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前,深圳仅仅是一个小渔村,人口不足30万人,但是经过40多年高速发展,深圳已经成为与北京、上海、广州并驾齐驱的超一些城市。
截至2020末,深圳GDP高达2.77万亿,超越香港,仅次于北上广,而人均GDP近3万美元,排名全国第1,其综合能力更强,排名全球第8,金融科技更是排名全球第4,足见深圳发展之快,真正是中国的世界之窗,同时,深圳也是中国企业的摇篮之都。

中国企业的摇篮之都
深圳虽然成立短短四十多年,可它却是中国企业的摇篮之都,大多数知名公司都选择在这里立足,这里面包括家喻户晓的华为,人尽皆知的腾讯,金融巨头中国平安、招商银行总部也都在这里,房产巨头万科,新能源汽车巨头比亚迪等。
根据相关机构统计,截至2020年末,中国上市企业城市排行榜中,深圳上市公司以16.36万亿总市值在国内排名第二,仅次于北京的27.18亿元,但却令人意外的是,却超越了魔都上海,足见深圳的经济活力有多强。

近日,各大公司也陆续公布了自己的年报,而深圳的上市公司也展示了超强的盈利能力,其中在2020年,腾讯营业收入达到4820.64亿元,净利润超过1227.42亿元,利润率达到25.46%,其中游戏收入达到1561亿元;而知名企业华为营收达到8914亿元,净利润达到646亿元,足见华为与腾讯的优秀。

腾讯、华为都赶不上
但是要论深圳最挣钱的公司,却不是腾讯、华为,而是金融巨头—中国平安。好多人可能对于平安太多熟悉,但却把它误认为就是卖保险的,其实,中国平安是业务涵盖银行、保险、投资等多领域的集团企业,2020年,中国平安营业收入达到12183.15亿元,相当于日进33亿元,而净利润达到1430.99亿元。从数据来看,不管营收还是净利润,都远超华为和腾讯。

辉煌成绩还得看创始人
中国平安于1988年在深圳正式成立,其成立时主要以保险为主,所以成立时名字就叫平安保险公司,由招商局和工商银行共同出资成立,而当时总经理却由年仅32岁的马明哲担任,不可谓不大胆。当然,马明哲先生之所以能够担当如此重任,还在于平安成立之前就很优秀,已经是当时招商局社会保险公司副总经理。

平安成立时虽然是股份制企业,可是股东却都是国有集团,也是名副其实的国有企业,董事会实行股东派驻制,但是董事会成员对市场都不理解,还大加干预,马明哲意识到了这种弊端,可是无能为力,他唯一能做的事就是成立了员工风险基金,想将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捆绑在一起。

1992年,平安陷入了财务危机,马明哲寻找机会,引进了股东中远集团和深圳财政局,同时将自己成立的员工风险基金转为平安职工合股基金,转为员工持股,持股比例达到10%,这也是中国首家进行员工持股的企业,也是平安集团这么多年高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1993年,平安为了更进一步解决资本金问题,引进了战略投资者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这为规范平安董事会和管理起了很大作用;2002年,平安再次引入了技术投资者汇丰,为平安内部管理和经营策略起了很好的帮助,同时,马明哲通过引进投资、员工持股,将大股东招商局股权稀释到了14.3%,招商局当年进行整体架构重组,但对平安没有绝对控股权,就退出了平安,但是却以极低的价格转让给了北京的两家公司,而工商银行因国家限制混业经营,也将股份转给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平安彻底摆脱了国企的身份,也为后续上市做好了准备。

2004年,平安在香港整体上市,随后股价一路上扬,总市值便突破1000亿元;2007年,平安回归A股上市,市值便增长到1400多亿元,而到了2010年,平安员工持股基金可以减持了,1.9万平安员工当时平均每人可以套现200万元,在当时,相当于在深圳可以买两套房,不可谓马明哲为员工做了一件大好事,而平安也走出了有别于国企的独特经营路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