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公司注册 >

银行开户指标发展缓慢原因(银行商户发展缓慢原因)

互联网巨头进军金融领域


  以往,银行凭借其庞大的账户(客户)体系,以及遍布的网点,作为社会公共基础服务的一部分出现在公众面前,同时依托于此,牢牢掌握着客户、数据、资金这三项重要的战略资源,构筑起坚固的城墙。


  



  在这个城墙内的中国银行业,是一个垄断竞争市场,尽管有竞争,但大的格局总体稳定。就如春秋时期,各个国家打来打去,但多是为了一口气,争个老大,谁也搞不死谁。大家在相似的商业逻辑下,抢客户、拼渠道、复制同业产品,在各自的“同业圈”对标同业(国有大行盯着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和股份制银行较劲)。本来这样的日子倒也平静。


  但互联网巨头跨界金融改变了这一切。新业态、新理念、新模式、新技术带来新逻辑,悄然间,新金融已经兵临城下,互联网巨头借移动支付领域的优势,已经打开了进入金融殿堂的大门。


  支付结算业务是串起客户、资金和数据的核心,失去了支付结算业务,银行账户逐步成为社会账户的底层体系,而互联网金融的支付结算账户则逐步取代银行账户而处于直接对接各种金融服务的基础账户体系,大量的客户资源和零散沉淀资金流向互联网巨头,数据也随之而走,这三项银行赖以生存的战略资源正在远离。


  时代,已进入战国,战斗开始变成了你死我活的灭国战争,银行似乎还没有理解互联网世界“赢者通吃”的逻辑。


  2


  错失了战略机遇


  移动支付以其对场景的普适性和串联性、对多种服务生态体系的整合性,成为金融最重要的入口。在其冲击下,传统银行的网点渠道、网银渠道、手机银行渠道,对客户的吸引和集聚功能都被严重削弱,渠道不再自然地成为银行金融服务的入口。


  



  


2013年以来的线下移动支付大战,总体来说分为两个阵营。一是银联与银行的NFC支付模式。NFC支付早于二维码支付,但由于其需要整合电信运营商、手机制造商、POS机厂商、芯片厂商、第三方支付公司、银行等多方利益,涉及硬件改造,所以发展极其缓慢。二是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二维码支付模式。该模式本质上是一种O2O模式,它通过App扫码来实现支付,产业链极其简单,商户不需要配置硬件设备。银联与银行支付模式选择的战略失误是其在移动支付市场被边缘化的首要原因。




  2013年,巨头们押宝二维码支付,进军线下市场时,银行正在开发手机银行,正在忙于搞电商,直到2016年,中国银行业才开始重视并积极推进已经成为行业主流模式的二维码支付。2016年7月后,工行、交行、招行等多家银行相继推出二维码支付产品。2017年5月,中国银联也开始战略转向,联合40余家商业银行推出银联“云闪付”二维码产品。


  此时,中国线下移动支付的消费习惯已经初步养成,以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为双寡头的市场格局已经初步确定。支付宝的成功在于其推出二维码支付时,已是集众多场景的超级App。而微信能够在短时间内与支付宝形成双寡头格局,其高频社交平台属性是关键性因素。


  至于银行方面,尽管具有电子商务、手机银行等平台,但这些平台对线下场景嵌入不足,使用频率和客户黏性都有限。同时,由于战略不坚定、不明确、部门间相互掣肘等因素,银行也缺少动辄“烧钱”几个亿的魄力和机制。“烧钱”并不一定会有明显的效果,出于自保,没人敢同意那么烧。


  银行试图通过电子商务抄巨头们的后路,这让银行付出了巨大的成本,也错过了迈向移动支付时代的机会。而精心打造的手机银行,由于还停留在互联网时代的思维,其本质只是网上银行的手机版,并没有嵌入场景,仍然是以银行传统业务为主,相对于支付结算来说,都是低频交易。


  春秋战国时代,哪个国家变法,哪个国家就会崛起,错过了,就会挨打,最终实现统一的,是变法最为彻底的。


  3


  网点转型可能转错了方向


  由于线上交易量的日益增加,网点的经济效益正逐步降低,因此各大行都在撤并网点,或者是轻型化、智能化、综合化转型。但这并不是翻盘之举,更像是出于应对冲击的、无奈的防守之举。


  



  轻型化、综合化并不能阻止网点衰落的进程,它只是减少了成本,属于“节流”,根本做不到“开源”。智能化更是奇怪的方向。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功能从技术上讲是可以完全替代网点的那些智能化设备,那网点大量的这些设备,既没有人工服务的情感交互,也没有移动终端的便捷,它们的存在只能越来越尴尬。


  目前来看,这些智能化设备存在的意义仅在大额现金和开户方面。然而随着反洗钱越来越受到重视,大额现金的使用必然越来越少。开户目前仅是因为监管政策限制而无法完全实现远程开户。这种情况下,以物理网点形式存在的非人工服务将变得越来越鸡肋。网点智能化的“极端”形态——未来银行、无人银行,我一直认为那只是个营销噱头。


  以前,大量的业务都需要在网点办理,网点很自然的成为银行服务的入口,实现了客户的引流。在网点交易量日益萎缩的情况下,尽管银行可以通过促使网点从交易型向销售和服务型转变,但网点仍然面临如何吸引客户、保持和巩固其金融服务入口地位的难题。


  网点转型表面看是解决绩效可行性以及功能转换的问题,但其本质是如何保持和巩固其金融服务入口地位,保持其获取客户(流量)、资金、数据的桥头堡地位。能解决这个问题的转型,才是好的转型。


  各位点赞、在看、转发、


  一条龙走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