息收入以外的相关收入。包括外汇储备经营收益、金银业务收入、手续费收入、证券买卖收益、预算外专项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其他收入是指与人民银行业务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收入。另一方面,本次央行上缴利润并不会影响资产负债表,央行回应也表示“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保持稳定”,而财政赤字货币化无疑会带来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扩张。




未来央行上缴利润可能成为弥补财政收入的重要方式。未来央行上缴利润可能会发挥类似特别国债的作用,当政府债务扩张受限,财政收入紧张时,会再次登上舞台。但央行利润补充财政不会每年发生,我们注意到本次央行上缴利润1万亿连同其他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上缴6500亿,并未放在“非税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科目之下,而是放在政府性基金的线下收入,可能是为了平滑收入增速,防止大起大落,突出这笔收入的一次性和临时性。1.65万亿如果放在“非税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之下,将导致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提高8个百分点,明年随着上缴收入的退坡,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将出现大幅下降。我们推测未来可能如特别国债一般,时隔5-10年,在财力紧张时央行利润会再次补充财政收入。我国过去曾发行三次特别国债,1998年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补充四大行资本金,2007年发行1.55万亿特别国债,2020年发行1万亿抗疫特别国债。








3.2022积极财政怎么稳增长




2022年政府九大工作任务中,首要是稳增长,财政发力也以此为重点。“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被列为九大任务中的第一个。财政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用好政府投资资金,带动扩大有效投资”。




财政支出增速决定了基建投资的增速,今年8.4%的财政支出增速将带来基建投资增速回升。2021年财政增速回落至0.3%,创下1981年以来最低值,基建投资增速也随之下降至0.21%,也是年度最低。我们在此前的报告《蒿目时艰,货币、财政需协同发力》中计算了基建对政府投资依赖程度的三个口径,窄口径直接用统计局的预算内资金占基建资金比例,2020年为21.1%;宽口径为计算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政府债、土地出让收入三项用于基建的资金,2020年占基建资金的42%;广口径为剔除民间资本后的国有资金在基建投资中的占比,在70%以上。今年随着财政支出增速回升至8.4%,基建投资增速预计也将随之回升。




专项债增量与投向不变。3.65万亿的专项债规模不变,主要投向也与去年相同。2022年专项债主要投向9大方向,与2021年基本相同,包括:(1)交通基础设施;(2)能源项目;(3)农林水利;(4)生态环保项目;(5)社会事业;(6)城乡冷链物流设施;(7)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8)国家重大战略项目;(9)保障性安居工程。尽管大方向相同,但投向使用方面仍会有变化。比如保障性安居工程方面,2021年包括旧改、棚改和保障性租赁住房,2022年无疑会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占比,棚改逐渐减少。但加快了发行进度。去年12月就提前下发了1.46万亿专项债额度,1月、2月分别发行4844、3931亿,占提前下发额度的六成。




相比规模扩容,今年专项债更注重提高使用效率。针对项目准备不足拖累资金支出进度的问题,财政部和发改委指导地方政府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推动加快办理项目用地、规划许可、环评、施工许可等审批手续,加快推进征地拆迁、市政配套等开工前准备。针对重发行轻管理的问题,财政部自2022年1月1日开始对专项债券项目实行穿透式监测,监管贯穿专项债各个环节,包括资金使用、项目建设进度、运营管理等,并建立了项目资金绩效评价管理,去年6月财政部印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办法》,从2022年起对所有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评价,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以此倒逼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加强自我约束。




财政支出结构调整仍在继续,2022年基建支出占比预计将保持稳定或略有下降。我们统计了各省2022年预算中基建支出的占比,有19省份披露了全省预算支出的具体科目。以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四类支出作为基建支出口径统计,19省中,有17个省份基建预算支出占比在20%-30%之间,青海和福建超过30%,分别为32.4%、46.5%。为了能够纵向比较,我们考察往年基建支出占比。地方政府财政支出中,自2013-2019年基建支出占比长期在30%-32%的区间,且呈上升趋势。2020年随着疫情爆发,基建支出占比下降3个百分点至28.7%。2021年地方支出决算汇总数据尚未披露,但2022年19省基建支出占比为26.2%,相比2020年在继续下降。财政支出结构调整仍在继续,我们预计2022年全国财政层面的基建支出比例将与2021年接近,仍低于2020年。支出结构调整下,重大项目相比普通基建项目更有保障。尽管整体基建支出占比难以上升,但重大项目资金有保障。预算报告指出“增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保证财政支出强度,优化支出重点和结构”。




经济下行年份,都是减税降费大年。2019年减税降费超2.36万亿,2020年2.6万亿,今年总规模约2.5万亿。减税降费可以减轻企业负担、释放经济活力。2019年12月,《国务院关于减税降费工作情况的报告》指出当年超2万亿的减税降费拉动GDP增长0.8个百分点,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5个百分点,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个百分点。




今年1.5万亿留抵退税能够改善小微企业和服务业的资金状况,促进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相比于原来的下期抵扣,留抵退税直接将积累的待抵扣税额退还给企业,显著改善了企业现金流,对于2022年“保市场主体”能发挥重要作用。当前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动PPI维持高位,企业购进原材料价格上涨,进项税额随之水涨船高。但大量中小企业的销售价格并不能与之同步上调,加上需求较弱,部分企业的销项税额量价双跌。高PPI下,如果企业每个月进项税额都超过销项税额,留抵就会日积月累、节节攀高,长期占用企业资金,此时大规模推行留抵退税正当其时。此外,留抵退税还能促进技改等固定资产投资,鼓励企业技术创新。企业购进大量固定资产时,会导致进项税超过销项税,产生大量留抵。因此,留抵退税给技改企业返还大量资金,能够促进固定资产投资和技术创新升级。




















4. 风险提示




(1)实际财政收支与预算目标差距较大;


(2)减税降费不及预期;


(3)地方财政压力大于预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