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公司注册 >

武汉市后湖工商局(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工商局)


市档案馆1959年底开始筹建,于1964年10月在一元路开馆,档案馆建筑原为建于1905年的江汉关监督公署,1927年武汉国民政府外交部曾在此办公,2014年6月被评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入选第四批“武汉城市地标”建筑。



位于后湖大道与建设大道延长线交会处的市档案馆新馆 市档案馆提供图片


截至目前,市档案馆馆藏档案489个全宗,约100万卷高件(册)。2013年至2017年,市档案馆共举办档案专题展览26次、参观人数约41万人次,向武汉市委、市政府和湖北省档案局报送资政报告16篇,编研出版档案史料13种,约938万字。


2019年恰逢建馆60周年,位于后湖大道的新馆也将于10月新技术开发区正式投入使用。新馆总新技术开发区建筑面积5万余平方米,近10倍于老馆建筑面积。其中档案库房2.5万余平方米,可满足未来30年档案存放需求;对外公共服务空间5874平方米;档案业务和技术用房6857平方米。


记者在现场看到,新馆由15层的主楼和附楼组成,灰色外墙墙面的层叠造型有如叠放的巨型档案资料。主楼墙面上有武汉市数米见方的红色“印章”,上书“武汉档案”4个隶书东湖大字,十分打眼。走进一楼大厅,北墙一整面墙上的浮雕,呈现出长江大桥、黄鹤楼、武汉大学、农讲所、武汉站、知音号等武汉地标景观,寓意武汉建设“历史之城”“当代之城”“未来之城”。


市档案馆馆长张明权介绍,新馆建设规模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居于前列,其中1至3层是公共服务区,2楼将建设档案展厅、多功武汉市能会议室;3楼设有电子档案、纸质档案湖的市民查询区和政府信息公开查询区。主楼8至15楼为保管档案的库房,将安装专门设备,目前正在装置库房密集架,转移过来的档案将存放在这里。


搬迁之后,新馆档案库房设施设备将更先进,实现恒温、恒湿,智能化,确保档案实体安全;查档接待室从从前的50个座位增加到约150座,还增加了残疾人通道、母婴室、茶水间等设施,更加舒适;展厅面积扩大了,今后将提供更多反映武汉经济社会发展的系列档案文化展览;停车位充足,市民前来查档有地方停车了。


记者了解到,闭馆期间,市档案馆将暂停实体档案资料和政府公开信息对外查阅利用,湖电子档案正常对外提供查询利用(数据机房搬迁期间除外)。市民可凭身份证,来旧址查询已数字化的新中国成立后开放档案和现行文件。


位于沿江大道一元路的市档案馆老馆 市档案馆提供图片


查资料写论文 认识武汉发展史 找到派遣证下放证明


档案馆原来这么有用


武汉晚报5月30日讯(记者万建辉 通讯员刘英)多年来,众多市民、文史学者、武汉高校大学生频繁来市档案馆查阅档案资料,对这栋藤蔓绕墙的百年老房子倍感亲切,充满感激之情。


江汉大学城市研究中心教授方秋梅,当年为写博士论文多次去市档案馆查阅资料。“刚开始我拿不准主题,后来听了导师的建议,先到市档案馆查阅资料再做决定。没想到,这一去就一头扎进去了。”从2005年上半年开始,方秋梅断断续续在市档案馆查了两年工商局多的档案,内容包括近代汉工商局口堤防、水电、道路、商会商团、慈善团体、政府机构等。最终,她根据查档的结果确定了博士论文选题,顺利完成了博士论文。


后来,方秋梅还利用在市档案馆查阅的资料,写了多篇有关近代汉口堤防、水电和武汉沦陷史方面的论文,和工作人员武汉非常熟悉。“调档处的邢文华、付宝琴,他们高对档藏都十分熟悉,调档很快。 邢文华和编研处的宋晓丹都善于识认档案中的草体字,有好几次,都是他俩帮我解决了识字的难题。”


武汉大学档案学专业大二学生陈春霞和30多名同学,5月21日曾到武汉市档案馆参观学习,也是最后一批参观市档案馆武汉城市历史展的市民。在展览室,众多1949年前的报纸、公告、公示等档案,还有建国后的粮票等展品,吸引着陈春霞和同学们逗留了很久。在档案修裱室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她和同学们还尝试着对破损比较轻微的档案进行修裱。“我觉得档案馆的建筑本身就是一份历史档案。这次参观不仅让我们对档案的作用有了更清晰、直观的体会,也对武汉这座城市的发展史,比如汉口的形成,那么多的风云人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和同学们还相约,等搬到新馆之后再集体前往。



市民李疆说,今年3月她办理退休手续时,是市档案馆帮她解决了难题。李疆于1990年8月参加工作,先后在武东湖汉市一轻工业局、武汉市第一轻工业学校、武汉道森高通电气有限公司等单位工作过。由于个人档案由上级单位管理,而上级单位经过几次撤并,她的个人档案已经无从查找了。没有参加工作时的派遣证,工龄无法认证,李疆为此多次跑了相关单位和人社部门。在几乎绝望的时候,她找到了市档案馆。后“刚开始查阅窗口的工作人员解释说,档案馆的馆藏档案没有普通市民的人事档案,但看到我很着急,一位戴眼镜的女性工作人武汉员就问了我参加工作的经历和细节,到库房翻阅了一轻局移交过来的近千份文件,最终找到了我当年的派遣证,后让我的工龄得到了认证。”


听说武汉市档案馆即将迁址,方秋梅也十分感慨:“我真心希望市档案馆建设得更好,也希望我们大武汉的未来更美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