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公司注册 >

华亭工商银行开户行查询(工商银行华阳支行的开户行名称)

因盐而兴


因海而兴


因人而兴


川沙历史悠久,名人辈出。


“浦东文化在川沙,川沙文化在内史第。”说这话的黄炎培正是川沙人。


仅如今位于川沙南市街74弄1号的内史第一处,就已是星光熠熠——内史第原是文化名人沈树镛的私宅,为碑帖学家、书画鉴赏家、文物图书收藏家沈树镛祖上所建。清咸丰九年(1859年),沈树镛中举,官至内阁中书,沈家大院遂改名“内史第”。这里不仅是黄炎培的诞生地,也是宋氏家族居住纪念地。音乐家黄自也自幼在内史第长大。


黄炎培是近现代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教育家。他年轻时接受了蔡元培“教育救国”革命思想,并加入同盟会,投身革命活动。毛泽东与黄炎培有过100多封书信往来,著名的“窑洞对话”,也发生在两人之间。


在老家川沙,黄炎培为兴办新式教育,与好友多次联名呈文,自筹经费,将观澜书院改为川沙小学堂。同时,黄炎培又会同堂兄黄洪培在家中开办女学,为川沙女子入学之首创。


川沙籍泥水匠杨斯盛是苦出身,后来开办上海近代第一家营造厂——杨瑞泰营造厂,因成功承包江海关新楼建筑而声誉日高,成为上海土木工会领袖。杨斯盛为黄炎培办学举动所感动,深感“幼年失学,不获读书”与“乡邻子弟失学”之苦,1905年决心将毕生积蓄捐献办学,全权委托黄炎培规划学校的总体布局,负责聘请教职人员等各项筹备工作。黄炎培接受杨斯盛的委托,选址浦东六里桥白莲泾畔,购地40亩(26.68公顷),筹办浦东中学,并担任首任校长。


有感于川沙到上海市区之间的交通十分落后,黄炎培决心发起建筑上海至川沙的铁路。1925年10月,庆宁寺至龚家桥一段线路竣工通车,以福特生机车、黑油机车和油电车拖带几节客车行驶,沿线设庆宁寺、金家桥、新陆、邵家弄、曹家路、龚家路等6站。第二年,上川公司又募集股金15万元,修筑龚家路至川沙的路段;1926年7月10日通车,增设大湾、小湾、暮紫桥、川沙站。同时,上川公司与浦东半官方市政建设机构浦东塘工局议定,使其浦江轮渡与火车衔接,可售联票。后公司又增股10万元,自备小火轮,定班接送川沙以南祝桥、南汇、大团一带的旅客。1931年,火车机头换上蒸汽机车。1934年5月,上川公司与川沙县政府订立租用川钦县道合同,将上川铁路向东延伸至小营房,至1936年3月,全长达35.35公里。新中国成立前的《川沙县志·交通卷》有这样的记载:“自上川铁路通行,遂成强有力之交通主干,四乡公路邻区航运相继而兴……一时私人筑路建桥蔚成风气。”铁路建成后,浦东地区丝织业、抽纱业迅速发展,光川沙一地的抽纱公司就达130余家。因为上川铁路便捷的运输功能,一直运行到1975年才完成它的历史使命。(《浦电路路名背后,黄炎培曾说“吾浦东人要吃得来苦”》,马长林)


学者陈思和曾说,上海本土文化的传统根植于历史上江南乡绅文化传统,它并不是基于纯粹的农业文明,其中既包括昔日中国传统的农业经济方式,也包括原始的资本主义商品交换的因素——即使没有西方侵略者强制要求上海开埠,经济富裕的江南地区也会慢慢发展出新的生产关系和现代城市雏形。上海浦东的文化名人黄炎培、傅雷、张闻天等,身上也折射出江南文化的积累和沉淀。它并不“土”,它有着开阔的文化境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