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公司注册 >

安徽省工商局票证通(安徽省工商局网站年审)

中新社合肥1月5日电 题:探访合肥惠民票证博物馆:两万余枚票证记录岁月



从书信到网络 只为方寸票证


“这个博物馆是年审我和常务馆长严有斌在2016年共同建立的,里面存了各种各样的票证。”馆长唐永昆是一位十足的“票证迷”,自小就爱集邮,后来就职于粮食系统。票证在这期间,他对粮票产生了兴趣。


为了收集粮票,唐永昆在上世纪90年审年代开始给各地粮食局写信,想用全国通用粮票换地方粮票,但大多时候,信件都石沉大海。2003年,唐永昆学会了上网,自此,网络成了他“淘票”的途径之一。在这期间,他的身影也常出现在旧货市场、票证交流网站会等场所,27年来,收获票证的同时,也让他遇到了志同道合的严有斌。


从1799年到2007年 票证记录岁月


坐落于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六家畈古民居群里的博物馆,分为六个展厅,展示着从嘉庆四年(安徽省1799年)到2007年间不同历史时期发行的粮票、油票、布票、选民证等票证,这些票证均与老百姓的衣票证、食、住、行相关。 通


“这么一小张票,在特殊网站年代作用很大。”唐永昆工商局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初,上学时期便与粮票打交道。“在中国实行计划经济的年代,有钱没有票,你也买不到东西。因此,这些按人口定量发行的购买凭证,也被老百姓称为‘第二货币’。”据唐永昆介绍,有的人家为买辆自行车得攒几年的安徽省票。


博物馆中还藏有工种票、军票、干部票、侨汇券等特殊票证。唐永昆指着侨汇券说:“这种券是当时国家需要外汇资金,但那时外汇一是依靠农产品出口,另外就是鼓励在海外的侨胞给家里汇款,寄到国内的美元,折合人民币后,国家就发等额的侨汇券,凭这种券能在华侨商店买紧俏的物资。


每一张票证背后都有一段故事


27年来,唐永昆与严有斌为收通集票证,走遍了中国各地,每一张票证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每到一个交流会上,我就蹲在地上翻册子,有的时候为了一张票证,得找工商局好几年。”严有斌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