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移民投资 >

社会保险法制定的经济环境(社会经济制度对个人保险需求的影响)


法无授权不可为,依法行政是一个基本原则。现把面试答题中可能会遇到的依法行政的几种情况列举如下:


1、法制缺位或者不完善的。


特色村镇推行“市民农场”项目,农民种植并管理,市民认购并采摘,但是接到村民反映,种植的作物被大面积破坏,认购市民颗粒无收意见很强烈,你是项目负责人,你会如何处理?(2021年安徽面试真题)


在这个突发事件中,市民采摘经济确实激活了农村闲置的土地资源。建议考生应该首当其冲的想到契约思维和法治思维。作为项目负责人,事关“市民农场”的项目我们已经形成了市民和村民的契约关系,双方是利益共同体,谁违约都要承担责任。如果是人为破坏,我们要追究相应人员的法律责任;如果是自然损害则要启动相关的赔保事宜。不能动则安抚情绪,说一些空话和套话。建议C类考生要熟悉新农村建设常用的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条例、法律援助条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




2、上位法虽有,但是下位法不完善,需要出台相关的地方法规或者规章条例。


导盲犬上公交出租,有人反对有人支持,如果你是交通运输管理部的工作人员,你怎么办?


解析:对导盲犬上公交,各地已经有明文规定是可以的并且就上车具体细化了一些规定:要想在公交上携导盲犬乘车必须带齐证件和用品,具体包括乘车人的视障证、导盲犬的导盲犬证明、导盲犬佩戴的鞍具以及防止咬伤他人的护具。只有这四件齐全才能上车。


作为交通运输管理工作人员,要熟悉相关条例。首先依法执法,只要四件齐全,任何公交车都不能拒乘。其次,就反对的人员做好耐心说服解释,所有持证导盲犬都经过专业训练,不会伤害周边群众。第三,就导盲犬上不了公交组织一次公交行业的业内具体视频指导,提高公交行业内部的执行力。第四,在媒体广泛开展宣传,提高公众的知晓率。


法律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盲人携带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第十六条规定,视力残疾人携带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无障碍服务。


3、直接违反相关的法规。小区要将绿化带改为停车场,是不合法的。根据《物权法》的规定,建筑区划内的绿地属于全体业主共有,物业公司将小区内原有的绿化带改为车位,系改变建筑区划内附属设施的行为,应该经过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同意,或者经业主大会同意。如果该行为改变了小区规划,在业主同意后,还要经园林、规划部门审批。如果小区物业公司违反以上法律规定,业主可以要求物业公司停止这种行为并恢复绿化带。如果物业公司拒不执行,业主可以联名向住建、城管部门申请现场执法乃至诉讼解决。


4、如果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那么合同协议同样具有法律意义。


小王同学在一个APP平台,收到了一个短信推荐某项业务的服务,他回复退订,并将该平台起诉到法院,法院判决赔偿他0.1元短信费。你怎么看这件事?(2021年3月7日山东省公务员面试真题上午)


解析:小王状告APP平台违规收取退订费,费用虽小,但是折射了政府目前对运营商的监管失之于宽,消费者的法制意识和维权意识日益增长。


消费者有权对霸王条款说不,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退订费用未经用户同意,属于单向收费,其费用理应由商家负担。


消费者维权不易。现实生活中鲜有像小王这样的举动,是因为消费者维权成本要远远高于商家的侵权成本。个体案例的举报不能从根本上遏制这种侵权行为。


政府必须监管,履行监管职责。政府部门要创新手段对此类平台和企业加强监管,对运营商的违规行为出台负面清单制度,对消费者畅通监督举报的渠道以便降低维权成本,通过App备案管理系统的建设,规范上线应用及市场统一化管理。应用大数据平台对应用市场进行管理。


法律链接:第三方网络平台目前涉及的法律和规律有哪些?由于它涉及了金融安全,需要政府行政管理机构监督。由于它可能有金融犯罪。涉及法律关系比较全面的,包含三方面。首先,从法律关系说,基本三方面:民商法、行政法律、刑事法律关系。主要的法律关系都涉及到了。由于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定义、规范,对于他涉及的法律只能比照传统的支付机构和电子支付他所涉及的法律进行简单的划分。


一般来说,我们对电子支付机构所涉及的法律是从四方面考量的:支付主体涉及的问题,商业银行法等。规范支付行为,比如支付结算、清算等一系列行为。规范支付工具相关规定,比如支付工具除了货币、信用卡等,管理办法信用卡管理办法条例等等。防止金融犯罪和保护消费者的法律法规,比如反洗钱法,除了洗钱外,金融犯罪包括欺诈、掠夺等等金融犯罪,保护消费者权益等等。


5、村规民约、社区文明公约同样具有约束力。村规民约属于村民自治范畴,经村民会议决定,是有法律效力的。


案例:村寨银行


“村寨银行”是一个集经济周转、社会互助与环境保护功能于一体的社区互助、共管系统。


据黎明乡黎光村党总支书记蜂金龙介绍,该项目主要以村民小组为单位,通过大部分村民参与,村民按户自愿等额入股、公益组织按1:1比例的配比方式形成本金,全组参与项目的村民平均分三批进行等额借贷,每批借贷时间为一年,一年后偿还本金利息,三批轮流借贷,三年为一个周期。建立“村寨银行与生态保护联动”制度,与环境保护进行绑定,制定生态保护的村规民约,参加村寨银行的农户必须承诺保护环境,使环境保护从消极被动走向自觉和主动。


6、诚信体系建设,补充法治管理的漏洞。


监督与惩戒机制,主要包括信用监管制度和失信惩戒制度,运用行政、经济、道德等多种手段,依法对信用活动行为进行监管和失信惩戒,将有严重失信行为的企业单位和个人从市场经济的主流中剔除出去,同时激励守信企业单位和个人。


诚信既是一个道德问题,更是一个体制机制问题。我们有诚实守信的文化传统,但是为什么当下在学界、商界、政界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失信问题。学术造假,背后是不恰当的职称评价机制。商界失信,背后是市场经济不够成熟,缺乏有远见的市场主体和失信的成本太低,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某些地方政府失信,背后是公共政策出台的最先一公里不够科学,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又缺乏正确的执行主体。失信,表面是一个道德问题,骨子里说明各行各业的职业精神匮乏,缺乏基本的职业操守。


真题:劳动合同法第82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 不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 二倍的工资。现实生活中极少数求职 借口“生病”、“ 里有事”、“身份证没带”而故意不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甚至出现找机会将劳动合同从单位的人事档案中抽出, 或藏匿、或损毁的现象, 然后借口“ 未签劳动 同”, 状告用人单位索赔两倍工资。 然而, 企业 拿不 出 足够 的 证据 反驳, 索赔 胜诉 率 有时 会 达到 惊人 的 100%。 业 内 称为“ 职业 维 权”, 但也 有人 将其 称为“ 劳动 碰 瓷”。 你 怎么 看?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十四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