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移民投资 >

怎样用好物料衡算法监管排污企业(排污系数法和物料衡算法区别)






目前,农业已超过工业,成为我国面源污染最严重的行业,农业可持续发展遭遇瓶颈。在“3060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家战略下,“十四五”进入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提升农业绿色发展能力的深入推进期。




近日,生态环境部土壤生态环境司司长苏克敬解读《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中强调,在能力建设方面,强化农业面源污染监测,提高环境监管信息化水平。





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首先要摸清家底、掌握动态、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于法稳表示,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应对这些政策、行动的效果进行评价。


监测主要作用体现四个方面:


①判断农业面源污染对水体的影响程度,辅助面源问题诊断;


② 通过监测污染消长规律,及时掌握治理动态水平,当高于预警水平时,可及时干预;


③ 判断治理措施的改善状况,辅助治理技术选择,通过污染监测来评估不同技术、设备、工程在本区域的治理和保护效果,用于指导今后技术选择;


④ 评估效果,监测治理后的面源污染下降规律,确认治理效果。


效果评价的关键在于数据,作为农业面源治理和管理的基础,一系列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工程都需要大数据的指导和推动,但数据来源率先要建好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网络基础。





虽然,农业面源污染不同于工业源,其成因复杂、主体众多、治理环节和技术装备多样,监测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农业面源污染监测范围广泛、监测方式多样、监测任务繁密;根据监测对象的不同,分为农田面源污染监测中的农田径流监测、地膜残留监测、土壤肥力水平监测,畜禽养殖污染监测中的环境监测、废弃物处理监测、还田利用监测,水产养殖集中区养殖尾水等监测;涉及近40个监测因子。但是,工业环境监测已经发展近三十年,可以对农业面源污染监测起到很好的参照和借鉴作用。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发展经历早期1.0阶段,采用人工取样实验室分析的方式进行监测数据采集,不足之处是采集不及时、数据不连续、人力成本高。




随着“十三五”中央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的推动,监测发展进入2.0阶段,水质可以在线自动监测,专业性升级,但存在维护麻烦、数据原始未处理等问题,监测网络在布点、监测技术、监测手段等方面都不足以支撑“十四五”农业面源污染深入治理的要求。




参照工业环境监测,监测数据的公正性和价值排序:自动在线监测数据>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监测>企业自行监测数据>在监测数据缺失的情况下使用产排污系数或者物料衡算法。







在农业端,也逐步走向自动化、标准化、智能化的3.0阶段。


以CAC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大数据平台为例,其采取“智慧管理平台 自动监测站点 取样监测点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手工与自动、实验室与现场、地面与遥感、固定与走航、常规与传感器等监测手段,提高监测结果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让数据、图谱、图像、影像等多类数据融汇,可视化大屏端、电脑端、手机端多方式交互、多场景应用,智能查询分析与辅助决策。







既规避1.0、2.0阶段的不足,又更进一步的实现数据实时更新、工作成果可视、走势自动分析、评价结果及时预知、污染预警等功能,为农业资源环境环境研判、面源污染溯源追因、治理成效评估提供数据支持,为有效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系统治理”提供依据。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监测业务主任陈传忠在展望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发展中指出,将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卫星遥感、传感器、无人机、热成像等现代感知技术的深度融合,运用智能语音交互、虚拟现实、可视化等技术,创新展示和交互模式。





在农业环保领域,展望农业面源污染监测4.0阶段,预期也必将创新融合新技术、新方式,提升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与数据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